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5 23:27:29]
苏州是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而说到苏州,就不得不说他所辖的众多古镇。这些古镇与苏州一样,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她是苏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这些古镇的地名,几乎都带有精彩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
甪端降临甪直镇
甪直镇,是江南水乡的古镇之一,位于苏州古城东南面二十公里处。"甪直",这个镇名真有点儿怪,有些人甚至不认识这个"甪"字,认为是"角"字写错了,其实没有错。这个"甪"字真有点儿来头。
甪,是传说中的兽名。《字彙·用部》:"甪,兽名。"它的全称叫"甪端"。民间传说,甪端与麒麟一样,都是神兽。清王士祯《陇蜀馀闻》云:"角端,产瓦屋山,不伤人,惟食虎豹。山僧恒养之,以资卫护。"甪端的形态比较怪异,头上长一角,似犀牛,身如狮、背如龙、爪如熊、鳞如鱼、尾如牛。它脚步如飞,一天能行一万八千里,又懂得四方语言,信息十分灵通,能了解远方的情况。它很有灵气,如果皇帝开明,天下太平,就会出现。因而,在北京故宫太和殿两边,就放着一对铜铸的甪端,用来表明皇帝是有道明君。民间也有将甪端置于大门口,或置于大厅案几上,以示吉祥如意。
当地老百姓有个关于甪端的民间传说,大意是在秦始皇年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统天下,四海升平,百姓安宁,甪端就在咸阳(秦京城)出现了;到了二世秦国灭亡,甪端就离开咸阳,来到江南水乡风景优美的地方,即现在的甪直。它认为这里风光好,很安定,就在此不走了。所以说,甪直的得名与甪端有关。甪端是神兽,是吉祥和象征,以甪端名镇,祈求他保护百姓的安康,自然是很好的,民众也非常乐意。现在,在甪直镇的广场上,用花岗岩雕塑着一座高六米的甪端,作为镇的标志,游人走到那里,总要驻足观看,并摄影留念。
那么,甪直的原名叫什么呢?有两个,一叫"甫里",甫,大也;里,乡村居民聚落之处。那里原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慢慢地发展为小镇,小镇称"甫",也是一种夸大的说法。唐代诗人陆龟蒙,字鲁望,吴郡(今苏州)人,考进士不第,后隐居甫里,自号"江湖散人",人称"甫里先生"。著有《甫里先生集》。清朝康熙年间,里人陈维中编有《吴郡甫里志》,记载甫里的历史变迁,描写甫里的风俗民情。二叫"六直",因镇上有三横三直六条笔直的河流,故而得名。《吴郡甫里志》云:"一港界其间,南北通六处"。一港即界浦港,与六条直河相通,也名"六直浦"。
甪直是个千年古镇,镇上名胜古迹甚多,主要有梁朝古刹保圣寺,最盛时有房屋五千余间,号称"江南第一禅林"。寺内有唐代杨惠之塑的十八罗汉像,"神光闪耀,形貌如生",被誉为"国宝"。有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遗迹,如甫里祠、斗鸭池,清风亭等。甪直妇女还保留着江南水乡妇女的服装特色,头扎三角包头巾,身着大襟布衫,采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布料,或青白相间,或黑白相间;腰束作裙,绣有花纹图案,甚是美丽;脚穿百纳绣花鞋,灵活轻巧。妇女们在田野劳作,在碧绿的田野里,映着她们的身影,好似一幅色彩艳丽的画图。
镇头有个花岗岩石牌楼,古朴庄重,正面有钱君匋书写的"甪直古镇"四字,有钱仲联撰写的楹联:"古镇远名杨,为存罗汉杨家塑;唐诗开晚境,来拜江湖甫里祠。"背面有集明代诗人高启诗的联语:"长桥短桥杨柳,人看旗出酒市;前浦后浦荷花,鸥送船归钓家。"这两副联语,概括了古镇的特色和名胜风光。
虎疁避讳浒墅关
