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兰村
政区、人口 (东经120°26′40″、北纬36°42′54″)位于镇驻地东北2.5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君世、王君宝兄弟二人从山西大除头迁此建村,因村后岭上多柞树,故名“柞岚”,清初,柞林消失,因“柞”与“索”音近,“岚”与“兰”音谐,村名遂演变为索兰。另一说为元朝期间有贵族数家,来此处打围,临时构筑住处,后来,来的人多了,这种住处也多起来。遂取名“瑟伦”。蒙古语谓多姓聚居地,后因读音演化为“索兰”。居住姓氏有王、刘、李、孙、侯、张等。2001年,有居民330户,1046口人,4113亩耕地。
经济状况 以养殖、花生种植为主。2004年,奶牛存栏计350余头。花生种植面积2000余亩。2004年,经济总收入达到1914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238元。
社会事业 截止2004年,村中有幼儿园1处,全村90%的农户有了彩电,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3%,56%的农户拥有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220户安装了固定电话。95%的农户购买了农用机械。10%以上的农户拥有汽车,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用机具,摩托车已经成为主要代步工具。
联系电话:86-0532-86431372
索兰村附近有前明朱皇宗亲墓碑、双山小学旧址、于家庄古生物化石保护区、夏格庄古生物化石区、莱西湖等旅游景点,有产芝水库大银鱼、莱西大花生、马连庄甜瓜、官道小米、王家庄油桃等特产。
政区、人口 (东经120°26′40″、北纬36°42′54″)位于镇驻地东北2.5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君世、王君宝兄弟二人从山西大除头迁此建村,因村后岭上多柞树,故名“柞岚”,清初,柞林消失,因“柞”与“索”音近,“岚”与“兰”音谐,村名遂演变为索兰。另一说为元朝期间有贵族数家,来此处打围,临时构筑住处,后来,来的人多了,这种住处也多起来。遂取名“瑟伦”。蒙古语谓多姓聚居地,后因读音演化为“索兰”。居住姓氏有王、刘、李、孙、侯、张等。2001年,有居民330户,1046口人,4113亩耕地。
经济状况 以养殖、花生种植为主。2004年,奶牛存栏计350余头。花生种植面积2000余亩。2004年,经济总收入达到1914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238元。
社会事业 截止2004年,村中有幼儿园1处,全村90%的农户有了彩电,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3%,56%的农户拥有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220户安装了固定电话。95%的农户购买了农用机械。10%以上的农户拥有汽车,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用机具,摩托车已经成为主要代步工具。
联系电话:86-0532-86431372
索兰村附近有前明朱皇宗亲墓碑、双山小学旧址、于家庄古生物化石保护区、夏格庄古生物化石区、莱西湖等旅游景点,有产芝水库大银鱼、莱西大花生、马连庄甜瓜、官道小米、王家庄油桃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