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北马村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北马村隶属:附城镇
区划代码:140524102代码前6位:140524
长途区号:0356 邮政编码:048000
车牌号码:晋E行政级别:村

北马村(Běi mā cūn)位于陵川县城西南,距陵川县城中心15公里。北界田庄,西连平头,东接七峪,南靠南马。总面积7491.6亩。总户数380户,总人口1393人。

北马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据顾祖禹《方舆纪要》所载及清乾隆年间七修县志所载,在全县32里中北马时称北马东里。1958年8月,北马为附城人民公社6乡之一,下辖10个生产小队。1984年。撤乡建镇,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下辖5个村民小组沿袭至今。

北马地形地貌有三部分凸现,四面环山,山下有川,川中有河,耕地占总面积的35.2%,林木覆盖率约7%。北马地理上为背斜褶曲。北马村“北高南低石头多,四岭五掌在北坡”。村西平,村东多山,并有北马河流经村东而过。北马村东可以说是:高山层层是梯田,河湾栽桑好养蚕。

北马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冬季风所控制。主要特点是:春季干燥多风,夏季凉爽多雨,秋季阴雨较多,冬季寒冷雪少。

北马村矿藏品种,主要有铁矿石、石灰石、铝矾土等。铝土矿赋存于本溪组地层内,质量较好,矿体形态受岩溶地形控制呈洼斗状,透镜——饼状和似层状,以中3低品位(A/S3-7)矿石为主,矿体埋藏浅。

解放后,北马村经济发展极为迅速。村内曾一度出现鞭炮厂、草帽厂、铸造厂、化工厂、食品厂等村办企业。尤其是北马鞭炮厂的产品曾在晋东南地区享誉一时。

北马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可考证,宣统2年(1910年)2月,北马办起了小学,开始叫蒙学堂,后改为国民小学,为陵川县第一所小校。全村已有中专以上毕业生190之多,研究生4人。早在清代及民国年间,村内就有丰富多彩的各种社火活动,方式是玩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放烟火、打铁花等,尤其是北马焰火名目繁多,极负盛名。

北马人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北马村有41人参军,5人因战致残,14人为革命牺牲。

改革开放以来,北马人民在中国0的领导下,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坚持“村务、党务、财务”三公开,坚持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相继扶持一批专业合作社,如云霞养殖专业合作社、金牧昶养兔专业合作社,引进一些项目,如北马石料厂,使我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10元,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在居住环境上,完成了自来水户户通、电话户户通、水泥路户户通等工程,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

(采编要素:汉语拼音、总面积总人口、北马村历史、地理特征、气候特征、地理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光荣的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后的政治、经济发展)

玉皇庙(Yu huang miao)位于陵川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北马村中。玉皇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32.9米,东西宽26.1米,占地面积为85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可考,现存正殿为辽代建筑,其他为明清建筑。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改制)、正殿,两侧为廊房、耳殿,东耳殿被改制。

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为五椽栿压搭牵通檐用二柱,搭牵由前檐柱头铺作耍头延伸制成。五椽栿设于铺作之上,栿上施蜀柱、斗拱承托平梁,五椽栿之上、平梁两侧各施搭牵,搭牵两端分别插于承托中平槫的斗拱与承托。

该庙现存基本完整。

(采编要素:汉语拼音、地理位置、单位简介、建筑格局、保存情况)

北马河(Bei ma he)发源于县境北部的黄沙山脚下,经秦家河、石马郊、三道河、簸箕掌、河头、牛家川、花落、北马等地,再出县境至高平平头和原平河相汇,所以也把它看作是原平河的最大支流,而实际上它在我县境内是一条单独河流。北马河全长19公里,流域面积为117平方公里,年经流量约500万公方左右。它的主要支流有三道河、河头河、西沟河等三条。在其流域内,土地肥沃,是我县的粮食主要产区。这条河是季节性河流,每到汛期洪水为患也比较严重。解放后,对它进行了治理和改造。自1973年以来,建成了簸箕掌水库和窄相水库,使洪水已得到有效地控制。

北马村附近有田庄全神庙王莽岭风景区棋子山凤凰欢乐谷锡崖沟等旅游景点,有陵川黑山羊面羊清炒野山菌石头炒鸡蛋党参炖土鸡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