浒墅关是一座著名的历史古镇,也是苏州西北部的一个重镇。浒墅关约在苏州城北二十五公里处,与苏州距离较近,所以,苏州人对浒墅关都非常熟悉,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浒墅关的故事。
浒墅关原名"虎疁",这个"虎",不仅与虎丘有关,还与秦始皇有牵连。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躇踌满志,巡游天下,这年到了苏州。他早就听说吴王阖闾墓葬时,有三千把扁诸、鱼肠剑殉葬,这剑为干将所造,锋利无比,堪称宝物。秦始皇想得到这些宝剑,就到虎丘去察看地形,以便求剑。当秦始皇踏上虎丘时,猛见一只吊睛白额虎蹲在山上,虎视眈眈,凶威异常。秦始皇遂拔剑刺虎,虎转头向西方逃去,秦始皇紧紧追赶,约追了二十五里许,这里是一片疁田,虎就不见踪影了。这个"疁"字,是指火耕之田。《说文·田部》:"疁,烧种也。" 段玉裁注:"谓焚其草木而下种,盖治山田之法为然。"春秋时期,基本上还是原始耕种,将田里的野草焚成灰,作为肥料,耕而下种,求得作物生长。东汉袁康、吴平辑录的《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上也说:"吴北野胥主疁者,吴王女胥主田也,去县八十里。"说的就是"疁田"。这样,"虎"与"疁"结合起来,就叫做"虎疁"了。
从虎疁演变成"浒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五代十国时,梁太祖封钱镠为吴越王。因"镠"、"疁"同音,古人对此十分忌讳,由此改称为"浒墅",虎与"浒"正好同音。"浒"者,水边也,"墅"者,田庐、村舍也;也可解释为"别墅",即家宅以外的住所。《说文》云:"郊外也。或从土,古作壄、埜。"《正字通·土部》云:"后人家庐外立别墅,因借郊野之野加土。墅,或作野。盖墅借古野字,非野为古墅字也。"从字义上来看,"墅"有田野之义。"浒墅"者,为田墅之地,这与虎疁的意义基本相同。那个时候,浒墅关还是一片荒野,少有人家居住。直至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人口渐多,房屋有加,才形成集镇。此后,浒墅逐渐繁荣,舟楫往来,商贾云集,成为长洲(今苏州)县的一个重镇。
明代洪武年间,在浒墅设政府机构巡检司衙门,为设立钞关的前奏。宣德四年(1429)在浒墅设立巡检司关,收取关税。至景泰元年(1450),由朝廷户部尚书金谦奏请在浒墅正式设立"钞关",并在水陆交通要道之处,建筑关门,派官员严格守关,日开夜闭,不能随意进出。过往的车马船只,过关时都要交纳税金。《江南通志》上记载:清雍正六年五月初九日,"上谕,高斌将浒墅关现行征收则例据实陈奏,请刊立木榜,令众商共晓遵依,所奏甚属可嘉,部议令直省各关将各处现行征收则例彻底清查,据实奏闻……"这段文字说明,浒墅关的税收直通朝廷,连皇帝都很重视,收税的规定要立榜公布,使众商人需依法交纳。自此,商人、百姓进出浒墅,要缴纳税金,才能进出,百姓称为"过关",日久之后,浒墅就唤做"浒墅关"了,一直延用之今。
"浒"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多,一般都用于地名,如江苏有"浒墅"、"浒浦",江西有"浒湾"等。有人对这个"浒"字比较陌生,读作"许"。不是吗,连乾隆皇帝也读错了呢!民间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乘着龙船由长江而来,路过浒墅关时,关上旗帜高飘,旗上赫然写着"浒墅关"三个大字,乾隆立在船头观赏风景,他一眼看到了关旗,就说:"噢,"许"墅关到了,离苏州不远了。"船上的官员一听,知道皇上读了白字,但也不敢声张,只得跟着说:"是的,许墅关到了。"因为皇帝是金口,他读了"许墅关",谁人还敢违抗,此后,就一直叫做"许墅关"了。也有的说,乾隆的学问很好,不可能读白字,因那天风势较大,吹得关旗飞卷,一个"浒"卷去了一半,将三点水"氵"遮没了,乾隆没有看清,才读成"许"的,这恐怕也有一点道理。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孟姜女》,也与浒墅关有缘。传说孟姜女是松江府华亭县(旧属苏州)人,她的丈夫万喜良被秦始皇抓去筑万里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在经过浒墅关时,关官要她缴过关费,她没有银两,关官就要她唱小曲,姜孟女就唱起了《十二月小调》,关官才放她过关。苏州人称为"孟姜女过关",这在民间十分流行,几乎妇幼皆知。后人在孟姜女过关处立了一块石碑,上书"孟姜女过关处"六个大字。实际上,孟姜女是秦始皇时代人,那时既没有"浒墅",也没有"关",这不过是个传说罢了,但在民间却很有影响。
