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村位于锦屏县城中南部,距县城35公里,距黎平飞机场31公里,锦屏—黎平油路沿河从村间穿过。东邻寨稿村、新化乡新化司和密寨村,南邻隆里乡华寨村,西邻阳艾村和启蒙镇玉泉村,北邻寨稿村官舟及启蒙镇三合村、偶里乡八腊村。2007年并村后辖钟灵街上、新司、稿炳、寨足四个自然寨,有14个村民小组,385户,1842人,其中农业人口1679人,非农业人口173人,汉族355人,少数民族1497人。村民有杨、李、吴、罗、贺、郑、叶、陈、姜、侯、谢、林、邱、舒、姚、陆、徐、龙、张、宋、王、唐、费24姓,其中杨姓人口居多,迁入时间较早。
钟灵,旧称中林,有深山老林之意。明洪武五年(1372)朝廷设中林验洞长官司,清代中期,该长官司属黎平府,管辖官舟、稿炳、寨稿、寨力、寨足、羊艾、大寨、新寨、平寨、洞澜、斗寨、腊洞、贡寨、下婆寨、丁达、晃寨、八叫、苗具、绞洞、八洋、甘乌、娄罗、验洞、平金,共24寨。司治地初设彦洞,因孤悬于侗族腹地,且长官未能处理好与周边侗族村寨关系,不久司治迁至今钟灵老寨(老司坡)。明代后期,烟户稠密,有“千家寨”之称。后因一场瘟疫(霍乱),包括司衙在内全寨被殃,司治地遂迁至对面,即今新司寨。民国初年设中林团防分局,中期改设镇,24年(1935)改设联保。30年(1941)设乡至今。
钟灵明前期即开设有市场,时称铺舍,周边苗侗族村民集中贸易,互通有无。随后人户逐渐增多,蕃衍形成街市,至清代后期已取代司治地成为钟灵上下诸团的政治经济中心。1987年钟灵—大同公路从寨间经过,公路遂取代老街成为市场。市场赶农历五、十。每逢赶场,公路行车颇为困难。1992年县工商部门投资60万元在寨稿兴建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有200个商业摊位的农贸市场,使钟灵街道与寨稿村连成一片。2001年,在上级的资助下,乡人民政府将钟灵街道至寨稿的过境公路段改建成水泥路面;钟灵街上居民用水,或汲自进泉,或取自小河。2005年,村筹资引来山泉水供应乡机关和部分居民。
新司和街上一河之隔。现有93户,462人。1987年全部由汉族改为侗族。有杨、邱、陆、舒、姚5姓,杨姓占人口大多数。土司衙门已无踪迹,清代后期修建的杨氏宗祠,长期用作中小学校舍,至今仍在。后龙山上古风景树参天屏立,系先人开村时所植。先人留下遗训:“砍后龙,子孙要受穷”,清代后期曾订有护林规约,故人们对后龙山的树木都予刻意保护,即便是自然干枯亦无人砍伐,只有任之倒地朽烂。1990年代,曾有多次欲购代该风景木,均被虽然缺钱但却不愿坏0规矩的新司人拒绝。
钟灵村土地总面积20km2,其中农田805亩,旱地131.2亩,林地面积25689亩,森林覆盖率85%。粮食较充足,村民历来重视养猪和鸭以作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有的村民试种大棚蔬菜和食用菌,有的则养牛和鱼,但尚未形成规模。目前,以村民李武相为代表的灵芝种植初具规模。90年代后,村里年轻人嫌在家务农不比外出打工挣钱多,遂多外出打工,2005年全村外出打工者180多人。因缺少劳动力,处于山间耕作条件较差的农田多荒芜,2005年仅新司即荒芜30多亩。山上多松杉,70—80年代,村民利用松林采松脂和种茯苓。80—90年代先后办有集体和联户林场4个,现多为杉松中幼林,2003年县林业部门划定12000多亩(含寨稿村官舟)为“天保工程林”。近年,部分村民也栽植柑桔等果树,或十来亩,或三五亩不等。街上人多经商,临街房屋底层多为商业门面,有的则在赶场日从事农副产品收买转卖。
清代嘉庆年间,黎平知府陈熙筹资在此建上林书院,道光时期村民捐建培元书院,光绪时乡贤吴师贤捐建振文义馆。民国前期,街上和新司均办有私塾。民国中期建有钟灵保国民学校,校址借于新司杨氏宗祠。50年代办完全小学,70年代附设初中。90年代初中与小学分开,初中移址庵子榜,1990年再移到寨稿村。2005年代小学有学生330人,教师16人。中学有1020人,教师47人。钟灵小学及钟灵中学设于新司。
清乾隆时,村人杨泗曾任石屏州知州、云南省通判等职。杨渤乾隆三十年(1765)文举,任甘肃龙泉知县。杨涛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授翰林辽编修。杨大来任遵义县知县。50年代后,全村参加国家工作42人(稿炳23人)。
乾隆后期至嘉庆前期,杨泗、杨涛兄弟倡首组织村民修钟灵至云照皎洞石板花街路和在钟灵往新司河上修建鲁斋大桥。大桥为长廊式风雨桥(新司花桥),上有亭三十余间。民国4年(1915)重修,27年(1938)被洪水冲毁。1990年上级补助和群众集资改为钢筋混凝土平板桥,2010年在上级拨款60万元,改建为钟灵风雨桥。清后期还修有南岳庙和杨氏宗祠等。
