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红花岗区隶属:遵义市
区划代码:520302代码前6位:520302
长途区号:0851 邮政编码:563000
车牌号码:贵C行政级别:市辖区
人口数量:约50万人人口密度:840人/km2
辖区面积:595平方公里
行政驻地:新华路
区划代码 面积简介
老城街道 520302001
老城街道办事处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西北部,占地3.4平方公里,辖大兴路、红花岗、官井、南门、府后山、北门、纪念馆七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万余人。老城辖区…[详细]
万里路街道 520302002 2.42km2
遵义市红花岗区万里路街道办事处,位于红花岗的南面,东面与长征镇毗邻,南面与南门关街道办事处隔河相望,北面与中山路街道办事处紧紧相连,西边与老城街道办事…[详细]
中华路街道 520302003
中华路街道位于贵州遵义红花岗区。下辖:520302003001 111 龙井沟社区 520302003002 111 凤朝门社区 5203…[详细]
迎红街道 520302004 7.95km2
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政府迎红街道办事处位于红花岗中心城区南部,海尔大道入口处,四周与忠庄办、南关办、万里办接壤,辖区面积10.2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详细]
延安路街道 520302005
延安路街道位于贵州遵义红花岗区。下辖:520302005001 111 延安路口社区 520302005002 111 聚泉阁社区 520…[详细]
舟水桥街道 520302006
舟水桥街道位于贵州遵义红花岗区。下辖:520302006001 111 罗家坝社区 520302006002 111 新店子社区 5203…[详细]
中山路街道 520302007 2.38km2
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系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地处中心城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内中华南路、新华路、中山路三条最为繁华的街道交…[详细]
北京路街道 520302008 .8km2
北京路街道地处遵义市红花岗区北部,东与长征镇接壤,南与延安路街道办事处毗邻,西面、北面与上海路街道办事处和高桥镇紧密相连,面积0.8平方公里,辖5个社…[详细]
区划代码 面积简介
长征街道 520302009 48.74km2
长征因纪念红军长征路过遵义时在此驻扎而得名,1977年成立长征乡公社,1983年更名为长征镇人民0,2004年4月原长征镇人民0与原礼仪镇人民0合并为…[详细]
礼仪街道 520302010
礼仪街道…[详细]
南关街道 520302011 33.1km2
南关镇地处遵义市红花岗区南部,位于中心城区城郊结合部,是遵义市首批列入的建设经济强镇之一。辖区面积33.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435人,辖7个行政…[详细]
忠庄街道 520302012 47.8km2
忠庄镇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南部新城,距市中心1.5公里。南与遵义县龙坑镇接壤,西为红花岗区巷口镇、高桥镇,东北为红花岗区南关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详细]
新蒲街道 520302013
这里有山有水有荷花,美景如画;这里有桥有洞有古寨,潜力无限;这里有喜有爱有歌声,人心至淳.此景此情,惟恐陶渊明大诗人在世也不禁感叹万千,欲将桃花源与之…[详细]
新中街道 520302014
新中街道…[详细]
巷口镇 520302101 50.2km2
巷口镇位于大娄山遵义市西南部褶曲带宽谷地区,距市区(高桥)10公里,总面积为50.2平方公里。高乐公路贯穿巷口镇,东端与市相通,西端与川黔公路的鸭溪、…[详细]
海龙镇 520302104 43.5km2
海龙镇位于红花岗区西北郊,距遵崇公路出口2公里,距中心城区6公里,东与董公寺镇相接,西与金鼎山镇为邻,南连巷口镇,北同高坪镇交界,全镇东西长约7.5公…[详细]
深溪镇 520302105 101.5km2
深溪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东南郊,镇0所在地距市区13公里,是红花岗区东南门户,东、西、南三面与遵义县虾子镇、喇叭镇、龙坪镇接壤,北与红花岗区新蒲…[详细]
金鼎山镇 520302106 146.5km2
金鼎山镇位于大娄山脉东部中段,金鼎山镇人民0位于遵义市西郊13公里处,东邻海龙镇、巷口镇,北邻遵义县毛石镇、汇川区高坪镇,西邻遵义县松林镇,南邻遵义县…[详细]
新舟镇 520302108 165km2
在遵义县东北部。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6.35万。辖1居委会、35村委会。1949年为新州、绿塘2乡。1950年后几经分合。1958年建新舟公社。1…[详细]
虾子镇 520302109 178km2
在遵义县东部。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4.65万。辖1居委会、26村委会。1949年为虾子乡。1950年后几经分合。1962年析建虾子、乐安、宝合、南…[详细]
三渡镇 520302110 103km2
在遵义县东部。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1.89万。辖1居委会、17村委会。1932年置三渡镇。1936年废。1949年为三渡乡。1953年析设仁厚、新…[详细]
永乐镇 520302111 221km2
在遵义县东部。面积221平方公里。人口3.89万。辖1居委会,31村委会。1949年为茅坡镇。1952年改置7乡。1958年合并建茅坡公社。1961年…[详细]
喇叭镇 520302112 132km2
在遵义县中部偏东。面积132平方公里。人口3.31万。辖1居委会、18村委会。1953年分置喇叭、大土、青山乡。1958年并入龙坪公社。1962年析建…[详细]