浒墅,有人写作"浒市"。"墅"与"市"是有区别的,"墅"为田野、村舍,或作别墅解;"市"为集中贸易活动的场所。笔者认为,应作"浒墅"为妥,比较符合原意。也有作"许市"的,出自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下:" 許市,在郡西二十五里。《图经》云:秦皇求吴王剑,白虎蹲於丘上,遂西走二十五里而失。剑不能得,地裂爲池,因名其地虎疁。蓋此地是也。唐讳虎,錢氏讳镠,故改云许市。"又:宋杨万里《将近许市望见虎丘》诗:"许市人家远树前,虎丘山色夕阳边;石桥分水入别港,茅屋垂杨仍钓船。"两处都提到"许市"。朱、杨两个均为宋代人,大概在宋代曾称过"许市"。
梅李两将守梅李
梅李是一个千年古镇,隶属于常熟市。早在新石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繁衍生息。三国赤乌年间(238—251),在那里建有吉祥庵,为常熟地区最早的庙宇。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正式赐名为镇,镇名"梅李"。
"梅李"两字何以解释,有人以为梅、李是两种果树,即梅树和李树,春季开花,很有春意,实则非也。梅李是两个人的姓,一姓梅,一姓李。据史籍记载:五代十国天宝元年(908),吴越王钱镠受封于吴,机构及王府均设在苏州,为了保障常熟东南地区的安全,特派梅世忠和李开山两位将军在此防守。《大清一统志》云:"梅李镇,在昭文县(今常熟市)东北三十五里,《琴川志》 梅李镇吴越钱氏时遣梅世忠、李开山戍此,以防江北南唐之军,居民依军成市,因取二将之姓以名其地,元丰间始为镇。"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这里原先不是集镇,只是军队的驻扎之地,老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居住在军队的附近,或与军队住在一起,时间久了,居民逐渐增多,有些军士也在此安家落户,人员多了,房屋多了,从而形成了一个小镇。
从防御上来说,梅李是一个重要门户。五代十国时,南唐之军驻于江北,如侵犯吴地,可以从浒浦渡江,登岸入侵,直逼常熟、苏州,而梅李则是重要的关口,也是防备要地。所以,钱镠派两员大将戍此,以挡来犯之敌。结果是梅、李两将之姓,成为这里的地名,也就很自然的了。明王鏊《姑苏志》载,李开山墓在常熟东南四十四里,俗称"李墓"。
梅李是个文明古镇,也是个孝子之乡。我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梅李就占有三位,这在其他镇是绝无仅有的。《三字经》中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个"香",就是东汉时的黄香,字文强,他九岁丧母,思慕憔悴;事父至孝,夏日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孝行乡里称之。做官以后,官至尚书令,后因社会动荡,死于乱军之中。黄香墓在梅李南郊"龙尾巴梢",并立有祠堂,以资纪念。"刻木事亲"讲的是丁兰的父母早亡,丁兰非常思念,他买了最好的木料,请人刻了父母的像,供于香案上,天天奉祀。丁兰是东汉人,他的墓在梅李北街市梢。"哭竹生笋"讲的是孟宗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咐要用鲜竹笋做汤,才可治病。时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就到竹林里扶竹哭泣。一会儿,忽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孟宗是三国时人,在梅李东街有孟宗堂庙宇。
