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宾川县大营镇萂村位于大理洱海东岸、大营镇西部,距州府46公里、县城35公里,西北两线与环海路、大丽高速公路交汇,向东沿旅游公路30公里可直达东南亚佛教圣地鸡足山。萂村辖8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有1700户6300人,其中白族5733人,占总人口的91%,国土面积9.26平方公里。
村情概况:萂村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白族古村落之一。“萂村王者地,白乡古遗风”这是对萂村最全面的标注。走进萂村,就像跨入一道历史的门槛。古老的村落,斑驳的古墙,众多的古迹,一条条青石板路穿街串巷,弯弯曲曲地牵引着您探寻着那昔日千年古村的白乡风韵、古建民居的艺术宝库、“帝王之乡”的无限魅力。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传统保护区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两顶桂冠”使萂村声名远播,享誉中外。
萂村的“萂”字念“窝”音,在一般的字典里查不到,只有在康熙字典中才能查到它神奇的身影。萂村在汉晋至唐初属叶榆县所辖,唐初至唐中期属于越析诏领地,南诏灭五诏统一洱海区域后属南诏国统管,元明两代属太和县所辖。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宾川设州分为15个粮里,萂村属萂村里。后来又经过多次改制,现在宾川县设10个乡(镇),萂村属于大营镇所辖萂村村委会。
特色文化:萂村风光如画,群山环抱,山川秀丽,云雾萦绕,其森林植被覆盖率达88%以上,苍翠的凤凰山、明珠般的黑龙潭、挺拔的奶尖山,绿水交相辉映,犹如一卷精美雅致、绚丽多彩的白族风情画卷。冬春油菜金黄、桃红柳绿,夏季绿树如荫、清凉舒爽,秋季稻花飘香、心旷神怡,自然的田园风光映衬着古老的村落,古朴而宁静,和谐生态,俨然世外桃源。
萂村古朴的历史名建古址,具有较高的研考和观赏价值。该区域发现的石棺墓群、汉晋古砖墓、青铜兵器、铜编钟、石刀石斧等,据考证,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萂村寺庙众多,每一座古寺庙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充满了灵秀之气。
萂村素有“帝王之乡”的美称。萂村是南诏末代大义宁国(公元930-937年)国王杨干贞的故里。为表达人们对帝王的景仰和怀念,萂村把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五定为“天子节”。萂村的“天子节”每年都要举行盛大而独特的接天子仪式(又称“接佛仪式”),呈现出“歌舞升平迎佛会,万紫千红庆盛世”的景象。
萂村处处能见到上古遗风,传统文化在萂村生生不息。萂村有独特的农耕文化,每年栽秧之前都要隆重举行栽秧会农耕仪式,以表达人们渴望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萂村有浓厚的姓氏家族文化。萂村村落建筑严谨规整,大多以“一坊一廓”、“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土木结构为主,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风格。
萂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传承了古老先民独特厚重的生活习俗,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萂村村民红白喜事中,以“三道茶”迎客,席面以“三冷”(凉片、生皮、冻鱼),“三热”(鸡、鱼、肉)为主菜待客,席间以“三巡酒”敬客。萂村的特色菜较多,主要有:泥鳅钻豆腐、韭菜根煮鳝鱼、油炸蚂蚱、豆米煮白花杜鹃等等。
2013年8月26日,萂村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信息来源:云岭先锋网
萂村村附近有鸡足山、佛塔寺、迦叶殿、牟尼庵、鸡足山楞严塔等旅游景点,有宾川拉乌核桃、宾川柑橘、宾川红提葡萄、宾川朱苦拉咖啡、宾川海稍鱼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