红花岗区位于贵州省北部,总面积595平方千米(《简册》)/622.3平方千米(《贵州年鉴》)。2003年末,总人口63.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87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新华路,邮编:563000。行政区划代码:520302。区号:0852。拼音:Honghuagang Qu。

红花岗区辖8个街道、8个镇:老城街道、万里路街道、中华路街道、南门关街道、延安路街道、舟水桥街道、中山路街道、北京路街道、长征镇、巷口镇、南关镇、忠庄镇、海龙镇、深溪镇、金鼎山镇、新蒲镇。

红花岗区原为县级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倚娄山,南临乌江,位居直辖市重庆和省会贵阳之间,距重庆323公里,离贵阳147公里,全区总面积624.49平方公里,城区总面积43平方公里,辖8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53个村委会,14个镇辖居,总人口约54万人,现为遵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历为黔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属蔽国,附属于夜郎。秦汉属蔽县,唐贞观13年(公元639年)改名播州。明万历29年(公元1601年)改为遵义军民府。1914年,民国政府恢复遵义县名。1949年11月25日正式设市。1997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遵义市设立红花岗区。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遵义因此名扬中外。红花岗区也是一座拥有众多荣誉的城市,曾先后荣获“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酒文化名城”、“全国十佳绿化城市”、“全国两基达标县(市)”和“国家级科技先进区”等光荣称号。

人文景观

主要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主的长征文化纪念体系,有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西南地下艺术宫殿”杨粲墓,佛教名胜金鼎山、湘山寺、桃溪寺以及大板水原始森林等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人文内涵丰富厚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城区青山环绕,树木苍翠。湘江、洛江横贯全城,遵义公园、河宾公园、凤凰山公园和碧绿江水自然交融,春华秋实、夏荫冬青,景色迷人,被誉为黔北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基础设施

川黔电气化铁路和210、326国道横穿全境,贵遵高等级公路和即将开通的遵崇高速公路(2004年6月通车)在这里交汇。供电供水能力较强。区内火力发电装机容量达32.4万千瓦,毗邻的乌渡发电厂装机容量63万千瓦,生产生活用电充足,随着城市、农村电网改造的实施,城乡供电设施有极大改善。先后兴建了南、北郊水厂及红岩、海龙等11座中小型水库,城市自来水日供应能力达15万吨。邮电通讯设施网络完善。现有邮电局(所)25处,拥有现代机械装置邮政转运中心和载波、微波通讯等先进通讯设备,基本普及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此外,区内还具有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教育体系和医疗卫生防疫体系,其中:拥有科研机构140个,民营科技企业14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余人,各级各类学校近200所。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族人民秉承长征精神,抢抓历史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全区经济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1年全区(原遵义市)财政收入跨入了全国十大财政县(市)行列,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三番。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总体发展思路,先后实施了“五大攻坚战”、“四个新突破”、“四个跨越对接”、“五个拉动”等发展举措,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2007年是红花岗区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的一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85亿元,增长15.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4亿元,增长17.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5亿元,增长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84亿元,增长16.38%。工业、城乡建设、第三产业、“三农”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红花岗区将充分发挥中心区优势,紧紧围绕“巩固农业基础、夯实三大命脉、做强区域经济、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工作主线,斥资1000万元做大工业经济规模。