梅李,亦称"梅林"。清康熙时徐崧、张大纯同辑的《百城烟水》云:"宋陆绾有咏胜法寺诗:"道旁有古寺,岿然耸梅林"。"据此,后人也称梅李为"梅林"。
甪端降临甪直镇
甪直镇,是江南水乡的古镇之一,位于苏州古城东南面二十公里处。"甪直",这个镇名真有点儿怪,有些人甚至不认识这个"甪"字,认为是"角"字写错了,其实没有错。这个"甪"字真有点儿来头。
甪,是传说中的兽名。《字彙·用部》:"甪,兽名。"它的全称叫"甪端"。民间传说,甪端与麒麟一样,都是神兽。清王士祯《陇蜀馀闻》云:"角端,产瓦屋山,不伤人,惟食虎豹。山僧恒养之,以资卫护。"甪端的形态比较怪异,头上长一角,似犀牛,身如狮、背如龙、爪如熊、鳞如鱼、尾如牛。它脚步如飞,一天能行一万八千里,又懂得四方语言,信息十分灵通,能了解远方的情况。它很有灵气,如果皇帝开明,天下太平,就会出现。因而,在北京故宫太和殿两边,就放着一对铜铸的甪端,用来表明皇帝是有道明君。民间也有将甪端置于大门口,或置于大厅案几上,以示吉祥如意。
当地老百姓有个关于甪端的民间传说,大意是在秦始皇年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统天下,四海升平,百姓安宁,甪端就在咸阳(秦京城)出现了;到了二世秦国灭亡,甪端就离开咸阳,来到江南水乡风景优美的地方,即现在的甪直。它认为这里风光好,很安定,就在此不走了。所以说,甪直的得名与甪端有关。甪端是神兽,是吉祥和象征,以甪端名镇,祈求他保护百姓的安康,自然是很好的,民众也非常乐意。现在,在甪直镇的广场上,用花岗岩雕塑着一座高六米的甪端,作为镇的标志,游人走到那里,总要驻足观看,并摄影留念。
那么,甪直的原名叫什么呢?有两个,一叫"甫里",甫,大也;里,乡村居民聚落之处。那里原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慢慢地发展为小镇,小镇称"甫",也是一种夸大的说法。唐代诗人陆龟蒙,字鲁望,吴郡(今苏州)人,考进士不第,后隐居甫里,自号"江湖散人",人称"甫里先生"。著有《甫里先生集》。清朝康熙年间,里人陈维中编有《吴郡甫里志》,记载甫里的历史变迁,描写甫里的风俗民情。二叫"六直",因镇上有三横三直六条笔直的河流,故而得名。《吴郡甫里志》云:"一港界其间,南北通六处"。一港即界浦港,与六条直河相通,也名"六直浦"。
甪直是个千年古镇,镇上名胜古迹甚多,主要有梁朝古刹保圣寺,最盛时有房屋五千余间,号称"江南第一禅林"。寺内有唐代杨惠之塑的十八罗汉像,"神光闪耀,形貌如生",被誉为"国宝"。有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遗迹,如甫里祠、斗鸭池,清风亭等。甪直妇女还保留着江南水乡妇女的服装特色,头扎三角包头巾,身着大襟布衫,采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布料,或青白相间,或黑白相间;腰束作裙,绣有花纹图案,甚是美丽;脚穿百纳绣花鞋,灵活轻巧。妇女们在田野劳作,在碧绿的田野里,映着她们的身影,好似一幅色彩艳丽的画图。
镇头有个花岗岩石牌楼,古朴庄重,正面有钱君匋书写的"甪直古镇"四字,有钱仲联撰写的楹联:"古镇远名杨,为存罗汉杨家塑;唐诗开晚境,来拜江湖甫里祠。"背面有集明代诗人高启诗的联语:"长桥短桥杨柳,人看旗出酒市;前浦后浦荷花,鸥送船归钓家。"这两副联语,概括了古镇的特色和名胜风光。
虎疁避讳浒墅关
浒墅关是一座著名的历史古镇,也是苏州西北部的一个重镇。浒墅关约在苏州城北二十五公里处,与苏州距离较近,所以,苏州人对浒墅关都非常熟悉,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浒墅关的故事。
