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三合村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三合村隶属:武屯街道
区划代码:610114006代码前6位:610114
长途区号:029 邮政编码:710000
车牌号码:陕A行政级别:村
三合村相关网站:
  三合村位于武屯镇政府南偏东约2公里处,为清末山东移民所建村落,是当地较大的山东移民村落之一。下辖三合、三合北、三合南3个自然村, 5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原三合小学院内。清光绪末年,由孙、林、白三姓人家结伴从今山东省高密、昌邑一带逃荒到此,落脚定居,因三姓共居,故名三合村。后来其亲朋、族人、左邻右舍陆续来此安家,村子逐渐变大。三合村民勤劳持家,宽厚待人,村民自编的 “创立西秦新事业,莫忘东鲁旧家风”的春联,正是对其誓创新业、怀念先祖的真实写照。清末民初,为了防匪,三合筑起城墙,并开有南、东两门。三合西组、三合东组人,因来得较早住在城内,而三合外组人来得较晚,只能住在城墙外,当地人现在还习惯把三合外人叫庄外人。该村民国后期属临潼县武屯镇第一保管辖。建国初,属武屯区三合乡。人民公社时期,该村同杨居村合并后,叫六合大队,后又分开,成立三合大队。1984年称三合村。1987年区划调整后归阎良区武屯镇管辖至今。该村地势平坦,地处泾惠灌区,农业条件优越,村与村、组与组、大街小巷都是水泥硬化的路面,沿街装有路灯,交通十分便利。农民收入以农作物种植、奶牛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全村现有456户,1680人,耕地面积2987亩。
   一、村组概述
  (一)三合东组

   因在旧城内的东部,故名三合东。2010年有380人,耕地面积663亩。该组有超市1家、农资店铺1家、卫生所1家、奶牛养殖户10家,共有奶牛36头。该村有林、邵、焦、李、冯、丁、朱、孙、杨、别等姓。焦姓原籍山东昌邑县北孟镇大庄村(原属丈岭镇),1906年十五世孙焦乐明携家人迁此定居;邵氏原籍山东高密。该组大街小巷全部装有路灯,路面全部水泥硬化,交通非常便捷。
   (二)三合西组
   因在旧城内的西边,故名三合西组。2010年有409人,耕地730亩。该组有超市两家,奶牛养殖户13家,存栏奶牛36头,另有挤奶站1家,大大方便了奶牛养殖户。该组有刘、秦、白、孙、邱、张、李、赵、徐、卢、谭等姓。组内大街小巷装有路灯,道路全部水泥硬化,交通非常便利。
   (三)三合外组
   因在旧城外东南角,故名三合外。1949年该村有150人,2010年有500人,耕地面积800亩。该村有油坊1家、运输专业户1家、铝门窗加工户1家。全组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要经济来源。该组有刘、台、张、林、王、徐、于、李、杨、赵、别、丁、薛、孔、韩等姓。台姓本为复姓澹台,解放前改为台。组内巷道全部装有路灯,路面也全部硬化,交通十分方便。
  (四)三合北组
  因在旧城北约1公里,故名三合北。1949年该村仅128人,2010年有424人,耕地面积604亩。该组有挤奶站1家,奶牛养殖户25家,存栏奶牛196头。该组有秦、邵、张、王、吕、辛、赵、孟、焦、李、蔡、刘、徐等姓。秦姓原籍山东高密县盛水屯,1908年秦焕智一家五口迁此。村组道路硬化,并装有路灯,交通比较便利。
   (五)三合南组
   该组是5个组里人口最少的一个。解放初期仅有五六户人家,地处三合自然村东南,当地人习惯称为“东南庄”。人民公社化时期,三合大队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在此搞起农场试验田,现在当地人还把三合南习惯叫作“农场”。三合南组现有89人,耕地面积136亩。该村有王、吕、邢等姓。三合南组虽小,但村民经济意识强,致富门路相对较多。本组青年邢国强,年轻有为,接受新事物快,勇于大胆尝试,近几年在种植瓜果蔬菜等方面,走在全村前列。邢国强目前在杨居村、老寨村挂牌成立了国强瓜果蔬菜合作社和蔬菜示范基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为周边瓜果蔬菜的发展,起到了带头推进作用。
   二、本村人物
