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家沟位于北沟镇东南部,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北边隔山与下寺夼相接,南边隔山与沟刘家相连,东边隔山与小门家镇会文相望。西边与高里夼接界。明朝成化年间,朝廷大搞移民活动,由人口众多之地向当时人烟稀少的胶东地区大量移民,贺氏先人也在这次移民潮中由长沙府迁居于此地。因位于沟中故而取名贺家沟,此后又有刘姓、林姓、王姓、张姓等迁居于此,繁衍生息。现贺家沟有250余户,680余人,1187亩耕地。
贺家沟三面环山,南有指马山、南山、神珠岭,东有马林坡、东耩、蛇顶,北有讖头耩、小北耩、大北耩,九道山梁犹如九条巨龙蜿蜒伸向村子。更为稀奇的是,村南偏西处有一个小山包,名叫小台山,圆圆的象一个很大的珍珠。一条小河,源于村北,绕村东流向村南,又折而向西,九条山沟里的水流向小河,在小台山处会齐,绕过小台山,向西流去。犹如九条巨龙在戏珠,故有九龙戏珠之美称。
据传说,很早以前,一块大星石落在南山顶上,从此,贺家沟的闺女一个也没有在本村待下的,全嫁到外村去了,村里出现了不少光棍。一个地理先生路过这里,惊叹此地是一个风水宝地,当他看了南山上的星落石后,便对村里人说:“咱村光棍多,就是这个星落石管的,把它用泥土盖起来就好了。”于是,村里人便在星落石的四周用石头砌起来,中间填上了泥土。还别说,从此后,村里便没有了光棍。
贺家沟周围的座座山峰形状各异,有的地势险峻、有的山势平缓、有的状如馒头、有的山石林立,千奇百态。每当春夏来临之际,漫山遍野的各种野花竟相开放、香气怡人、美不胜收;夏、秋各种野生蘑菇更是令食客交口称赞;冬天大雪铺压着青松、青白分明,令人心旷神怡,到此赏景游玩,踏雪锻炼者也来往不断。在蛇顶的北边有一座小山,名叫车石山,山上两块巨大的圆石头并肩而立,犹如两个巨大的车轮子,其中一块石头上有一个地方,圆圆的、光光的,能照出人影,人称石镜。据说,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石镜照到了栖霞牟二黑的水缸里,牟二黑顺着镜光找到这里,给石镜烧香上供。车石山上还有轿石、炕石等,天然生成,鬼斧神工,令人称奇。
村西不远处,是民间流传甚广的万马刘家遗址所在地。据说万马刘家是一伙反朝廷义士的隐密之处,他们暗中大量聚集钱财,四处招兵买马,要在凑足马匹万只后,扯旗造反。不知什么缘故,一万匹马怎么也凑不足,反倒因事泄露,被朝廷-,人被剿死,营寨被毁,兴盛一时的万马刘家不复存在。但据说尚有无数财宝藏于地下,传说谁能找到万马刘家藏宝的地方,谁就能富甲一方。财宝无人找到,但该处确有不少残砖断瓦见证着这里早年实有人家居住,更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地名,如地势险峻的验马沟,地势宽敞的散马场,放马山上的指马山等等,似乎都在证明这个传说的真实性。
贺家沟村中有棵古槐树,有两搂半粗,据说,是贺姓老0建村时栽植的,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这棵树虽已中空,但仍枝叶茂盛。这棵树坐落在一贺姓人家的房后,早些年,有个木匠花70元钱买下了这棵树,要刨倒了做家具,结果,贺姓人家的妻子病了,贺姓人不让刨了,又花70元钱从木匠手里买了回来。为此才保住了这棵古槐树,现在,这棵古槐树已成了贺家沟村的镇村之宝。
贺家沟村民风淳厚、朴实,邻里之间互尊互重,宗族观念极轻,故相居安然,大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风气。村民有民族大义,在国家危亡关头能以身捐躯,在抗日战争中,在距敌据点很近的情况下,成为当时蓬莱有名的抗日堡垒村,为了掩护抗日将士,人们不惧敌顽,为抗日战争做出很大贡献。在解放战争中,无数青年壮年踊跃参军,支前的担架队从胶东一直走到淮海战场,有多名热血男儿血洒疆场,为祖国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解放后,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有了质的变化,村中养殖业、果业蓬勃发展,年收入数万元乃至十几万元的家庭并不鲜见。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粮食生产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过去粮食只够温饱,现在家家余粮颇丰。生活在外的后人,也在党的政策激励下,敢于创业、艰苦奋斗、发家致富,出现数个时代的佼佼者。如贺姓后人贺宇,他勇于拼搏,致富后不忘家乡父老乡亲,千方百计帮扶家乡,于2000-2001两年间共捐资一百一十万元为村里修建水库两座,硬化了村中的路面,为全村按上了闭路电视,并且不要名、不图利,受到村民称赞,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现村里有水库五座,平塘五座。80%的土地都能及时灌溉,为下一步的生产、生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现村里正在为能建成一个花园式的旅游村而加倍努力,改换村容村貌,美化居住环境,绿化山岭,为实现小康而奋斗。
贺家沟村附近有南王绪遗址、蓬莱海防遗址、蓬莱沿海烽火台群、蓬莱阁旅游区、长岛旅游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蓬莱海参、蓬莱赤甲红、蓬莱地生子、蓬莱加吉鱼、蓬莱葡萄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