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五安庄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五安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忠信寨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忠信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拐尔庄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拐尔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小辛庄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小辛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前肖里长屯村 | ~207 | 村庄 | 前肖里长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仁宫庄村 | ~210 | 村庄 | 仁宫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前胡官屯村 | ~211 | 村庄 | 前胡官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大屯村 | ~213 | 村庄 | 张大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郑庄村 | ~215 | 村庄 | 郑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曹庄村 | ~222 | 村庄 | 曹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永安庄村 | ~224 | 村庄 | 永安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老金庄村 | ~226 | 村庄 | 老金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陈寨村 | ~228 | 村庄 | 陈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前霍庄村 | ~237 | 村庄 | 前霍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刘辛庄村 | ~240 | 村庄 | 刘辛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岳集村 | ~241 | 村庄 | 岳集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马庄村 | ~242 | 村庄 | 东马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孙小屯村 | ~252 | 镇乡结合区 | 孙小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西李官屯村 | ~253 | 镇乡结合区 | 西李官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孙家窑村 | ~260 | 村庄 | 孙家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毕庄村 | ~261 | 村庄 | 毕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宋里长屯村 | ~262 | 村庄 | 宋里长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盐厂村 | ~263 | 村庄 | 盐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韩庄村 | ~264 | 村庄 | 韩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卞庄村 | ~265 | 村庄 | 王卞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于堤口村 | ~268 | 村庄 | 于堤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堤口村 | ~269 | 村庄 | 张堤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殷堤口村 | ~270 | 村庄 | 殷堤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刘宅庄村 | ~289 | 村庄 | 刘宅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韩庄村 | ~290 | 村庄 | 新韩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佘庄村 | ~291 | 村庄 | 佘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李庄村 | ~292 | 村庄 | 大李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魏庄村 | ~293 | 村庄 | 魏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后霍庄村 | ~294 | 村庄 | 后霍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侯庄村 | ~295 | 村庄 | 侯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白龙王庙村 | ~295 | 村庄 | 新盛店镇白龙王庙村位于新盛店镇正北6公里处。明初建村,因村中原有一座白龙庙而得村名。白龙王庙村原属恩县(治今平原县恩城镇),1956年3月划归夏津…[详细] |
周庄村 | ~297 | 村庄 | 周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左王庄村 | ~298 | 村庄 | 左王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石庄村 | ~299 | 村庄 | 张石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刘庄村 | ~300 | 村庄 | 北刘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陈屯村 | ~301 | 村庄 | 陈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老庄村 | ~302 | 村庄 | 老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纪家户村 | ~303 | 村庄 | 纪家户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孟庄村 | ~304 | 村庄 | 孟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教堂村 | ~305 | 村庄 | 三教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风村 | ~306 | 村庄 | 东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乔庄村 | ~307 | 村庄 | 乔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蔡庄村 | ~308 | 村庄 | 西蔡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雷庄村 | ~309 | 村庄 | 雷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万庄村 | ~310 | 村庄 | 万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冉庄村 | ~311 | 村庄 | 冉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张官寨村 | ~312 | 村庄 | 东张官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张官寨村 | ~313 | 村庄 | 西张官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盛店村 | ~314 | 镇中心区 | 新盛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北马庄村 | ~315 | 村庄 | 北马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小李庄村 | ~316 | 村庄 | 小李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后肖里长屯村 | ~317 | 村庄 | 后肖里长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肖里长屯村 | ~318 | 村庄 | 西肖里长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屯村 | ~319 | 村庄 | 东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徐庄村 | ~320 | 村庄 | 徐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前堂村 | ~321 | 村庄 | 前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后堂村 | ~322 | 村庄 | 后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季庄村 | ~323 | 村庄 | 东季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季庄村 | ~324 | 村庄 | 西季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堂村 | ~325 | 村庄 | 张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北滕庄村 | ~326 | 村庄 | 北滕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周寨村 | ~327 | 村庄 | 周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东菜园村 | ~328 | 村庄 | 东菜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中菜园村 | ~329 | 村庄 | 中菜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西菜园村 | ~330 | 村庄 | 西菜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盛店镇是一个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镇,唐初夏津县城曾设置在这里。据史料记载,镇名由孙生店、新生店沿革而来,隶属夏津县。民国设二区,解放后设镇,1958年设新盛店公社,1984年设新盛店镇,1993年与原左王庄乡合并,1995年又与原西李乡合并,成为夏津县第一大镇。
新盛店镇位于夏津县城北10公里处,西、北与武城县接壤,东、南分别与本县苏留庄镇、北城街道办事处为邻;青年河贯穿南北,315省道、254省道、318省道、育西路、雷霍路交叉穿过镇境。距青银高速出口3公里,村村通了柏油路,干支相连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全镇70个行政村,总人口5.4万人。镇版图面积南北狭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2公里,总面积120.4平方公里,耕地12万亩。镇驻地面积5.1平方公里,并制定了20年的整体建设规划,现已初步形成了街道整洁、宽阔、建筑布局合理,邮电、银行、电力、水利、交通、运输、商业、教育卫生等设施齐全的小城镇建设格局。
棉花种植
新盛店镇地处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有棉花、小麦、辣椒、玉米等,是棉花良种繁育的基地。农民群众有丰富的植棉经验,棉花生产是该镇的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棉花生产为支柱,大力培植棉花加工业,把农业大镇建设成为经济强镇”的发展思路。全镇植棉面积近11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0%以上,每年向棉纺企业提供优质原棉约20万担,棉花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棉花拉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棉花真正成为该镇农民的“摇钱树”。
民营经济
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因地制宜,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使全镇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79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2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8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4%,地税359万元,增长了43.18%,国税52万元,增长了2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