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地名的语言特色及社会背景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2013-4-13 15:03:58]
  地名都是通过语言来存在,并通过文字见于记载的,属于语言文字中的专有名词。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以当地的方言土语来指称地理实体,使地名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反映了区域性语言词汇的特殊含义、读音和用词习惯,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威海地名属于我国北方语系地名的组成部分。由于境内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历史上居民迁徙频繁,地名亦丰富多彩,具有明显的语言特色。
  谨从地名用字和地名的结构形式两个方面,对威海地名的语言特色试作分析,并对这些产生特色的社会背景进行初步探讨。
  

  一、威海地名用字的区域特色
  威海话属于我国北方方言中胶辽方言的组成部分。威海地名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地名的用字上。以《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中规范的字形、注音和释义来衡量,这些地名用字可以分为五类。
    一是与《词典》释义不同的字。这些字的字形、读音与《词典》相同,但在当地的含义却不相同。主要有泊、岘、岚、夼、汪、庵、砬、湾、圈、埠、硼、礓等字。
    泊,《词典》注,湖(多用于湖名),当地则指近村近河的大片平地,即濒河小平原。泊中经多年耕种的熟地,俗称为“泊地”。多用于村落名称,如蒿泊、泊于家、大水泊等,共有70余例。
    岘,《词典》将其作为一般山名用字(岘山,山名,在湖北),《辞源》注释为“小而高的山岭”,当地则指山口通道,多用于村落名称,如黄龙岘、桃花岘、楚岘等。
  岚,《词典》注,山里的雾气,当地则指以灌木为主的山林,俗称为“岚子”。不仅用于村落名称,如大岚头、大木岚、岚子后等,有10余例,也用于山峰名称,如岚子顶、庙岚子、竹岚顶等。
    夼,《词典》注,洼地,多用于地名,当地则指两山之间水流两旁处。多用于村落名称,如贝草夼、戚家夼、北上夼等,共有100余例。
    汪,《词典》注,水深而广,亦指池塘,当地则指山间平地,称为“山汪”,即山坳,有的写作“旺”字,如葛子汪、驾山旺等。
    庵,《词典》注,小草屋,佛寺,当地多数是指看管山林草场的看山户所居之处,俗称为“山庵”,很可能是由“小草屋”演变而来。多用于山区小居民点名称,如戚家庵、王家庵、梧桐庵等,共有80余例。
    砬,《词典》注,砬子,多用于地名,《辞海》注释为砬子,大石块,多用于地名,当地则将乱石堆称为砬,或作磊,土音亦读为砬。境内将海里的礁石称为栏(兰),如东石栏、长石栏等,疑是由砬字音讹演化而来。
    湾,《词典》注,水流弯曲的地方,当地用于村落名称的湾字,则指长年积水的水坑,如凉水湾、藕湾、湾头等,有10余例。
    圈,《词典》注,圈子,圆而中空的平面形,环形的东西,当地则指被某种地物(河流、山岭等)拱抱的地方。多用于村落名称,如朱家圈、圈于家、石头圈等,有20例。
  埠,《词典》注,码头,商埠,当地则指濒水的土丘、小山冈。多用于村落名称,如范家埠、黄埠屯、埠前等,共有90余例。
    硼,《词典》注为非金属元素,当地则将露出地面的大型山石称为“石硼”,有时亦写为“棚”字。既用于村落名称,如东石硼、石硼杨家等,有10余例,也用于山峰名称,如老石硼、黑石硼、石棚岭等。
    礓,《词典》未作具体的释义,当地则指海中的礁石,有时写为“江”字。多用于礁石名称,如长礓、东西礓、蜊江等。
    二是与《词典》注音不同的字。这些字的字形、释义与《词典》相同,但在当地的读音却不同。主要有城、产、床、郝、郐、崖等字。其中,有的保留了古代读音,与《康熙字典》注音相同或相近。
    城,当地读sheng,不读cheng,用于村落名称,如城子。
    产,当地读shan,不读chan,用于村落名称,如单鲍产、张家产、产里等,有10余例。
    床,当地读shuang,不读chuang,用于村落名称,如田家床、小床、邹家床等,有10例。
    郝,当地读huo,不读hao,为姓氏用字,也用于村落名称,如郝家山、郝家庄、郝家屯等。
    郐,当地读gui,不读kuai,为姓氏用字,也用于村落名称,如郐家。
    崖,当地读yai,不读ya,也不读ai,既用于村落名称,如渠崖、崖头、百尺崖等,有30余例,也用于山峰名称,如红石崖、鹁鸽崖、青石崖等。
