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王城村位于镇政府东南部,距镇中心驻地2.3公里,12个村民组,32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272户5685人,地域总面积26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以上,属东高西低的丘陵地带,交通便利,306省道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羊老河流流通全村,文化底蕴浓厚,有夜郎竹王城遗址和清代的皋阳桥等。竹王城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业产业,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经商及外出务工所获,人均纯收入3500元。是黔南州“185”助民增收示范工程“5千元”田对所在地。其自然村寨基本情况如下:
棉花土组:距村委会驻地1.4公里,99户497人,共有地地347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通组公里全面拉通。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向水河、长田坎、上寨、下寨。
小桥组:距村委会驻地1.2公里,102户510人,共有耕地地360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通组公里全面拉通。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湾子寨、苗坟、小桥。
龙洞组:距村委会驻地2.2公里,60户302人,共有耕地181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通组公里全面拉通。水资源丰富,龙洞河的水源起发地。该组有2个自然村寨,分别为湾龙洞、猫耳寨。
老羊寨组:距村委会驻地3.2公里,60户720人,共有耕地地32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通组公里全面拉通。水资源丰富,羊老河流经而过。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半坡、老羊寨、四方堡。
羊老组:距村委会驻地3.2公里,127户638人,共有耕地382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交通便利,306省道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羊老河流经本组,文化底蕴浓厚,清代的皋阳桥,羊肠驿站座落于此。该组有2个自然村寨,分别为羊老街、柏秧井。
竹王城组:距村委会驻地3.6公里,80户402人,共有耕地241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交通便利,306省道穿境而过,文化底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夜郎竹王城遗址,羊肠驿站座落于此。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桥边、老城、东门口。
双沙组:53户269人,共有耕地地161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辣椒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交通便利,306省道穿境而过。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双山、林场、苗山。苗山地处深山处,距镇政府6.2公里,距村委会4公里,全自然村寨7户,13人,均属麻疯病人。交通十分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后,是典型的贫困自然村寨。
牛角田:114户572人,共有耕地345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2009年实施“深黔”工程和“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水泥道路硬化8公里、连户道路硬化4.5公里,修建6个垃圾池,呈现一个文明、和谐、亮丽的新农村。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牛角田大寨、枧头寨、尾巴田。
岩角寨:距村委会驻地3.6公里,124户620人,共有耕地372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通组道路全线拉通,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高坎子、长田坎、马鞍坡。
棉花寨组:距村委会驻地4公里,68户344人,共有耕地206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通组道路全线拉通,该组有2个自然村寨,分别为挂榜寨、洗布河。
红寨组:距村委会驻地8公里,40户199人,共有耕地120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1500元,通组道路全线拉通,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红寨、上安春、下安春。
红岩组:距村委会驻地6公里,114户573人,共有耕地120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1500元,通组道路全线拉通,该组有5个自然村寨,分别为河坎、大石板、梯子岩、陡山、棉花山。
竹王城村附近有福泉古城、福泉黄丝江边旅游度假区、蛤蚌河景区、“金谷福梨”农业观光园、福泉洒金谷等旅游景点,有福泉梨、狗绷肠、染花土布、牙舟陶器、砂锅粉等特产。
棉花土组:距村委会驻地1.4公里,99户497人,共有地地347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通组公里全面拉通。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向水河、长田坎、上寨、下寨。
小桥组:距村委会驻地1.2公里,102户510人,共有耕地地360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通组公里全面拉通。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湾子寨、苗坟、小桥。
龙洞组:距村委会驻地2.2公里,60户302人,共有耕地181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通组公里全面拉通。水资源丰富,龙洞河的水源起发地。该组有2个自然村寨,分别为湾龙洞、猫耳寨。
老羊寨组:距村委会驻地3.2公里,60户720人,共有耕地地32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通组公里全面拉通。水资源丰富,羊老河流经而过。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半坡、老羊寨、四方堡。
羊老组:距村委会驻地3.2公里,127户638人,共有耕地382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交通便利,306省道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羊老河流经本组,文化底蕴浓厚,清代的皋阳桥,羊肠驿站座落于此。该组有2个自然村寨,分别为羊老街、柏秧井。
竹王城组:距村委会驻地3.6公里,80户402人,共有耕地241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交通便利,306省道穿境而过,文化底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夜郎竹王城遗址,羊肠驿站座落于此。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桥边、老城、东门口。
双沙组:53户269人,共有耕地地161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辣椒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交通便利,306省道穿境而过。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双山、林场、苗山。苗山地处深山处,距镇政府6.2公里,距村委会4公里,全自然村寨7户,13人,均属麻疯病人。交通十分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后,是典型的贫困自然村寨。
牛角田:114户572人,共有耕地345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2009年实施“深黔”工程和“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水泥道路硬化8公里、连户道路硬化4.5公里,修建6个垃圾池,呈现一个文明、和谐、亮丽的新农村。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牛角田大寨、枧头寨、尾巴田。
岩角寨:距村委会驻地3.6公里,124户620人,共有耕地372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通组道路全线拉通,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高坎子、长田坎、马鞍坡。
棉花寨组:距村委会驻地4公里,68户344人,共有耕地206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通组道路全线拉通,该组有2个自然村寨,分别为挂榜寨、洗布河。
红寨组:距村委会驻地8公里,40户199人,共有耕地120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1500元,通组道路全线拉通,该组有3个自然村寨,分别为红寨、上安春、下安春。
红岩组:距村委会驻地6公里,114户573人,共有耕地120亩,该组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要产业,人均纯收入达1500元,通组道路全线拉通,该组有5个自然村寨,分别为河坎、大石板、梯子岩、陡山、棉花山。
竹王城村附近有福泉古城、福泉黄丝江边旅游度假区、蛤蚌河景区、“金谷福梨”农业观光园、福泉洒金谷等旅游景点,有福泉梨、狗绷肠、染花土布、牙舟陶器、砂锅粉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