  林泰瑞 本姓朱,祖籍富平县,祖母携其父改嫁三合村林家,遂改姓林。1922年10月生于三合村。曾在田市小学、蒲城中学学习,后加入中国共产 党,在本村小学以教书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家乡解放后,任临潼县武屯区区长,后调入县政府,任政务秘书。1954年7月~1956年11月,任耀县县长。后在安康专区水利局、机械局、农林畜牧局、县工交财贸部任领导职务。1978年11月~1979年,任临潼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1983年任临潼县县委副书记。1980年5月~1984年4月兼任政协临潼县第四届委员会主席。2010年2月在临潼病逝。
  刘春茂 1935年5月生于今三合外组。1951年参加工作,长期在电力系统工作,曾任西北电业管理局局长、书记等职。1989年至1996年2月任陕西省副省长。1984年获全国水利电力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于清廉 三合外组人。生于1932年,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西进到新疆。1966年后,担任过新疆军区第33团副团长、团长。1979年后,担任过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现已离休。
  别永祥 三合外组人。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文革”时期,下派农村的农大教授李-来本村搞旱稻试验,生产队派别永祥作李教授的助手。恢复高考制的那年,别永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军电,毕业后,分配到四川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工作。现在享受部队副师级待遇。
   焦续江 祖籍山东昌邑,三合东组人。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三合小学、相桥中学工作,后任临潼县相桥镇镇长、-、临潼区水务局-等职。
   林 榜 1963年生,三合东组人,1981年,以优异的成绩被某中专学校录取。毕业后分配到临潼县骊山镇工作,后担任骊山镇-,现任马额镇-。
   三、教育简史
   【三合小学】 位于三合西和三合外两组的交界处,占地6600平方米,有框架防震二层教学楼一座,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因生源太少, 2006年9月,三合小学已被撤点并校。
  该校解放前名为鲁秦小学,因学校由来陕的山东人创办而得名。最早在此任教的是本村的白氏兄弟,人称白老五、白老六老先生。建国后改名为三合小学。三合小学从建校到撤销不足百年,但本村的孩子在此都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从恢复高考以来,仅1700多口人的村子,考取的本科生竟达60多人,其中有博士生1人、研究生4人、阎良区文科状元1人,他们的辉煌人生都是从这儿起步的。学校撤销后,三合村两委会在原校址办公,村委会门前新建有广场,成为村民健身娱乐活动中心。
   四、特色农牧业
  【奶牛养殖业】 三合村民勤劳能干,经济意识强。刚兴起奶牛养殖短短几年,村民就不满足于小规模的家庭散养,相继建成了大规模的科学化管理的奶牛养殖场两个,后又在银桥乳制品集团的鼎力扶持下,建了两个现代化、标准化的挤奶站,大大方便了奶牛养殖户。奶牛养殖业还带动了青贮饲料的发展,解决了周围玉米种植户卖粮和清理禾杆的麻烦,既多快好省,又经济实惠,还避免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青饲料的浪费。现在全村有奶牛养殖户89家,共存栏632头,年收入可达246.3万元。
   【蔬菜产业——菜花】 三合村地势平坦,又处在泾惠灌区,大街小巷都是水泥路面,交通运输十分方便。这些都为蔬菜的种植和销售提供了很好的条件。2010年,共种植菜花1012亩,大都使用有机牛粪。菜花品质特别好,远近商贩纷至沓来,既活跃了蔬菜市场,又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仅菜花一项,全村每年可收入120万元。
  

  三合村附近有阎良航空科技馆(阎良飞行体验馆)高家民俗大院秦汉栎阳城遗址义和遗址古栎阳桥等旅游景点,有阎良相枣阎良甜瓜阎良酥梨小炒泡馍雪魁相配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