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广东户村 | ~204 | 村庄 | 广东户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十二份村 | ~207 | 村庄 | 十二份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下六工村 | ~210 | 镇中心区 | 下六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幸福村 | ~211 | 村庄 | 幸福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光明村 | ~212 | 村庄 | 光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红星村 | ~213 | 村庄 | 红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农场生活区 | ~500 | 村庄 | 农场生活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二六工镇位于昌吉市以西9公里处,312国道、乌奎高速公路和亚欧大陆桥横贯境内,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2002年10月撤乡建镇。全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5万亩。总人口11171人,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镇,素有""花儿之乡""的美誉。共有11个村委会,2个党总支,28个党支部。近年来,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三讲三提高""素质教育工程和""三抓""富民工程为载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三个文明""建设,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党建、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迈上了新台阶。2005年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9亿元,增长10.65%;种植业总收入8100万元,增长5.4%;畜牧业总收入5200万元,增长14.5%;二三产业总收入1.57亿元,增长4.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67元,人均增收500元,其中种植业人均增收50元,畜牧业人均增收270元,二三产业人均增收80元,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人均增收100元。
畜牧业生产取得突破性发展。全镇牲畜存饲养量达89580头(只),存栏57430头(只),其中:牲畜存栏34670头(只),同比增长5%;牲畜出栏54910头(只),同比增长6%。肉、蛋、奶产量分别达2575吨、6010吨、717吨,同比分别增长34%、49%、3%。有养殖专业户470户,专业大户78户。
种植业逐步形成规模化.按照""优化结构、主改效益""的方针,积极培育壮大在我镇已形成优势的番茄、棉花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和优势产业,2004年,全镇完成总播种面积6.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万亩,经济作物5.5万亩,经济作物中番茄2.5万亩,棉花2.1万亩,甜菜3760亩,瓜类1360亩,油料1330亩,蔬菜930万亩,葡萄2630亩,其他作物300亩,大力推广了订单农业,订单农业比重达65%,先后成立了农机协会、番茄协会,充分发挥了协会联系企业与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2014年7月21日,二六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