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漾江镇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漾江镇隶属:漾濞县
区划代码:532922102代码前6位:532922
长途区号:0872 邮政编码:672500
车牌号码:云L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415.03平方公里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脉地村~201镇中心区
脉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桑不老村~202村庄
桑不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上邑村~203村庄
上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紫阳村~204村庄
紫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江桥村~205镇乡结合区
江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金盏村~206村庄
金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安南村~207村庄
安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抱荷岭村~208村庄
抱荷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荨麻箐村~209村庄
荨麻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湾坡村~210村庄
湾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阿家村~211村庄
阿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普坪村~212村庄
普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漾江镇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境内,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0公里,境内最低海拔为1560米,最高海拔为3900米,群众居住的最高海拔为2700米。

漾江镇国土面积415.03平方公里,辖紫阳、桑不老、上邑等共12个村 漾江镇

委会,105个自然村,居住着彝、汉、白、傈僳、纳西、傣、苗、回等12个民族,2006年末共有4087户15021人。镇党委下设12个村党支部,3个机关、事业党支部,镇政府设直属站所8个,有干部职工108人,垂直部门12个,有干部职工216人。全镇总耕地面积19316亩,年平均气温16.2℃,年降雨量1050毫米。镇内主产水稻、玉米、白芸豆等。水资源总量名列漾濞县第一位,小型电站建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丰富的大理石等多种矿藏。苍山西坡属苍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教育

漾江镇在教育方面,坚持依法治教,“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通过了省教育督导团对我镇“两基”工作的检查验收。积极推进镇中心校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漾江镇

,强化管理,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解决1500名寄宿制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切实减轻了家长负担,解决了部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认真落实“奖优免补”奖励政策,全镇共办理农村《独生子女光荣证》333户,兑现奖励19.21万元,156名独生子女享受了免费教育。文化方面,农村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多彩,组织参与了州庆文艺汇演、林权制度改革文艺演出、“六一”儿童节等4场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同时还成立了镇老年人协会、老年体育协会,通过寓教于乐,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等多种形式极大地陶冶了老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弘扬了民族文化。医疗卫生方面,完成妇女乳腺普查普治,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宣传。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农业人口12958人,参合率达90.67%。科技推广运用方面,开展核桃病虫害防治知识等科技培训93场次,参训人员达3700人次。水稻肥床旱育、机制钵等农业技术已普遍推广运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面,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根据有关会议精神,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列入议事日程;认真完成民兵年度整组工作,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按质按量完成征兵工作任务,县体检合格9人,被批准入伍3人;完成了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已通过验收,我镇武装部达A类标准;及时完成了县人武部下达的其它各项任务。全镇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保护、残疾人关爱等工作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和加强。

-自然资源

漾江镇地广人稀,资源富集。全镇土地资源总量中陆地面积占98.5%,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36人,人均占有土地(含水域)4.22亩;总耕地面积18565亩,其中水田79 漾江镇

97亩, 旱地7539亩, 水浇地4641亩;林地448468亩,未利用土地79540亩。镇内属亚热带、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6.2℃,年降雨量1050毫米。适宜于种植多种农作物,镇内主产水稻、玉米、荞子、小麦、油菜、蚕豆、洋芋、白芸豆等。水资源总量名列全县第一位,主要有漾濞江、金盏河、艾拉河、咕噜堡河和紫阳河等,河水流量大且常年流水,小型电站建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丰富的大理石、锑、铜、-、石墨等多种矿藏。

2014年7月21日,漾江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