浒墅关原名"虎疁",这个"虎",不仅与虎丘有关,还与秦始皇有牵连。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躇踌满志,巡游天下,这年到了苏州。他早就听说吴王阖闾墓葬时,有三千把扁诸、鱼肠剑殉葬,这剑为干将所造,锋利无比,堪称宝物。秦始皇想得到这些宝剑,就到虎丘去察看地形,以便求剑。当秦始皇踏上虎丘时,猛见一只吊睛白额虎蹲在山上,虎视眈眈,凶威异常。秦始皇遂拔剑刺虎,虎转头向西方逃去,秦始皇紧紧追赶,约追了二十五里许,这里是一片疁田,虎就不见踪影了。这个"疁"字,是指火耕之田。《说文·田部》:"疁,烧种也。" 段玉裁注:"谓焚其草木而下种,盖治山田之法为然。"春秋时期,基本上还是原始耕种,将田里的野草焚成灰,作为肥料,耕而下种,求得作物生长。东汉袁康、吴平辑录的《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上也说:"吴北野胥主疁者,吴王女胥主田也,去县八十里。"说的就是"疁田"。这样,"虎"与"疁"结合起来,就叫做"虎疁"了。
从虎疁演变成"浒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五代十国时,梁太祖封钱镠为吴越王。因"镠"、"疁"同音,古人对此十分忌讳,由此改称为"浒墅",虎与"浒"正好同音。"浒"者,水边也,"墅"者,田庐、村舍也;也可解释为"别墅",即家宅以外的住所。《说文》云:"郊外也。或从土,古作壄、埜。"《正字通·土部》云:"后人家庐外立别墅,因借郊野之野加土。墅,或作野。盖墅借古野字,非野为古墅字也。"从字义上来看,"墅"有田野之义。"浒墅"者,为田墅之地,这与虎疁的意义基本相同。那个时候,浒墅关还是一片荒野,少有人家居住。直至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人口渐多,房屋有加,才形成集镇。此后,浒墅逐渐繁荣,舟楫往来,商贾云集,成为长洲(今苏州)县的一个重镇。
明代洪武年间,在浒墅设政府机构巡检司衙门,为设立钞关的前奏。宣德四年(1429)在浒墅设立巡检司关,收取关税。至景泰元年(1450),由朝廷户部尚书金谦奏请在浒墅正式设立"钞关",并在水陆交通要道之处,建筑关门,派官员严格守关,日开夜闭,不能随意进出。过往的车马船只,过关时都要交纳税金。《江南通志》上记载:清雍正六年五月初九日,"上谕,高斌将浒墅关现行征收则例据实陈奏,请刊立木榜,令众商共晓遵依,所奏甚属可嘉,部议令直省各关将各处现行征收则例彻底清查,据实奏闻……"这段文字说明,浒墅关的税收直通朝廷,连皇帝都很重视,收税的规定要立榜公布,使众商人需依法交纳。自此,商人、百姓进出浒墅,要缴纳税金,才能进出,百姓称为"过关",日久之后,浒墅就唤做"浒墅关"了,一直延用之今。
"浒"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多,一般都用于地名,如江苏有"浒墅"、"浒浦",江西有"浒湾"等。有人对这个"浒"字比较陌生,读作"许"。不是吗,连乾隆皇帝也读错了呢!民间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乘着龙船由长江而来,路过浒墅关时,关上旗帜高飘,旗上赫然写着"浒墅关"三个大字,乾隆立在船头观赏风景,他一眼看到了关旗,就说:"噢,"许"墅关到了,离苏州不远了。"船上的官员一听,知道皇上读了白字,但也不敢声张,只得跟着说:"是的,许墅关到了。"因为皇帝是金口,他读了"许墅关",谁人还敢违抗,此后,就一直叫做"许墅关"了。也有的说,乾隆的学问很好,不可能读白字,因那天风势较大,吹得关旗飞卷,一个"浒"卷去了一半,将三点水"氵"遮没了,乾隆没有看清,才读成"许"的,这恐怕也有一点道理。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孟姜女》,也与浒墅关有缘。传说孟姜女是松江府华亭县(旧属苏州)人,她的丈夫万喜良被秦始皇抓去筑万里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在经过浒墅关时,关官要她缴过关费,她没有银两,关官就要她唱小曲,姜孟女就唱起了《十二月小调》,关官才放她过关。苏州人称为"孟姜女过关",这在民间十分流行,几乎妇幼皆知。后人在孟姜女过关处立了一块石碑,上书"孟姜女过关处"六个大字。实际上,孟姜女是秦始皇时代人,那时既没有"浒墅",也没有"关",这不过是个传说罢了,但在民间却很有影响。