园区建设

完成坪桥工业园区一期建设,已开发面积48.67 公顷,入驻企业17家,实现产值1.4亿元;完成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园一期33.3公顷征地及基础设施建设;长岗工业小区、颜村轻工食品小区建设启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 完成信托投资公司、农资公司等12户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喜人,全区乡镇企业总数达1.71万户,从业人员6.20万余人,实现总收入94.8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运行平稳,实现税收1.18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44.36%。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兴建各类大中型综 合、专业市场4个,共有各类市场72个,交易面积28.14万平方米,贸易业营业额达13.44亿 元,餐饮业营业额达6.98亿元。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蔬菜产 量达4828吨;着力发展畜牧业,实现产值2.5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40.17%;遵义乳制 品公司、南关肉联厂等龙头企业持续发展,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35.71亿元。引进项目16 个,协议资金10.0亿元,到位资金4.62亿元。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南部新 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外环路二期、沙河路、合众路、遵义大道红花岗区段等市政干线竣工通 车。交通网络维护和改造力度加大,全区通车公路里程达546.6千米,其中国道、省道79.3 千米,乡村公路413.4千米,民用车辆达到1.59万辆,客运量达到4262万人次,货运量达到6 98万吨。大力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 善。完成区级园林专项投入860万元,新增公共绿地面积8.17万平方米,完成退耕还林4 66.67公顷、荒山造林466.67公顷、环城生态屏障工程341.6公顷,封山育林666.67公顷。

社会事业

教育教学资源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属学校149所,在校学生8.8 9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非文盲率99.9%,“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扎实开展科技工 作,申报科技项目16项,发展民营科技企业6家。邮电通信事业进一步发展,邮电业务总量3 .70亿元,电话用户19.4万余户,电视覆盖率87.51%,广播覆盖率97.88%。积极发展文化事 业,文化市场逐步规范,文物普查顺利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连续7年获得市级考 核一等奖。医疗分类管理工作扎实开展,社区卫生网络初步形成,农村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共有医院6家,卫生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54个,病床885张,医务工作人员1186人, 其中医生455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81.94万元,保障5507户 、1.31万人;发放养老保险金4015万元、医疗保险金875万元、失业保险金82.75万元,安排 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2880人。

历史沿革

1998年,将遵义县新卜镇、深溪镇、金鼎镇划入红花岗区。

2000年,红花岗区辖10个街道、11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9169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舟水桥街道 30588 老城街道 44137 万里路街道 32870 北京路街道 18476 延安路街道 41041 中山路街道 21364 南门关街道 31629 中华路街道 31853 上海路街道 65734 洗马路街道 28156 长征镇 67757 南关镇 29240 礼仪镇 20607 巷口镇 12196 忠庄镇 33182 海龙镇 15195 新蒲镇 45044 深溪镇 30492 金鼎山镇 29860 高桥镇 41950 董公寺镇 20323 

[font color=#0000cc][/font]

2003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将红花岗区管辖的董公寺、高桥2个镇、上海路、洗马路、北京路3个街道,长征镇的坪丰居委会、坪丰村划归汇川区管辖。

2003年12月2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红花岗区撤销长征镇、礼仪镇、合并设置长征镇。镇人民政府驻凉水村,所辖行政区域为原长征镇、礼仪镇行政区域。

2003年,红花岗区辖9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95个村委会、82个居委会。

2019年11月12日,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红花岗区榜上有名。

2020年10月9日,生态环境部授予红花岗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