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魏城镇王营村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王营村隶属:魏城镇
区划代码:130434100233代码前6位:130434
长途区号:0310 邮政编码:056800
车牌号码:冀D行政级别:村

魏县王营村位于魏城镇西五公里处,于魏县、成安、广平三县交界中点,北邻邯大公路,南邻民有河,东靠大牙线省路,西搭成安县界,是一个水果飘香、五谷俱全的平原乡村。

该村始建于宋末元初,原名王家营,后改为王营村,沿用至今。

〈一〉建村溯源

相传在宋朝中后期,北方游牧民辽国与宋交战,战火在黄河以北漳卫流域燃烧,此地区成为一片焦土。此时在大名府以西,现魏县西地区,北辽肖太后摆下“天门阵”〈现五营五寨三町地带都是邪向,一般人到此处都会迷失方向〉。宋朝中国英雄穆桂英在此战同台〈大名府〉,攻破天门阵,直下北面攻占幽州〈北京〉,后宋在漳河北岸屯垦安营下寨,故留下现在十营〈王营、崔营、胜营、辛庄营、北罗营、姜营、西营、营盘、胡营、军营、东大寨、小寨、西大寨〉,三寨之村名至今。“营”“寨”长期存在演变成现在村庄。

当时生产力滞后,漳河泛滥,元末战乱频发,土地荒芜,明朝朱元璋,责令山西洪洞县人,向河北〈直隶〉大迁徙。此时,该村形成了规模,最早牛尤家、律家、候家大户〈村寺院内大铁钟上铸有千家牛、万家候〉,后在明末元初1621年,张家从保定清苑县迁入本村,清末1800年,李家从王辛寨迁入本村,清中期温家从肥乡温庄迁入,另有其它姓氏先后迁入,此后形成了多姓氏家族迁移村庄。

〈二〉建制沿革

清光绪年间,归广平府(现广平县)管辖(律家文书为证)。

民国初年,归邱县管理(邱县尺为证),后又归曲周、肥乡跨地管理。

解放后55年——58年,归广平县油房管理区胜营乡管理。

1960年,区划时,又归大名,后又划归魏县管理。

1963年,归西南温公社管理。

1988年,划归白仕望乡管理。

1989年,划归魏城镇管理。

本村内部建制人民公社时,军事化建制,分七连、八连,全乡为营。

1963年,改为七个生产队,后又改为十一个生产队,后根据中央60条,生产队沿用至土地承包责任制。

1978年,全村划分为28个生产责任组。

1979年,土地责任到户。

〈三〉土地人口

该村现有人口2904人,606户,均属汉族,部分信奉佛教,信奉天主教、耶稣教。

该村耕地2987亩,井浇地2530亩,土质沙粘,混合土,亩产2000斤,果树500亩。

〈四〉土地变化

该村解放前3500余亩,土改时划拨外村400亩,高级社大合并又划拨胜营、崔营、西南温土地140亩。

近期,省大牙线公路占地40亩,镇学校占地30亩。

〈五〉林木果树

本村林树20万棵,品种有杨树、槐树、桐树、榆树。果树有梨树、桃树、苹果等品种。

〈六〉村民职业

村民主要以农果为主,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少数人搞运输,养殖。

〈七〉姓氏

该村初建时姓氏,主要有马、候、牛、尤,后经时代变迁,又有多姓迁出迁入。

变化:目前的大姓“张”姓约占总人口30%,“李”姓占20%,“温”姓占15%,“律”姓占10%,“刘”姓10%,其余王、赵、姚、宋、崔、杜、吕、庞、李、钱共为15%。

王营村附近有魏县故城墙遗址城隍庙遗址吉祥寺遗址魏县廉政文化公园魏县神龟驮城文化公园等旅游景点,有魏县鸭梨魏县土织布郭家堂村大葱康疃白萝卜大白桃和水白杏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