    三是与《词典》注音、释义不同的字。这些字与《词典》的字形相同,但在当地的读音、含义却不同。主要有港、础二字。
    港,当地读jiang,不读gang,含义所指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港湾,而是深入陆地的小海湾,其近岸处的海汊滩涂,俗称为“港套子”。即用于海湾名称,如双岛港、朝阳港、麻子港等,也用于村落名称,如港头、北港西、港山后等,有10余例。
    础,当地读zhuo,不读chu,指山石奇突的地貌,地名如虎础寺等。现在,一些带有础字的地名,多数已经演变为其它的字,如石础山,今名石甲山。
    四是生僻字。即《词典》没有收录,但其它字典或词典却收录的字。主要有蔄,仅《康熙字典》收有此字,注云:《唐韵》亡苋切,人姓,见姓谱;《正字通》作莫半切,音慢。当地读man ,是姓氏用字,东蔄山、西蔄山二村,皆以姓氏得名,并派生出蔄山镇。
    浤,《康熙字典》及《辞海》、《辞源》等收有此字。《康熙字典》注云:《广韵》户萌切;《集韵》乎萌切,音宏;《玉篇》海水腾涌貌。当地读hong,含有此字的地名,集中在濒海地带,如南浤、西浤、小浤等村落名称。刘公岛上的东泓及大泓、小泓等岬角与礁石名称中的“泓”字,可能原来也是“浤”字。
   嶅,可见于《词海》,读ao。《说文·山部》云:嶅,山多小石。文登市有嶅山村,以村北嶅山得名。
    碃,可见于《康熙字典》,注云:《集韵》千定切,音靘,石也。当地读qing,指金矿、铁矿的矿坑,可能是由“坑”字音讹演变来的,旧时也写作“清”字,现作“碃”字,地名如金碃岭。
  二、威海地名结构形式的区域特色
  威海地名的区域特色,还表现在地名的结构形式上。境内村落名称一般包括三种成分,即:姓氏、家字和反映村落自然或人文等地理特征的词或词组。大多数村落名称由三种成分顺序结构组成,将姓氏置于名称之前,如梅家沟、裴家岛、郝家屯、连家卧龙,等等;有些村落名称却将三种成分逆序结构组成,将其它词或词组置于名称之前,如沟于家、岛邓家、屯杨家、卧龙戴家,等等。这种逆序结构的地名,与那种通名在前,专名在后的倒装地名类似。境内这种与倒装地名类似的逆序词地名有190余例,约占村落名称总数的7%。
    境内的逆序词地名,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将表示沟、河、岛等自然地物和表示所、屯、寨等人文地物的词置于姓氏之前。如沟陈家、河胡家、岛宋家、所陈家、屯钟家、寨颜家等。
    二是将表示村落与所处地形地物相关位置或相关关系的词组置于姓氏之前。如河东乔家、庙后王家、寨前杨家、山后侯家、道北刘家等。
    三是将两个以上临近村落的共有名称置于姓氏之前。如马台隋家、马台柯家、马台丛家、马台王家,永福殷家、永福孙家、永福赵家等。这类名称一般具有明显的派生关系。
    四是将表示对称关系的词组置于姓氏之前。如东仙王家、西仙王家,东滩郭家、西滩郭家,大疃李家、小疃李家等。
    五是将表示村落某一外在或内在特征(包括地形地物特征)的词组置于姓氏之前。如柳树赵家、打铁孙家、簸箕姜家、沙龙王家、卧龙戴家等。
  三、威海地名区域特征浅析
  威海地名虽然属于北方地名的组成部分,但是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威海地名中,却存在一些与南方地名相似的语言特征。
    例如,作为地名用字的“埠”字,本是“步”字的俗书,而“步”字又是“浦”字的音转。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中,引用了许多古文说明了“浦、步、埠”三者之间的演变关系。《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的作者认为,“浦”和“步”音近义同,很可能都是出于古越语的同一个词;见于宋代以后著录的“步”或“埠”字地名,几乎全部集中在江南地区;只是“埠”字地名的分布稍稍向北移至河南、山东,可能是这种地名向北传布的结果。该书还认为,“港”字地名也是源起于南方的地名用字。
    再如,历史上的倒装地名,在我国曾经广泛存在。经前人考证,这种地名结构形式也与古越人有关。至今,这种地名形式在我国南方的一些省区仍然广泛地存在着。
    此外,在境内村落名称中常见的“疃”字,也常见于安徽省内部分地区的村落名称。
    虽然,威海地名对“埠”字和“港”字的用法与南方有所不同,威海境内的逆序词地名与南方的倒装地名也有所不同。但是,不能由于这些不同的存在,否认这些地名的产生可能与南方地名之间存在某种渊源关系。
