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南路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南路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白鹤山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白鹤山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十字街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十字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保和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保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兰永村 | ~202 | 村庄 | 兰永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永春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永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拉河柱村 | ~204 | 村庄 | 拉河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罗马村 | ~205 | 村庄 | 罗马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腊八底村 | ~206 | 村庄 | 腊八底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高泉村 | ~207 | 村庄 | 高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拉日村 | ~208 | 村庄 | 拉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保和镇位于永春河东岸宝华山麓,东、南、北三面与永春乡接壤,西与维登、中路两乡毗连,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其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背靠雪龙山,面临永春河。海拔2 320米,年平均气温11. 4℃,l月平均气温3.7℃,7月平均气温18.4℃。1995年末人口总2 416户,共8671人,其中汉族占60%以上,此外有纳西族、白族、傈僳族。藏族、普米族等。居民中农业人口约占30%,非农业人口约占70%(将近半数为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及其家属)。
自清雍正六年设治建城后,相继兴修了关圣殿、文昌宫等庙宇,有清一代,于城内及城边建造的庙宇共十多座,加上衙署等,为镇内规模恢宏的建筑。一般民居建筑比较朴,屋面多用木板覆盖,宅院多用篱笆围栅;只有少数殷实之家能建较大的宅院,打围墙,盖瓦屋顶,其中较突出者建有四合院或三方一照壁的住居。清代至民国年间,街市由十字街往-街延伸发展,规模较小,道路泥泞。新中国建立后,保和镇作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市政建设有很大的发展。新建房屋成倍增加,新城面积向四面拓展,比老城扩大四倍多。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人均住房23平方米。绝大多数居民建盖了瓦屋面楼房,不少人家还建盖了砖混结构的平顶房。营业大楼、教学大楼、办公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林比。街道改为水泥路面,建成一条环绕城镇的马蹄形大街。1958年开始用电灯照明,此后在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用电日益普遍。1990年建成自来水厂,铺设供水管道13.33公里。1995年12月开通直拨国内外程控电话。交通方面,1960-1985年,只有往来于丽江的汽车客运,近十年间,先后开通了直达昆明、下关、中甸、德钦、兰坪。鹤庆及丽江鲁甸的班车,镇内则有通往各乡的班车。文化娱乐场所有影剧院、工人俱乐部以及个体或集体经营的歌舞厅、录像放映厅等;还有文化馆、站,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县图书馆等设施。教育方面,除县一中、民族小学、幼儿园等县办中小学外,有镇办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及村小各1所。1995年“康庄希望学校”建成并开始招生,这是县境第一所希望工程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教学。1995年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小学及初中教育基本上得到普及。医药卫生保健方面,除了县医院。妇幼保健站。防疫站、皮肤病防治站外,尚有镇办卫生院1所,个体中、西医诊所多处。。
自清雍正六年设治建城后,相继兴修了关圣殿、文昌宫等庙宇,有清一代,于城内及城边建造的庙宇共十多座,加上衙署等,为镇内规模恢宏的建筑。一般民居建筑比较朴,屋面多用木板覆盖,宅院多用篱笆围栅;只有少数殷实之家能建较大的宅院,打围墙,盖瓦屋顶,其中较突出者建有四合院或三方一照壁的住居。清代至民国年间,街市由十字街往-街延伸发展,规模较小,道路泥泞。新中国建立后,保和镇作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市政建设有很大的发展。新建房屋成倍增加,新城面积向四面拓展,比老城扩大四倍多。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人均住房23平方米。绝大多数居民建盖了瓦屋面楼房,不少人家还建盖了砖混结构的平顶房。营业大楼、教学大楼、办公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林比。街道改为水泥路面,建成一条环绕城镇的马蹄形大街。1958年开始用电灯照明,此后在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用电日益普遍。1990年建成自来水厂,铺设供水管道13.33公里。1995年12月开通直拨国内外程控电话。交通方面,1960-1985年,只有往来于丽江的汽车客运,近十年间,先后开通了直达昆明、下关、中甸、德钦、兰坪。鹤庆及丽江鲁甸的班车,镇内则有通往各乡的班车。文化娱乐场所有影剧院、工人俱乐部以及个体或集体经营的歌舞厅、录像放映厅等;还有文化馆、站,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县图书馆等设施。教育方面,除县一中、民族小学、幼儿园等县办中小学外,有镇办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及村小各1所。1995年“康庄希望学校”建成并开始招生,这是县境第一所希望工程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教学。1995年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小学及初中教育基本上得到普及。医药卫生保健方面,除了县医院。妇幼保健站。防疫站、皮肤病防治站外,尚有镇办卫生院1所,个体中、西医诊所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