钟灵村附近有隆里古城、黄哨山、三江水利风景区、茅坪古镇、锦屏白水洞瀑布等旅游景点,有锦屏腌鱼、锦屏茶油、裕和腌鱼、锦屏蜂蜜、锦屏薏仁米等特产。
钟灵,旧称中林,有深山老林之意。明洪武五年(1372)朝廷设中林验洞长官司,清代中期,该长官司属黎平府,管辖官舟、稿炳、寨稿、寨力、寨足、羊艾、大寨、新寨、平寨、洞澜、斗寨、腊洞、贡寨、下婆寨、丁达、晃寨、八叫、苗具、绞洞、八洋、甘乌、娄罗、验洞、平金,共24寨。司治地初设彦洞,因孤悬于侗族腹地,且长官未能处理好与周边侗族村寨关系,不久司治迁至今钟灵老寨(老司坡)。明代后期,烟户稠密,有“千家寨”之称。后因一场瘟疫(霍乱),包括司衙在内全寨被殃,司治地遂迁至对面,即今新司寨。民国初年设中林团防分局,中期改设镇,24年(1935)改设联保。30年(1941)设乡至今。
钟灵明前期即开设有市场,时称铺舍,周边苗侗族村民集中贸易,互通有无。随后人户逐渐增多,蕃衍形成街市,至清代后期已取代司治地成为钟灵上下诸团的政治经济中心。1987年钟灵—大同公路从寨间经过,公路遂取代老街成为市场。市场赶农历五、十。每逢赶场,公路行车颇为困难。1992年县工商部门投资60万元在寨稿兴建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有200个商业摊位的农贸市场,使钟灵街道与寨稿村连成一片。2001年,在上级的资助下,乡人民政府将钟灵街道至寨稿的过境公路段改建成水泥路面;钟灵街上居民用水,或汲自进泉,或取自小河。2005年,村筹资引来山泉水供应乡机关和部分居民。
新司和街上一河之隔。现有93户,462人。1987年全部由汉族改为侗族。有杨、邱、陆、舒、姚5姓,杨姓占人口大多数。土司衙门已无踪迹,清代后期修建的杨氏宗祠,长期用作中小学校舍,至今仍在。后龙山上古风景树参天屏立,系先人开村时所植。先人留下遗训:“砍后龙,子孙要受穷”,清代后期曾订有护林规约,故人们对后龙山的树木都予刻意保护,即便是自然干枯亦无人砍伐,只有任之倒地朽烂。1990年代,曾有多次欲购代该风景木,均被虽然缺钱但却不愿坏0规矩的新司人拒绝。
钟灵村土地总面积20km2,其中农田805亩,旱地131.2亩,林地面积25689亩,森林覆盖率85%。粮食较充足,村民历来重视养猪和鸭以作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有的村民试种大棚蔬菜和食用菌,有的则养牛和鱼,但尚未形成规模。目前,以村民李武相为代表的灵芝种植初具规模。90年代后,村里年轻人嫌在家务农不比外出打工挣钱多,遂多外出打工,2005年全村外出打工者180多人。因缺少劳动力,处于山间耕作条件较差的农田多荒芜,2005年仅新司即荒芜30多亩。山上多松杉,70—80年代,村民利用松林采松脂和种茯苓。80—90年代先后办有集体和联户林场4个,现多为杉松中幼林,2003年县林业部门划定12000多亩(含寨稿村官舟)为“天保工程林”。近年,部分村民也栽植柑桔等果树,或十来亩,或三五亩不等。街上人多经商,临街房屋底层多为商业门面,有的则在赶场日从事农副产品收买转卖。
清代嘉庆年间,黎平知府陈熙筹资在此建上林书院,道光时期村民捐建培元书院,光绪时乡贤吴师贤捐建振文义馆。民国前期,街上和新司均办有私塾。民国中期建有钟灵保国民学校,校址借于新司杨氏宗祠。50年代办完全小学,70年代附设初中。90年代初中与小学分开,初中移址庵子榜,1990年再移到寨稿村。2005年代小学有学生330人,教师16人。中学有1020人,教师47人。钟灵小学及钟灵中学设于新司。
清乾隆时,村人杨泗曾任石屏州知州、云南省通判等职。杨渤乾隆三十年(1765)文举,任甘肃龙泉知县。杨涛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授翰林辽编修。杨大来任遵义县知县。50年代后,全村参加国家工作42人(稿炳23人)。
乾隆后期至嘉庆前期,杨泗、杨涛兄弟倡首组织村民修钟灵至云照皎洞石板花街路和在钟灵往新司河上修建鲁斋大桥。大桥为长廊式风雨桥(新司花桥),上有亭三十余间。民国4年(1915)重修,27年(1938)被洪水冲毁。1990年上级补助和群众集资改为钢筋混凝土平板桥,2010年在上级拨款60万元,改建为钟灵风雨桥。清后期还修有南岳庙和杨氏宗祠等。
钟灵村附近有隆里古城、黄哨山、三江水利风景区、茅坪古镇、锦屏白水洞瀑布等旅游景点,有锦屏腌鱼、锦屏茶油、裕和腌鱼、锦屏蜂蜜、锦屏薏仁米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