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北社村 | ~200 | 村庄 | 清徐县柳杜乡北社村位于清徐县西南端,距县城13公里,西北与交城相邻,西南和文水接壤,全村现有人口1868人,550户,耕地2576亩,主要以种植梨树、…[详细] |
东南社村 | ~201 | 村庄 | 地理位置:柳杜乡南端,与文水县相接人口:1300人户数:436户耕地:2000亩村庄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详细] |
乔武村 | ~202 | 村庄 | 乔武村位于柳杜乡东北部,东面紧邻汾河,西面紧靠柳孔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现有人口总数1357人,农户448户,其中有党员40人,村民代表20人,…[详细] |
柳杜村 | ~203 | 乡中心区 | 柳杜村,位于清徐县城以南12公里处,地处柳杜乡中部,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共有人口1675人,579户。全村现有耕地2931亩,以种植玉米…[详细] |
西宁安村 | ~204 | 乡中心区 | 柳杜乡西宁安村位于清徐县柳杜乡中部,东起清文路,西接柳杜村,南靠柳小路,北临新堡村。全村共有1个村民小组,人口66户,纯农户47户,(其中农兼业户14…[详细] |
拔奎村 | ~205 | 村庄 | 一、村基本概况:柳杜乡拔奎村位于县城南端,西面紧邻文水,东靠清文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村现有农户1020户,人口3021…[详细] |
新堡村 | ~206 | 村庄 | 新堡村位于清徐县城南部,东临柳孔路,西临清文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人口1693人,农户629户,党员53人。全村耕地面积3650亩。原来以种植玉米、…[详细] |
西青堆村 | ~207 | 村庄 | 西青堆村基本概况一、 基本情况西青堆村是历史文化重地,史料记载,魏蛮王进京朝拜,半路病故,埋在了村里土地上,这片土地故名“皇葬地”…[详细] |
东青堆村 | ~208 | 村庄 | 东青堆村简介地理位置:柳杜乡北端,与清源镇相接人口:1937人户数:709户耕地:3520亩村庄占地面…[详细] |
南青堆村 | ~209 | 村庄 | 清徐县柳杜乡南青堆村位于太原盆地南端,西临柳孔路,东靠汾河沿线,境内平川沃土,地肥水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水、光、热组合的独特小气…[详细] |
成子村 | ~210 | 村庄 | 成 子 村 简 介柳杜乡成子村位于清徐县城南12公里处,东靠清文公路,南邻文水,西接交城,全村共有468户,1320人,其中男劳动力445…[详细] |
常丰村 | ~211 | 村庄 | 柳杜乡常丰村位于太原盆地南端,境内平川沃土,地肥水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水、光、热组合的独特小气候特征,形成了蔬果种…[详细] |
柳杜乡地处清徐县西南端,西邻交城,南接文水,东靠汾河,全乡辖12个行政村,国土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20100余人,5500余户,耕地3.7万亩。全乡社会总产值完成31023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8 %; 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 23023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7.6%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完成 191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 %; 农业总产值完成800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 %;财政收入完成980.1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548元,全乡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按计划0完成。
农业上以粮食种植为主,综合养殖为辅。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初步形成以葡梨蔬菜种植、经济林种植、综合养殖为主的新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初步形成两线两片七点的六大农业生产区域:一是清文路—线以拔奎、常丰为主的10000亩葡梨生产区;二是新堡、西青等北片五村15000亩粮食生产区;三是北社片1000亩小麦生产区;四是西干渠—线以东青、乔武为主的3200亩芦笋生产区;五是成子2500间日光节能温室生产区;六是东青、新堡、南青、拔奎、成子、东南社等六村的奶牛、肉牛、猪、鸡、鱼等畜牧业养殖区。全乡农业发展呈现“一村一品一特色”,特别是2004年在成子村引进了白灵菇种植项目,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逐步向优质高效、精品化、特色化发展。
工业上形成以冶炼、煤炭加工、铸造、化工为主的格局,并逐步向农副产品加工业方向发展。近年来,全乡经济发展较快,逐步构筑起以出口金属镁锭、活性炭、酚酞等产品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结构,企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全乡经济支柱。同时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自身行业特点,选择生产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品,形成企业自身独特个性,现已初步形成一行一企、一企一品的经济特点。.
农业上以粮食种植为主,综合养殖为辅。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初步形成以葡梨蔬菜种植、经济林种植、综合养殖为主的新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初步形成两线两片七点的六大农业生产区域:一是清文路—线以拔奎、常丰为主的10000亩葡梨生产区;二是新堡、西青等北片五村15000亩粮食生产区;三是北社片1000亩小麦生产区;四是西干渠—线以东青、乔武为主的3200亩芦笋生产区;五是成子2500间日光节能温室生产区;六是东青、新堡、南青、拔奎、成子、东南社等六村的奶牛、肉牛、猪、鸡、鱼等畜牧业养殖区。全乡农业发展呈现“一村一品一特色”,特别是2004年在成子村引进了白灵菇种植项目,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逐步向优质高效、精品化、特色化发展。
工业上形成以冶炼、煤炭加工、铸造、化工为主的格局,并逐步向农副产品加工业方向发展。近年来,全乡经济发展较快,逐步构筑起以出口金属镁锭、活性炭、酚酞等产品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结构,企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全乡经济支柱。同时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自身行业特点,选择生产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品,形成企业自身独特个性,现已初步形成一行一企、一企一品的经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