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王村,位于阜寨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处。东邻塔耳村、西邻张耳村、北接马阜村、南临渭河。由东屯村、西屯村、湾子村、四家庄村、胡家村、段坡村、万家村、高东村、高西村9个自然村组成,辖9个村民小组,共620户,2422人。全村总面积3600亩,耕地1800亩,其中滩涂面积占近50%。村民以露地菜、清水莲菜、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以劳务输出为辅。
相传唐僧西天取经路经此处建高王寺,由于人们靠寺居住建村,原村名叫祥顺堡,后来当地人用寺代替了3堡,改村名为高王寺村,后经简化叫高王村。
村民姓氏有胡、段、万、张、赵、蒲、刘、岳、董、任、陈、罗、李等姓。其中胡、段、万三姓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其余各姓来历不说)。
相传该村过去有一块风水宝地,名叫朱家地。朱元璋在位时,该村段家坡和渭河南丈八寺连在一起,朱家地就在其中。有风水先生说此地聚江聚海,将来要出三石六斗菜籽数量的官员。朱元璋得知,便派兵想去斩断此地“龙脉”。一天一个兵卒斩“龙脉”回去时把衣服忘记丢在工地,晚上返回工地取衣服时发现,此地白天挖的深沟晚上又长成平地。这兵卒回去给朱元璋做了汇报。第二天朱元璋下令白天黑夜连续挖,结果把一芦苇根挖断,流出了血,“龙脉”终于被挖断。于是朱元璋选了3个人,一个姓段、一个姓万、一个姓胡,在此看守,从此这里再没有灵气了,这三个人后来就成为该村原住居民。
高王村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归第四区公所管辖,1950年归第二区西吴乡管辖,1954年各区按驻地命名归西吴区管辖,1956年3月撤区并乡归西吴乡管辖,1958年成立公民公社归东风人民公社管辖。 1958 年 12 月 6 日 ,兴平、武功、扶风三县合并为兴平县,东风人民公社改为西吴人民公社,1959年初,人民公社下设管区,归西吴人民公社马阜管区管辖。1961年4月归西吴人民公社管辖,1965年归西吴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至1979年归阜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1980年至1983年归阜寨人民公社生产管理委员会管辖。1984年政社公设,建立乡(镇)政权,成立高王村民委员会,归阜寨乡人民政府管理。2011年撤乡建镇,归阜寨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高王村自1949年以来历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村主任:
党支部书记:董三光、段英才、李文轩、董孝义、任志长、胡巨会、段育春、张毅(2014年至今)。
大队长、村主任:任志长、段进升、张毅(2014年至今)。
解放前,该村九个自然村都有规模不大的小庙,其庙名称现已无法说清。这些古建筑文化大革命前相继被拆毁,所拆材料多用于修建学校。2011年,村民自愿集资修建了一座小庙,称关公庙,立庙会于农历正月二十三日。每逢高王村老爷会,会聚集不少周边村的村民、香客和观光游人,热闹非凡。
高王村知名人士:李重文, 1926年,中共党员。曾任西吴人民公社社长。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高王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花生等传统作物,产量低,村民温饱问题难以解决。
改革开放后,充分利用滩地无公害优势,大力发展露地无公害蔬菜种植。目前,露地西红柿等一批特色产业已逐渐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清水莲菜种植面积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清水莲菜380亩,年产值190万元以上,清水莲菜和露地菜种植使村民人均增收520元。同时,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每年赴外地劳务人员4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400多万元。近年,新打机井3眼,铺设暗管 700 米 ,更换灌溉电线300米,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2010年新建中心幼儿园一个,2014年将小学的一、二年级也搬入了中心幼儿园,保证了适龄儿童能及时入校接受学习。2010年新建卫生室一所,每年的新农合参保率达99%以上,新农保参保率98%。
2007年,投资30万元建成 1600 米 长的通村水泥道路。2008年,投资25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1.1公里。2009年,投资25万元,新修高王东屯段水泥路1公里。村子坚持每户垃圾日清、主要路口背街小巷定期清理制度,使村庄近年来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四季常绿。
