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桥因横跨于葛溪支流里仁溪上,故又名里仁桥,谐称里人桥。然而,里仁桥,不如洞桥通俗,地方土著都喜欢称洞桥,故而出名。久而久之,桥亦成了集镇的标志。据传,洞桥的建造,与石羊先生及他的后裔有关。
石羊先生徐明德好学,常到万市购买书籍。一天,大雨过后,他又去万市买书,走到离石羊村三里路的里仁坞口,被里仁溪的大水挡住去路,正无奈之际,他看到溪旁边有只抲鱼用的腰子桶,于是就叫对面一位也想过溪的人帮忙,用绳子拴住木桶两端的耳环,溪的两边各打下木桩,绳子绕着木桩两端打结。然后,人坐进木桶,自己拉绳渡过溪去。此法被大家接纳,于是,这个木桶代桥的地方就叫作“桶桥”。
刘伯温深知徐明德是个人才,曾多次登门相邀其出山协助朱元璋平定天下,均被石羊先生拒绝。朱元璋得了天下,成了国师的刘拍温又多次携重礼聘他出山,石羊先生仍不愿去,每次都将刘伯温送来的礼钱堆于土窖,不觉愈堆愈多。
后来,石羊先生的子孙渐渐繁衍,由石羊坞往现今的洞桥头以西发展,但因有里仁溪相隔,每年春水暴涨,木桶重心不稳,常有倾覆,有次竟淹死了人。大家觉得回石羊山祭祖扫墓颇是不便,经族里商议,决定打开祖先石羊先生的地窖,用这笔钱造桥。当徐氏子孙打开地窖后发现,钱已锈蚀成块,能用的已很少。于是,动员上下三村的乡亲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造一座桥。至于那笔铜钱,因为是刘国师所赠,占有天子之气,就把它化作铜水,浇铸在桥墩的石头洞中,以示镇桥辟邪之用。由此,人们就把这座桥取名为“铜桥”。桥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不久,清兵入关,天下大乱,南明朝廷的溃败之兵逃跑,一路抢掠,路过这里,得知桥底有铜,就挖掘桥墩取铜。桥遭毁坏,很快坍塌。后恢复太平,里仁坞的人们提议重新建桥,铜桥已名不符实,而新建桥的桥孔又酷似门洞,就改称为洞桥。
洞桥因年久失修,几近倒塌。1993年,由群众发起,乡村支持,进行修复,次年竣工。
洞桥为一洞石桥,南北两头拾级而上。桥身两侧,设有坐狮石柱和石板护栏。护栏内侧,置有长方形石条,供人憩息,夏时乘风纳凉,冬来享日取暖。为百姓坐最佳地,亦为过往行人必经之处。
桥之北端,名洞桥头,取自桥头之意,因此地有洞桥小码头之意。通桥之后,居住的人多了起来,成了集镇。狭窄的青石板街道,中心有丁字街。两边开设各式店铺。昔时,比较著名的老店,有“养元堂”药铺,“老春和堂”大药店等,药材地道,货真价实;“大有商号”、“大有京站”等商号,远聘名师制作优质糕点,物品齐全,远近闻名,连临安、分水等县的商家也来批货;酒店、饮食店、宿夜店、茶店,生意兴隆,盛极一时。
2019年3月,浙江省林业局公布2018年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名单,洞桥村上榜。
惠明桥位于洞桥镇洞桥村西首,东西向横跨在南塘河北岸与仲夏港支流的汇合处。该桥始建于唐,宋治平年间(1064-1067)倾圯,明正统五年(1440)重建,清同治七年(1868)再修,系石结构双……详情>>
洞桥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洞桥村桥街自然村与下段自然村之间南塘河上,据《鄞县通志》记载,始建于宋建隆年间,现建筑为清代建筑。该桥东西向横跨于南塘河上,为单墩双孔木廊桥。 洞桥平面呈H状,木质……详情>>
洞桥村附近有龙门古镇、富春桃源、天钟山、鹳山、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千人坑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洞桥香榧、富阳芦笋、安顶云雾茶、龙羊白果、东坞山豆腐皮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