浒墅,有人写作"浒市"。"墅"与"市"是有区别的,"墅"为田野、村舍,或作别墅解;"市"为集中贸易活动的场所。笔者认为,应作"浒墅"为妥,比较符合原意。也有作"许市"的,出自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下:" 許市,在郡西二十五里。《图经》云:秦皇求吴王剑,白虎蹲於丘上,遂西走二十五里而失。剑不能得,地裂爲池,因名其地虎疁。蓋此地是也。唐讳虎,錢氏讳镠,故改云许市。"又:宋杨万里《将近许市望见虎丘》诗:"许市人家远树前,虎丘山色夕阳边;石桥分水入别港,茅屋垂杨仍钓船。"两处都提到"许市"。朱、杨两个均为宋代人,大概在宋代曾称过"许市"。
梅李两将守梅李
梅李是一个千年古镇,隶属于常熟市。早在新石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繁衍生息。三国赤乌年间(238—251),在那里建有吉祥庵,为常熟地区最早的庙宇。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正式赐名为镇,镇名"梅李"。
"梅李"两字何以解释,有人以为梅、李是两种果树,即梅树和李树,春季开花,很有春意,实则非也。梅李是两个人的姓,一姓梅,一姓李。据史籍记载:五代十国天宝元年(908),吴越王钱镠受封于吴,机构及王府均设在苏州,为了保障常熟东南地区的安全,特派梅世忠和李开山两位将军在此防守。《大清一统志》云:"梅李镇,在昭文县(今常熟市)东北三十五里,《琴川志》 梅李镇吴越钱氏时遣梅世忠、李开山戍此,以防江北南唐之军,居民依军成市,因取二将之姓以名其地,元丰间始为镇。"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这里原先不是集镇,只是军队的驻扎之地,老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居住在军队的附近,或与军队住在一起,时间久了,居民逐渐增多,有些军士也在此安家落户,人员多了,房屋多了,从而形成了一个小镇。
从防御上来说,梅李是一个重要门户。五代十国时,南唐之军驻于江北,如侵犯吴地,可以从浒浦渡江,登岸入侵,直逼常熟、苏州,而梅李则是重要的关口,也是防备要地。所以,钱镠派两员大将戍此,以挡来犯之敌。结果是梅、李两将之姓,成为这里的地名,也就很自然的了。明王鏊《姑苏志》载,李开山墓在常熟东南四十四里,俗称"李墓"。
梅李是个文明古镇,也是个孝子之乡。我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梅李就占有三位,这在其他镇是绝无仅有的。《三字经》中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个"香",就是东汉时的黄香,字文强,他九岁丧母,思慕憔悴;事父至孝,夏日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孝行乡里称之。做官以后,官至尚书令,后因社会动荡,死于乱军之中。黄香墓在梅李南郊"龙尾巴梢",并立有祠堂,以资纪念。"刻木事亲"讲的是丁兰的父母早亡,丁兰非常思念,他买了最好的木料,请人刻了父母的像,供于香案上,天天奉祀。丁兰是东汉人,他的墓在梅李北街市梢。"哭竹生笋"讲的是孟宗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咐要用鲜竹笋做汤,才可治病。时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就到竹林里扶竹哭泣。一会儿,忽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孟宗是三国时人,在梅李东街有孟宗堂庙宇。
梅李,亦称"梅林"。清康熙时徐崧、张大纯同辑的《百城烟水》云:"宋陆绾有咏胜法寺诗:"道旁有古寺,岿然耸梅林"。"据此,后人也称梅李为"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