高王村附近有汉武帝茂陵、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杨贵妃墓、兴平博物馆、兴平北塔等旅游景点,有兴平辣椒、兴平关中黑猪、兴平大蒜、荞麦面鱼子、兴平醪糟等特产。
相传唐僧西天取经路经此处建高王寺,由于人们靠寺居住建村,原村名叫祥顺堡,后来当地人用寺代替了3堡,改村名为高王寺村,后经简化叫高王村。
村民姓氏有胡、段、万、张、赵、蒲、刘、岳、董、任、陈、罗、李等姓。其中胡、段、万三姓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其余各姓来历不说)。
相传该村过去有一块风水宝地,名叫朱家地。朱元璋在位时,该村段家坡和渭河南丈八寺连在一起,朱家地就在其中。有风水先生说此地聚江聚海,将来要出三石六斗菜籽数量的官员。朱元璋得知,便派兵想去斩断此地“龙脉”。一天一个兵卒斩“龙脉”回去时把衣服忘记丢在工地,晚上返回工地取衣服时发现,此地白天挖的深沟晚上又长成平地。这兵卒回去给朱元璋做了汇报。第二天朱元璋下令白天黑夜连续挖,结果把一芦苇根挖断,流出了血,“龙脉”终于被挖断。于是朱元璋选了3个人,一个姓段、一个姓万、一个姓胡,在此看守,从此这里再没有灵气了,这三个人后来就成为该村原住居民。
高王村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归第四区公所管辖,1950年归第二区西吴乡管辖,1954年各区按驻地命名归西吴区管辖,1956年3月撤区并乡归西吴乡管辖,1958年成立公民公社归东风人民公社管辖。 1958 年 12 月 6 日 ,兴平、武功、扶风三县合并为兴平县,东风人民公社改为西吴人民公社,1959年初,人民公社下设管区,归西吴人民公社马阜管区管辖。1961年4月归西吴人民公社管辖,1965年归西吴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至1979年归阜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1980年至1983年归阜寨人民公社生产管理委员会管辖。1984年政社公设,建立乡(镇)政权,成立高王村民委员会,归阜寨乡人民政府管理。2011年撤乡建镇,归阜寨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高王村自1949年以来历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村主任:
党支部书记:董三光、段英才、李文轩、董孝义、任志长、胡巨会、段育春、张毅(2014年至今)。
大队长、村主任:任志长、段进升、张毅(2014年至今)。
解放前,该村九个自然村都有规模不大的小庙,其庙名称现已无法说清。这些古建筑文化大革命前相继被拆毁,所拆材料多用于修建学校。2011年,村民自愿集资修建了一座小庙,称关公庙,立庙会于农历正月二十三日。每逢高王村老爷会,会聚集不少周边村的村民、香客和观光游人,热闹非凡。
高王村知名人士:李重文, 1926年,中共党员。曾任西吴人民公社社长。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高王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花生等传统作物,产量低,村民温饱问题难以解决。
改革开放后,充分利用滩地无公害优势,大力发展露地无公害蔬菜种植。目前,露地西红柿等一批特色产业已逐渐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清水莲菜种植面积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清水莲菜380亩,年产值190万元以上,清水莲菜和露地菜种植使村民人均增收520元。同时,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每年赴外地劳务人员4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400多万元。近年,新打机井3眼,铺设暗管 700 米 ,更换灌溉电线300米,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2010年新建中心幼儿园一个,2014年将小学的一、二年级也搬入了中心幼儿园,保证了适龄儿童能及时入校接受学习。2010年新建卫生室一所,每年的新农合参保率达99%以上,新农保参保率98%。
2007年,投资30万元建成 1600 米 长的通村水泥道路。2008年,投资25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1.1公里。2009年,投资25万元,新修高王东屯段水泥路1公里。村子坚持每户垃圾日清、主要路口背街小巷定期清理制度,使村庄近年来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四季常绿。
高王村附近有汉武帝茂陵、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杨贵妃墓、兴平博物馆、兴平北塔等旅游景点,有兴平辣椒、兴平关中黑猪、兴平大蒜、荞麦面鱼子、兴平醪糟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