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王村位于莱城西21公里处,东北距杨庄镇政府驻地2.5公里处。东邻李家堂、镇武庙,南靠泰莱公路和辛泰铁路,北邻巩家庄,西与营房村接壤。蔺王村系由蔺家庄、王家村两个自然村于1957年合并成的一个行政村,简称蔺王村。两村合并后有耕地1247亩,332户,1024口人。
据有关资料记载,蔺家庄于明洪武初年蔺姓由博山迁此建村,取名蔺家庄;王家庄系王姓于明洪武初年由-县迁此建村,取名王家庄。后两村合并,称蔺王村。
蔺王村解放前属水北区;后属杨庄区;1958年后属杨庄人民公社,后杨庄公社改为办事处、镇,隶属关系未变。
此处由于建村较早,村中多有反映当时村民思想面貌的庙宇。关帝庙建于村中央,庙高10余米,小巧精致,建在高1.5米的平台上。台为石砌,南北宽20米,东西长30米,门台朝南。庙前台上东西各一柏树,柏树直径约l米,不高,但树权很多,绿荫如盖。庙有碑,今无存。土地庙有百余年历史,在村中央,现已建成小学。两处古建筑在战乱和破除封建迷信活动中皆毁弃。
蔺王庄人勤俭持家,多以耕种土地为生,但也有不少能工巧匠活跃在四村八乡。蔺王庄以“打锡壶”闻名各地。锡壶是从前农村用来烧开水、盛酒用的生活用具。据老人讲,60年前,蔺王庄从事这个行业的就有50多家,锡壶匠的足迹遍及齐鲁大地。那时候,人们生活贫困,土地之出,不能果腹,于是人们多以工匠手艺及肩挑负贩,挣几个血汗钱以补口粮之不足。村人有蔺氏二兄弟经常从当地贩了姜、麻,跋涉百里山路,用担子挑到博山城去卖,然后换回盐、窑货等物品来当地卖,赚取少许的辛苦钱。可见当时老百姓生活之艰难。
蔺王庄人,不乏乐观主义精神。很早以前,他们就吹拉弹唱,进行自我娱乐活动。规模较大的业余文娱团体,成立于1960年,1961年就参加了公社级的调演。戏班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最为活跃,成为开展宣传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为了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蔺王庄人从没有向困难低过头。60年代他们就掀起了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热潮。当时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向贫瘠的长埠岭开战。当年他们的口号是:“一脚踏平长埠岭,双手拉直龙湾沟。”口号虽然夸张,但村民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却令人佩服。结果,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把七高八低的荒坡野岭整成一片整齐划一的良田。同时,还建起了扬水站一座,方塘两个,使长埠岭面貌大为改观。
1980年至今全村畜牧养殖、各类加工、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有了高速发展。现有养猪专业户5户,年出栏量500头;尼龙袋加工、木材出售加工2户;植桑养蚕8户;交通运输10户,客运3户,依维柯4辆;理发、缝纫、经销、电焊1l户;建筑队5个,从业人员140多人。他们都精心经营,经济效益可观。1982年至今,全村在外从事面食加工者达93户,从业人员200多人。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发家致富,全村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人人有活干、户户有项目、月月有收入已成为现实。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00元。蔺王村人的火烧铺遍布于济南、青岛、潍坊、济宁以及北京、天津、西安等全国各地,莱芜油酥火烧的品牌,靠面好、油好、个大、香脆、好吃的特点,被勤劳能干的蔺王村人推广于省内外。他们还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加工出甜火烧、辣火烧、豆沙、素、荤等各式各样的馅火烧。有的两个火烧铺每天打三、四袋面,年收入三、四万元。蔺全路在济南一人就有3个门头,雇了七、八个人,自己当起了老板,年收入十几万元。
1990年至2002年,蔺王村年年被镇党委政府授予“精神物质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优秀党支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红旗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红旗单位一等奖”等荣誉称号。1995年被莱城区委、区政府授予“安全文明村”称号;1999年被区委、政府授予“面食加工专业村”称号。
多少年来,靠历任基层干部的不懈努力及群众的勤劳智慧,村民由穷变富,大大改变了蔺王村的贫困面貌,如今的蔺王村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两侧,是一排排的新房,灯火辉煌,各种经营店铺林立,全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1995年、2000年,全村投资26万元,硬化道路1500米。蔺王村进出交通便利,多数家庭安上了电话,信息灵通。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蔺家庄村附近有皇龙冠山水乐园、张里街遗址、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战役纪念馆、莱芜龙山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
