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北徐屯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北徐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南徐屯村 | ~201 | 村庄 | 南徐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纪家庄村 | ~202 | 村庄 | 纪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夏家场村 | ~203 | 村庄 | 夏家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马家庄村 | ~204 | 村庄 | 马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沙河台村 | ~205 | 村庄 | 沙河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姚家庄村 | ~206 | 村庄 | 姚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家庄村 | ~207 | 村庄 | 王家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柳家泉村 | ~208 | 村庄 | 柳家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乔家坊村 | ~209 | 村庄 | 乔家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徐屯乡 位于县城东10公里处,面积67.2平方公里,全乡10个村恰在阳高滩中心,最低海拔1008米,最高1030米。白登河从南侧通过,黑水河从西北流入,汇入白登河。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下湿盐碱。不少地只能种“黄落”,亩产不过十几公斤。农业合作化后,特别是70年代,县、社、村三级投资,排灌结合,综合治理,挖大小渠道25万米,建水库两座,打机井近300眼,5万亩耕地全部得到改良,并有两万多亩成水浇地。1949年全乡粮食总产183.4万公斤,亩产只40公斤,1978年增加498.8万公斤,亩产121公斤,分别增长172%、203%。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给这片碱滩带来福音。特别是地膜覆盖,使一些捉不了苗的重碱地也苗全苗旺,不仅克服低温苗不旺,而且抑制杂草丛生,提高产量。1990年,全乡总产975.5万公斤,亩产275公斤,居全县第三位。人均占有粮食由1949年182.5公斤,提高劐666.8公斤。80年代,农民开始向商品生产领域迈进,向多种经营发晨。1985年,全乡种植葵花;葫麻等油料作物2万亩,占全县油料作物面积的七分之一总产197.3万公斤,占全县油料总产的18.4%;种植甜菜0.46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26.9%,总产604.5万公斤,占全县总产的26.5%。荒滩草地多,农作物产品多,畜牧业相应发展。当年大牲畜年末2296头,居全县首位,其中养牛1479头,占全县16.2%。养猪6649头,其中母猪2210头,户均0.6头,占全县能繁殖母猪的26.7%。在农田基本建设中,该乡还注意林网建设和发展经济林。出现农林牧业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年代为1964年,位于阳高县北徐屯乡纪家庄村内。2018年12月25日,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