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圣浦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圣浦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景阳村 | ~201 | 村庄 | 景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白合村 | ~202 | 村庄 | 白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石红村 | ~203 | 村庄 | 石红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水竹村 | ~204 | 村庄 | 水竹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罗通村 | ~205 | 村庄 | 罗通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半河村 | ~206 | 村庄 | 半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德惠村 | ~207 | 村庄 | 德惠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盐井社区 | ~208 | 村庄 | 盐井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顶古村 | ~211 | 村庄 | 顶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板栗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板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普新村 | ~213 | 镇乡结合区 | 普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同义村 | ~214 | 村庄 | 同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芭蕉村 | ~215 | 村庄 | 芭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楠桥社区 | ~216 | 村庄 | 楠桥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两河村 | ~217 | 村庄 | 两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木梯村 | ~218 | 村庄 | 木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陈泗村 | ~219 | 村庄 | 陈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郭斯村 | ~220 | 村庄 | 郭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田村 | ~221 | 村庄 | 大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小河村 | ~222 | 村庄 | 小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建设村 | ~223 | 村庄 | 建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文化村 | ~224 | 村庄 | 文化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地村 | ~225 | 村庄 | 大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周家村 | ~226 | 村庄 | 周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利民村 | ~227 | 村庄 | 利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德利村 | ~228 | 村庄 | 德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瑞民村 | ~229 | 村庄 | 瑞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底洞镇位于珙县中南部洛浦河畔,距珙县县城34公里,东与兴文县周家镇接壤,西靠仁义乡、下罗乡,南接玉和乡,北邻珙泉镇和长宁县双河镇,洛浦河穿境而过。全镇幅员面积136.706平方公里。总人口3.15万人,辖28个村154个农业社和1个社区居委会,全镇有林地面积10.3万亩,森林覆盖率46%。境内山峦重叠,是典型的山区场镇,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海拔高度400─1100米,无霜期329天,年均降雨1154.0毫米,年均气温17.6度,年均日照1035.3小时,属全国低日照地区。2005年粮食总产量为14320吨,国内生产总值为14540万元。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205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26元。
近年来,底洞镇围绕“特色富民,矿业立镇,精品建城,项目兴镇”的发展思路,打造矿业大镇,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同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广泛推广沼——桑——饲——牧,沼——菜——饲——牧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强镇的目标。
底洞镇矿产资源丰富,极具开发前景。煤炭储量1.2亿吨,优质硫铁矿储量8000万吨,方解石、铁矿储量丰富;石灰石遍布全镇,可为大规模水泥生产提供原料和建筑业发展提供建筑材料;页岩、高岭土资源丰富,是生产页岩砖、陶瓷等建筑材料的优质原料;洛浦河畔的德惠村矿泉水资源,经国家卫生部认定为优质天然矿泉水,极具开发潜力和价值。目前,镇内有5座总装机量1565KW的小型水电站、15个原煤生产企业,年产销原煤100万吨。200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为43215万元。
底洞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土豆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蚕桑、岩桂、甜苦笋等为主,畜牧业以生猪、肉牛、山地乌鸡等为主。已建成优质肉牛养殖、蚕桑生产、高山无公害蔬菜、朝天椒、甜苦笋、佛手瓜、山地乌鸡、仔猪繁育等产业基地。现有“一步成园”桑园7000亩,岩桂3000亩。
底洞镇有初中1所,小学17所,在校学生4562人,教师224人。有医院、卫生院2个,医生37人。程控电话、移动通信、光纤电视覆盖全镇,水电设施齐备。.
2014年7月21日,底洞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