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西一区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西一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东一区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东一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西二区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西二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东二区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东二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桥西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桥西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弓月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弓月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五道桥社区 | ~007 | 镇乡结合区 | 五道桥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美郡社区 | ~008 | 镇中心区 | 美郡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杏苑社区 | ~009 | 镇中心区 | 杏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阳光社区 | ~010 | 镇中心区 | 阳光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和田买里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和田买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吉里于孜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吉里于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墩买里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墩买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上肉孜买提于孜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上肉孜买提于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下肉孜买提于孜村 | ~205 | 村庄 | 下肉孜买提于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吉里于孜镇为县党政及镇机关驻地。位于县境西南部,距伊犁州地首府伊宁市18公里,北靠科古尔琴山前丘陵,南临北支干渠,西濒吉尔格朗河,东接莫洛托乎提于孜乡。辖吉里于孜、和田买里、墩买里、五道桥、4个村民委员会,22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4个居委会,镇机关驻吉里于孜大街东端。总面积27.27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6426户,246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046人,占73%;未落户的常住人口396人。男12952人、女11726,居民包括汉、维等14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11848人,占48%,汉族8898人,占36%,哈萨克族1820人,占7.4%,回族1367人,占5.5%,满族256人,锡伯族151人,乌孜别克族90人,蒙古族62人,余为俄罗斯、塔塔尔、达斡尔、柯尔克孜等族。
吉里于孜因首任屯田百户长吉里力(南疆乌什人)而得名,早期居民主要来自莎车、和田等地。1881年沙俄侵略者根据《中俄伊犁条约》归还伊犁前夕,这里绝大多数居民被胁迁俄国,原有的400余户仅剩12户。解放初期仅360户,为7区区政府驻地。1957年夏,县党政机关由伊宁市迁驻此地。其后,因作为县城,市政建设不断发展。1966年成立吉里于孜人民公社、不久更名“东方红公社”,1978年改称“吉里于孜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时划分为1镇(吉里于孜)1乡(莫洛托乎提于孜)。
吉里于孜地处山前冲积平原,土层较厚,土质肥沃,以灰钙土、黄土为主。地势由东北向南倾斜,平均海拔800px米。气候较湿润,宜农宜牧,冬有逆温带,有利于发展园艺。经济以农为主,农、牧、工、副结合,一个门类较全的工业体系早已形成。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油料、甜菜、亚麻、瓜果、蔬菜等。农区森林覆盖率17%,主要分布于农田、水渠、道路、街巷及居民院落四旁。处处绿树成荫,家家栽花栽树,环境十分优美。吉里于孜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30多年,特别是九十年代的建设,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一座初具现代化功能的新兴城市取代了昔日破旧小镇。镇区新建筑似雨后春笋,高楼林立,处处气象一新。
".
2014年7月21日,吉里于孜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