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龙头山社区 | ~001 | 乡中心区 | 龙头山社区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五龙村 | ~201 | 乡中心区 | 五龙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大石岩村 | ~202 | 村庄 | 大石岩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冷水沟村 | ~203 | 村庄 | 冷水沟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菜子沟村 | ~204 | 村庄 | 菜子沟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唐家沟村 | ~205 | 村庄 | 唐家沟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铜钢铺村 | ~206 | 村庄 | 铜钢铺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下张村 | ~207 | 村庄 | 下张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中西城村 | ~208 | 村庄 | 中西城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上西城村 | ~209 | 村庄 | 上西城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黄土山村 | ~210 | 村庄 | 黄土山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上张村 | ~211 | 村庄 | 上张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礼乐院村 | ~212 | 村庄 | 礼乐院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家山村 | ~213 | 村庄 | 赵家山村是四川省南充嘉陵区礼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礼乐乡位于嘉陵区西部,距区政府21公里。幅员23.1平方公里,“318”线横贯全境。辖五龙、大石岩、冷水沟、菜子沟、唐家沟、铜钢铺、下张、中西城、上西城、黄七山、上张、礼乐院、赵家山13个村,133个生产合社,场镇居民组一个。耕地面积1.3万亩,礼乐乡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
礼乐乡位于嘉陵区西部,海拔725米,属丘陵地带,境内土壤以红棕色为主,气候温和。东连花园乡;南接一立镇、大通镇;西依龙蟠镇;北连双桂镇、桃园乡。全乡幅员面积共23.1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133个社,3243户,农业人口12600人,党支部14个,党员426名。
礼乐乡于民国29年设置,原名五龙,因传说境内有回龙铺、朱龙沟、大龙沟、龙潭沟、旱龙山五龙驻地而得名。1967年更名为爱武公社,1969年复名为五龙公社,1980年年更名为礼乐公社,1984年复名礼乐乡人民政府。
该乡物产丰富,农作物盛产花生、油菜、红薯;经济作物主要有矮晚柚、枇杷、柑桔等。畜禽产业以黑山羊、生猪、小家禽为主。
该乡距嘉陵城区18公里,境内交通方便,国道318线途经乡内1、6、10、13村。乡内村村、社社通公路(礼乐院村2007年完成村道公路油化建设)。集镇清洁卫生、规划合理,2006年荣获市级卫生集镇称号。
该乡电力设施完善, 通讯、广播、电视网络齐全。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专业通讯公司在乡境内都建有基站,移动电话随处可用。各村建成了“村村通”电视工程和微波传输电视工程,电视信号覆盖全乡每一个角落。
[感谢网友"jsxyyyy"分享此内容。]
礼乐乡位于嘉陵区西部,海拔725米,属丘陵地带,境内土壤以红棕色为主,气候温和。东连花园乡;南接一立镇、大通镇;西依龙蟠镇;北连双桂镇、桃园乡。全乡幅员面积共23.1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133个社,3243户,农业人口12600人,党支部14个,党员426名。
礼乐乡于民国29年设置,原名五龙,因传说境内有回龙铺、朱龙沟、大龙沟、龙潭沟、旱龙山五龙驻地而得名。1967年更名为爱武公社,1969年复名为五龙公社,1980年年更名为礼乐公社,1984年复名礼乐乡人民政府。
该乡物产丰富,农作物盛产花生、油菜、红薯;经济作物主要有矮晚柚、枇杷、柑桔等。畜禽产业以黑山羊、生猪、小家禽为主。
该乡距嘉陵城区18公里,境内交通方便,国道318线途经乡内1、6、10、13村。乡内村村、社社通公路(礼乐院村2007年完成村道公路油化建设)。集镇清洁卫生、规划合理,2006年荣获市级卫生集镇称号。
该乡电力设施完善, 通讯、广播、电视网络齐全。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专业通讯公司在乡境内都建有基站,移动电话随处可用。各村建成了“村村通”电视工程和微波传输电视工程,电视信号覆盖全乡每一个角落。
[感谢网友"jsxyyyy"分享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