    地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的含义、读音、使用习惯都是在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与使用它的居民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研究一定区域内地名的语言特色,离不开对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群体进行研究。要研究威海地名的语言特色,离不开对境内底层语言留下的痕迹进行研究,也离不开对历史上居民迁徙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威海地名中的某些用字和用词习惯具有一些与南方地名的特征,绝非偶然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应该与历史上来自江南的移民有关。
  四、历史上威海居民的迁徙情况
  威海古为莱夷聚居地。由于年代久远,其语族已经无法考证。因此,境内的底层语言也已无考。公元前567年,齐国灭莱,今境内皆属齐地。秦汉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境内的居民亦成为汉民族的一部分。在西汉至西晋的四百余年间,境内曾设立过不夜、昌阳、育犁三县,可知当时居民应具有一定规模。西晋至北齐的近三百年间,境内不再有县治,可知受这一时期社会环境的影响,居民大为减少。自北齐开始,境内一直设文登县,可知此时居民又开始增多。自宋末,尤其是金、元两代,境内又经历了两百余年的社会动乱,居民饱受动乱之苦,十余其一。因此,今威海境内的居民是由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移民与原居民结合构成的,特别是金、元、明三代的移民,占了其中的多数。
    根据现有的方志、谱牒等地方史料和正史的有关记载,以及相关的民间传说,经初步考证,威海居民的祖先大体上是在三个时期进入的。
    一是在金元以前进入的。这部分人可以说是金元以前的当地遗民。已经可以确认的这些遗民按姓氏论,仅有11姓(按:境内的多数居民是一个姓氏包括若干支系,即同姓不同宗,但也有一些姓氏居民,基本是同姓同宗,为叙述方便,本文将同姓内的不同支系作为一个不同的姓氏叙述)。数量不多,但人数却不少,有8姓居民的人数在万人以上,多的近10万。在这11姓居民中,有6姓是在秦汉至唐宋间,由今山东西部和陕西、河南等地迁入的。其余5姓中,有的是祖籍不详的移民,有的可能是境内的原居民。
    二是金元时期进入的。这一时期,由于战争的南推北移和长期的南北对峙,使一些来自江南塞北的文武官吏和军士等人员留滞境内,其后裔遂入籍当地。据考证,约有30余姓居民是在这一时期进入境内的。除7姓来自今山东西部外,其余分别来自11省区。其中,河南6姓、山西3姓、河北2姓、安徽2姓,四川、陕西、内蒙古、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各1姓。此外,还有4姓居民祖籍无考。这些居民的后裔,多数繁衍很快,有10姓已发展至万人甚至两万人以上。
    三是明代进入的。明初,为防御倭寇,境内设威海、成山、靖海三卫,百尺崖、寻山、宁津、海阳四所。卫所官兵实行世袭制,多数携带家眷,固定设防。据记载,在三卫三所(不含海阳所)百户以上职官中,有祖籍可稽的134人,其后裔多数隶籍为民。再加上明代屯田垛集的军户和民间自行迁入的移民,明代进入的居民数量很多,已经可以得到确认的有220余姓。除50余姓来自本省外,有170余姓来自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安徽40余姓,江苏30余姓,河南20余姓,河北、浙江、山西各10余姓,其余来自湖北、北京、江西、云南、陕西、内蒙古、湖南、天津、四川、贵州等地,多的八、九姓,少的仅有1姓。此外,还有10余姓居民也是明代进入的,只是其祖籍已不可考。
    清代进入境内的居民多数是由本省主要是今烟台境内迁来的,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祖先也是金、元、明三代来自外省移民的后代。已经确认清代由外省迁入的移民只有4姓,来自湖南、江苏等南方地区。
    历史上,由天南海北进入威海的移民,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融合,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社会群体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方言、不同的风俗习惯相互影响,形成了威海的文化、方言和风俗习惯。应该说,威海地名的语言特色,就是这种影响的反映。
  (编辑:威海地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