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东大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东大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太平桥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太平桥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南门桥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南门桥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西门上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西门上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后街头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后街头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宝山号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宝山号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万寿场社区 | ~007 | 特殊区域 | 万寿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详细] |
龙神社区 | ~008 | 镇中心区 | 龙神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百家渡社区 | ~009 | 镇中心区 | 百家渡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香水山社区 | ~010 | 镇中心区 | 香水山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曙光村 | ~201 | 村庄 | 曙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星村 | ~202 | 村庄 | 三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土红坳村 | ~202 | 村庄 | 土红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安源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安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小河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小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马栏湾社区 | ~204 | 镇乡结合区 | 马栏湾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大礼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大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万民村 | ~205 | 村庄 | 万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都良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都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文龙村 | ~206 | 村庄 | 文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温水溪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温水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川农村 | ~207 | 村庄 | 川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石灰窑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石灰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星火村 | ~209 | 村庄 | 星火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火箭村 | ~209 | 村庄 | 火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正南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正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上坝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上坝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柏香湾村 | ~211 | 镇乡结合区 | 柏香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打渔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打渔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马石沟村 | ~212 | 村庄 | 马石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凉草坝村 | ~214 | 村庄 | 凉草坝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金鸡山村 | ~215 | 村庄 | 金鸡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栖凤村 | ~215 | 镇乡结合区 | 栖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范家村 | ~216 | 村庄 | 范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双泉村 | ~217 | 村庄 | 双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松林坡村 | ~218 | 村庄 | 松林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田湾村 | ~218 | 村庄 | 大田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太安村 | ~219 | 村庄 | 太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石滚坝村 | ~219 | 村庄 | 石滚坝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土地坎村 | ~220 | 村庄 | 土地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顺龙村 | ~220 | 镇乡结合区 | 顺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文化村 | ~221 | 村庄 | 文化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青山岩村 | ~221 | 村庄 | 青山岩村位于县城东北部17公里,总耕地面积1859亩,林地2万亩,区域总面积18.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100米,具有开发生态休闲康养旅游和发展种养植…[详细] |
友谊村 | ~222 | 村庄 | 友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老龙湾村 | ~223 | 村庄 | 老龙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万顺村 | ~224 | 村庄 | 万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普照村 | ~225 | 村庄 | 普照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永平村 | ~226 | 村庄 | 永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阳光村 | ~227 | 村庄 | 阳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建设村 | ~228 | 村庄 | 建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人民村 | ~231 | 村庄 | 人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同心村 | ~232 | 村庄 | 同心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黄金山村 | ~233 | 村庄 | 黄金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撑腰岩村 | ~234 | 镇乡结合区 | 撑腰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民主村 | ~235 | 镇乡结合区 | 民主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青龙村 | ~236 | 镇乡结合区 | 青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桃子坪社区 | ~239 | 村庄 | 桃子坪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梧桐村 | ~240 | 村庄 | 梧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金凤村 | ~241 | 村庄 | 金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久庆村 | ~244 | 镇乡结合区 | 久庆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大坪村 | ~245 | 村庄 | 大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金龙村 | ~246 | 村庄 | 金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双凤村 | ~247 | 村庄 | 双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2019年,撤销太平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古宋镇管辖,古宋镇人民政府驻盐井街31号。
古宋镇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是兴文县县城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卫生的中心,“兴文县世界地质公园”游客和商品集散地。距宜宾、泸州均为105公里,宜叙、宜威、泸古公路在此交汇,地理位置东经105°12′06″—105°20′04″,北纬28°15′08″—28°20′33″,东接叙永县马岭、龙凤,南连大河和麒麟苗族乡,西邻共乐镇、僰王山镇,北靠太平镇,幅员面积15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505亩,其中田18585亩,土12920亩。辖38个村263个村民小组、7个社区81个居民小组,2006年末有26000户88836人,其中农户16804户,58096人。
古宋镇系明、清以来的川南重镇,素有“川南要冲、叙南门户”之美称, 1983年10月9日经四川省人民0批准,将原属叙永县管辖的中城镇划入兴文管辖。1985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兴文县人民0驻地迁至中城镇。2006年7月24日,经四川省人民0批准,原中城镇更名为古宋镇。
海拔高度312.4—1132.5米,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温度17℃,年均降水1430.3毫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适中。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烤烟、花生、茶叶、双孢白蘑菇等农作物。矿产资源有煤、硫铁矿、石英砂、石灰石等,现有煤矿企业5个,硫铁矿2个,石厂26个,砖厂5个。镇内有城区甘泉洞、都良坝村清泉洞、温水溪村猫儿洞、龙水窝村百家洞等丰富的溶洞资源和香水山寺、玉屏山寺、-诗碑等厚重的人文资源。2007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655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49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7428亩,粮食总产量25264吨,镇财政收入1400万元。
镇域内有县属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35所,其中完小7所,辖27所村小。有幼儿园、托儿所37个。有卫生院3个,敬老院1个22人,体育馆2个,供水站2个,银行、信用社6个,固定电话9140部,移动电话11820部,乡镇公路88公里,村公路146公里,集贸市场8个。实现村村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有7个村通自来水,23个村通有线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