据有关资料记载,蔺家庄于明洪武初年蔺姓由博山迁此建村,取名蔺家庄;王家庄系王姓于明洪武初年由-县迁此建村,取名王家庄。后两村合并,称蔺王村。
蔺王村解放前属水北区;后属杨庄区;1958年后属杨庄人民公社,后杨庄公社改为办事处、镇,隶属关系未变。
此处由于建村较早,村中多有反映当时村民思想面貌的庙宇。关帝庙建于村中央,庙高10余米,小巧精致,建在高1.5米的平台上。台为石砌,南北宽20米,东西长30米,门台朝南。庙前台上东西各一柏树,柏树直径约l米,不高,但树权很多,绿荫如盖。庙有碑,今无存。土地庙有百余年历史,在村中央,现已建成小学。两处古建筑在战乱和破除封建迷信活动中皆毁弃。
蔺王庄人勤俭持家,多以耕种土地为生,但也有不少能工巧匠活跃在四村八乡。蔺王庄以“打锡壶”闻名各地。锡壶是从前农村用来烧开水、盛酒用的生活用具。据老人讲,60年前,蔺王庄从事这个行业的就有50多家,锡壶匠的足迹遍及齐鲁大地。那时候,人们生活贫困,土地之出,不能果腹,于是人们多以工匠手艺及肩挑负贩,挣几个血汗钱以补口粮之不足。村人有蔺氏二兄弟经常从当地贩了姜、麻,跋涉百里山路,用担子挑到博山城去卖,然后换回盐、窑货等物品来当地卖,赚取少许的辛苦钱。可见当时老百姓生活之艰难。
蔺王庄人,不乏乐观主义精神。很早以前,他们就吹拉弹唱,进行自我娱乐活动。规模较大的业余文娱团体,成立于1960年,1961年就参加了公社级的调演。戏班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最为活跃,成为开展宣传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为了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蔺王庄人从没有向困难低过头。60年代他们就掀起了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热潮。当时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向贫瘠的长埠岭开战。当年他们的口号是:“一脚踏平长埠岭,双手拉直龙湾沟。”口号虽然夸张,但村民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却令人佩服。结果,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把七高八低的荒坡野岭整成一片整齐划一的良田。同时,还建起了扬水站一座,方塘两个,使长埠岭面貌大为改观。
1980年至今全村畜牧养殖、各类加工、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有了高速发展。现有养猪专业户5户,年出栏量500头;尼龙袋加工、木材出售加工2户;植桑养蚕8户;交通运输10户,客运3户,依维柯4辆;理发、缝纫、经销、电焊1l户;建筑队5个,从业人员140多人。他们都精心经营,经济效益可观。1982年至今,全村在外从事面食加工者达93户,从业人员200多人。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发家致富,全村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人人有活干、户户有项目、月月有收入已成为现实。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00元。蔺王村人的火烧铺遍布于济南、青岛、潍坊、济宁以及北京、天津、西安等全国各地,莱芜油酥火烧的品牌,靠面好、油好、个大、香脆、好吃的特点,被勤劳能干的蔺王村人推广于省内外。他们还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加工出甜火烧、辣火烧、豆沙、素、荤等各式各样的馅火烧。有的两个火烧铺每天打三、四袋面,年收入三、四万元。蔺全路在济南一人就有3个门头,雇了七、八个人,自己当起了老板,年收入十几万元。
1990年至2002年,蔺王村年年被镇党委政府授予“精神物质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优秀党支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红旗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红旗单位一等奖”等荣誉称号。1995年被莱城区委、区政府授予“安全文明村”称号;1999年被区委、政府授予“面食加工专业村”称号。
多少年来,靠历任基层干部的不懈努力及群众的勤劳智慧,村民由穷变富,大大改变了蔺王村的贫困面貌,如今的蔺王村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两侧,是一排排的新房,灯火辉煌,各种经营店铺林立,全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1995年、2000年,全村投资26万元,硬化道路1500米。蔺王村进出交通便利,多数家庭安上了电话,信息灵通。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蔺家庄村附近有皇龙冠山水乐园、张里街遗址、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战役纪念馆、莱芜龙山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