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1:
大王殿村位于北岙镇的东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周边分别与鸽尾礁村、东沙村、海霞村、柴岙村接壤,隔东沙港与东屏镇岙仔村相望,总面积0.615平方公里。
村名沿革2:
大王殿村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改为北沙乡第三村,1961年成立大王殿大队,1984年改称大王殿行政村,2001年划入北岙镇,辖大王殿、小东岙2个自然村。
关于大王殿名称的由来,一说是相传明末清初,福建有一个人通过水路来到我村湾拉内住,平日挖甘草根等其他中药材,暗地里经常结富济贫,得到当时人们的好评。在他百年之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盖一间庙宇,称为王爷宫;二说是相传早年有木船漂入岙口,村民发现船上有尊“王爷”神像,逐请神入村集资建宫供奉,此宫即称“王爷宫”。由于王爷宫带有迷信色彩,于1958年改地名为大王殿。
小东岙自然村据传,祖先系从现东屏镇东岙村迁来定居,故名。
围塘3:
大王殿村拥有二大渔船避风设施。一是大王殿避风港,建于1987年,避风港坝堤连接西边长度为110米,宽为3米,坝堤高度6米,另一端连接东边为长50米,宽3米,坝堤高度6米避风港港堤为坝石结构,可容纳200多艘小型渔船安全避风。二是东沙避风港,建于2003年底,连接龟屿,坝堤长度为350米,坝基宽度为3米,堤坝高度为11.5米。
主要姓氏、宗教、风俗4:
大王殿村民讲闽南话,姓氏以陈、林、吴居多,大部分家庭信-,在农历大节日祭拜祖先,有“作祭”,请神做供、扶乱牵旋风俗。
迎火鼎风俗:相传300年前,村内有一座庙,庙内供奉着一尊仙佛,名为“送子娘娘”,平时村内小孩有些小病小灾等原因,都要去求她“保平安,求健康”。为了纪念她,每年在她正月十五日生日这一天,全村进行“迎火鼎”转一圈举措,要三次活动才结束。日深年久相传,就演化成当地的求平安风俗:“夹柴心,赚万金,夹柴被,发财发不过;夹柴枢,生男孩;夹柴末,生女孩。”
大王殿建有王爷宫,供奉多位神祗,龟屿头里有小庙,年代不详。
大王殿村附近有洞头望海楼、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洞头七七保卫战遗址、林环岛烈士故居、洞头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有羊栖菜、泥糍、三丝敲鱼、洞头蛏子羹、芝麻鸡等特产。
大王殿村位于北岙镇的东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周边分别与鸽尾礁村、东沙村、海霞村、柴岙村接壤,隔东沙港与东屏镇岙仔村相望,总面积0.615平方公里。
村名沿革2:
大王殿村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改为北沙乡第三村,1961年成立大王殿大队,1984年改称大王殿行政村,2001年划入北岙镇,辖大王殿、小东岙2个自然村。
关于大王殿名称的由来,一说是相传明末清初,福建有一个人通过水路来到我村湾拉内住,平日挖甘草根等其他中药材,暗地里经常结富济贫,得到当时人们的好评。在他百年之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盖一间庙宇,称为王爷宫;二说是相传早年有木船漂入岙口,村民发现船上有尊“王爷”神像,逐请神入村集资建宫供奉,此宫即称“王爷宫”。由于王爷宫带有迷信色彩,于1958年改地名为大王殿。
小东岙自然村据传,祖先系从现东屏镇东岙村迁来定居,故名。
围塘3:
大王殿村拥有二大渔船避风设施。一是大王殿避风港,建于1987年,避风港坝堤连接西边长度为110米,宽为3米,坝堤高度6米,另一端连接东边为长50米,宽3米,坝堤高度6米避风港港堤为坝石结构,可容纳200多艘小型渔船安全避风。二是东沙避风港,建于2003年底,连接龟屿,坝堤长度为350米,坝基宽度为3米,堤坝高度为11.5米。
主要姓氏、宗教、风俗4:
大王殿村民讲闽南话,姓氏以陈、林、吴居多,大部分家庭信-,在农历大节日祭拜祖先,有“作祭”,请神做供、扶乱牵旋风俗。
迎火鼎风俗:相传300年前,村内有一座庙,庙内供奉着一尊仙佛,名为“送子娘娘”,平时村内小孩有些小病小灾等原因,都要去求她“保平安,求健康”。为了纪念她,每年在她正月十五日生日这一天,全村进行“迎火鼎”转一圈举措,要三次活动才结束。日深年久相传,就演化成当地的求平安风俗:“夹柴心,赚万金,夹柴被,发财发不过;夹柴枢,生男孩;夹柴末,生女孩。”
大王殿建有王爷宫,供奉多位神祗,龟屿头里有小庙,年代不详。
大王殿村附近有洞头望海楼、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洞头七七保卫战遗址、林环岛烈士故居、洞头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有羊栖菜、泥糍、三丝敲鱼、洞头蛏子羹、芝麻鸡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