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域位置及人口
紫竹村位于燎原乡中部,东面与安顺社区、铧头村接壤,西邻七洞村和璧山村,北接梓乐村,南面毗邻大邑苏家镇。全村耕地面积4098亩,下辖2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3120人,劳动力1900人。
(二)自然资源
紫竹村地处川西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村域内水资源丰富,自然降水充足。
(三)社会经济状况
紫竹村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6000元。
紫竹村是一个农业大村,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以及优质蔬菜。
(四)文化遗迹
紫竹遗址,为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之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燎原乡紫竹村,年代距今约4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城址群之一,是宝墩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堪称“长江上游近5000年文明史的象征”,被誉为“1996年十大考古发现”。2001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纳入《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紫竹遗址位于四川省崇州市西南13公里的燎原乡紫竹村7、8组内,东经103°35′,北纬30°36′,海拔532-535米。-遗址呈长方形,城墙分内外两圈,呈“回”字形,面积20万平方米(300亩左右);内垣边长400米,墙体宽5—25米,高1—2米,北城墙和东城墙保存较好;外垣多被破坏,部分地段城垣宽3—10米,高1—2米。
紫竹遗址是距今4300年成都平原的早期城址之一,也是成都平原目前发现的三座具有内外城墙结构的古城之中最大最早的一座(比另外两座双重城垣的芒城遗址和双河遗址早约300年);与三星堆文化的前身同属于成都宝墩文化,且比三星堆遗址的产生年代要早一千多年。发掘出的陶器、石器、骨制品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紫竹古城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并且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阶段。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感谢网友"爱襄樊"分享此内容。]
紫竹村位于燎原乡中部,东面与安顺社区、铧头村接壤,西邻七洞村和璧山村,北接梓乐村,南面毗邻大邑苏家镇。全村耕地面积4098亩,下辖2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3120人,劳动力1900人。
(二)自然资源
紫竹村地处川西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村域内水资源丰富,自然降水充足。
(三)社会经济状况
紫竹村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6000元。
紫竹村是一个农业大村,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以及优质蔬菜。
(四)文化遗迹
紫竹遗址,为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之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燎原乡紫竹村,年代距今约4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城址群之一,是宝墩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堪称“长江上游近5000年文明史的象征”,被誉为“1996年十大考古发现”。2001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纳入《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紫竹遗址位于四川省崇州市西南13公里的燎原乡紫竹村7、8组内,东经103°35′,北纬30°36′,海拔532-535米。-遗址呈长方形,城墙分内外两圈,呈“回”字形,面积20万平方米(300亩左右);内垣边长400米,墙体宽5—25米,高1—2米,北城墙和东城墙保存较好;外垣多被破坏,部分地段城垣宽3—10米,高1—2米。
紫竹遗址是距今4300年成都平原的早期城址之一,也是成都平原目前发现的三座具有内外城墙结构的古城之中最大最早的一座(比另外两座双重城垣的芒城遗址和双河遗址早约300年);与三星堆文化的前身同属于成都宝墩文化,且比三星堆遗址的产生年代要早一千多年。发掘出的陶器、石器、骨制品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紫竹古城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并且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阶段。
信息来源:成都市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感谢网友"爱襄樊"分享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