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新鲁场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新鲁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云同社区 | ~001 | 乡中心区 | 云同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龙桥场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龙桥场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双泉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双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君安村 | ~201 | 乡中心区 | 君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农纲村 | ~202 | 村庄 | 农纲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梵池村 | ~202 | 村庄 | 梵池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社会堰村 | ~203 | 村庄 | 社会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含苞村 | ~203 | 村庄 | 含苞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禅寂村 | ~204 | 村庄 | 禅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牛头河村 | ~204 | 村庄 | 牛头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高坎村 | ~205 | 村庄 | 高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裕家桥村 | ~205 | 村庄 | 裕家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何家祠村 | ~206 | 村庄 | 何家祠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四季桥村 | ~206 | 村庄 | 四季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花碑村 | ~207 | 村庄 | 花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益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新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二龙村 | ~208 | 村庄 | 二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芦苇村 | ~208 | 村庄 | 芦苇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高步村 | ~209 | 村庄 | 高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南岳村 | ~210 | 村庄 | 南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松山村 | ~211 | 村庄 | 松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福湾村 | ~212 | 村庄 | 福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方碑村 | ~213 | 村庄 | 方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观塔村 | ~214 | 村庄 | 观塔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平基村 | ~215 | 村庄 | 平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鸡头垭村 | ~216 | 村庄 | 鸡头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一碗水村 | ~217 | 村庄 | 一碗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象龙寺村 | ~218 | 村庄 | 象龙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望柱村 | ~219 | 村庄 | 望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水观音村 | ~220 | 村庄 | 水观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千子门村 | ~221 | 村庄 | 千子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 四川省三台县新鲁镇位于三台县城西北部,地处浅丘,幅员57.09平方公里。镇辖3个办事处,2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75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30778人,其中农业人口28497人,有耕地35781亩,其中水田16169亩,旱地19612亩,人均耕地1.16亩。200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98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126万元,财政收入242.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1元。
新鲁镇地理位置优越,镇中心集镇地势平坦,东距三台42公里,西至德阳60公里,南邻中江36公里,北达绵阳41公里。镇内交通方便,有芦(溪)金(石)、建(平)黎(曙)两条油路主干道交叉穿越全镇,镇到办事处路面全部建成油路,村道公路村村相连。镇内通讯快捷,已安装程控电话600余部,有19个村通电话,还建有移动、联通通讯网站各一个。镇内投资环境良好,镇中心集镇已扩展至1平方公里,鲁东、鲁西、鲁南三条主干道全部铺筑为水泥街面,新建日产水120吨的自来水厂一个,目前正着手规划新建农贸综合市场。镇内已创建为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市级“双拥”模范镇、市级村民自治示范镇,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镇内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全镇粮食总产值年均2000万公斤以上,人均占有粮食700公斤。油料年均总产200万公斤,生猪常年出栏25000头左右,小家禽年出栏35万只,水产品年产量可达40万公斤,是农副产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基地,镇内劳动力资源充裕,全镇有农村劳动力18211个,年外输出劳动力可达7500人左右。
为加快新鲁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速度,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针,以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开明、开放、务实,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县委县府“3个30万”工程和“工业70亿”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突出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重点,着力培育一批种、养业示范典型和专业大户,带动和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高度重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力争引进3-5个上规模的私营企业。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为实现新鲁的新跨越而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