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山村位于莱城东北13公里,万福山南,地处山区,耕地698亩,80户,328口人。因万福山上出产的石磨远近闻名,人们争相购买,因此取名磨山村。
据《莱芜史忐》记载,磨山村最早张姓居住建村,至今已有200多年,其间陈、刘、李、谢、尚、程姓陆续迁聚,其中李姓、尚姓占总人口的70%以上,虽然姓氏较多,但人们能和睦相处。
在1943年,为支持抗日,村人造地雷炸鬼子,人们毅然把它交给八路军。现山上仅存钟楼。山上有几十块石碑,记载着山的历史,可惜由于风吹日晒,再加上连年战乱,有许多石碑已成碎片,有的模糊不清,现保存较完整的以清朝时期的居多。磨山村地处山区,丘陵薄地较多。为支援磨山村的建设,1960年原矿山人民公社组织万余劳力大战万福山,修水库两座,在山上挖树坑几万个,为绿化荒山、富民强村做出了贡献。1999年,村里又以集资人股的方式把村西大片荒岭进行了开发,修通了道路,土质也变肥沃了。
磨山村的业余文化丰富多彩,很多青年爱好体育运动。会打乒乓球的人特别多,村里每年都举行乒乓球比赛。村里人还特爱下象棋,上至八旬老翁,下至几岁孩童,谈起象棋,无不神采飞扬,津津乐道。
磨山村自古就重视文化教育。学校的老师格外受到人们的尊重。全村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有12人升入大中专院校。
改革开放以来,磨山村本着靠山吃山的原则,大搞石料开发,现在个体石料厂5个,从业人员80多人,加工的石料远销省内外,带动了一方经济。但随着石料的开发,磨山人意识到如果石头无休止地开采下去,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山就会变成千疮百孔,资源就会枯竭。因此,1988年村里决定封山造林,山上的石头不许开采。借助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万福山庙会的影响,村人大搞旅游开发。现在山上绿树成荫,庙宇在树林中若隐若现,盘山路已修到山中间,为游人提供了方便。近几年,到山上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再过几年,万福山旅游业将成为村中的一大支柱产业。
磨山村附近有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战役纪念馆、莱芜龙山、卧云铺景区、莱芜笔架山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
据《莱芜史忐》记载,磨山村最早张姓居住建村,至今已有200多年,其间陈、刘、李、谢、尚、程姓陆续迁聚,其中李姓、尚姓占总人口的70%以上,虽然姓氏较多,但人们能和睦相处。
在1943年,为支持抗日,村人造地雷炸鬼子,人们毅然把它交给八路军。现山上仅存钟楼。山上有几十块石碑,记载着山的历史,可惜由于风吹日晒,再加上连年战乱,有许多石碑已成碎片,有的模糊不清,现保存较完整的以清朝时期的居多。磨山村地处山区,丘陵薄地较多。为支援磨山村的建设,1960年原矿山人民公社组织万余劳力大战万福山,修水库两座,在山上挖树坑几万个,为绿化荒山、富民强村做出了贡献。1999年,村里又以集资人股的方式把村西大片荒岭进行了开发,修通了道路,土质也变肥沃了。
磨山村的业余文化丰富多彩,很多青年爱好体育运动。会打乒乓球的人特别多,村里每年都举行乒乓球比赛。村里人还特爱下象棋,上至八旬老翁,下至几岁孩童,谈起象棋,无不神采飞扬,津津乐道。
磨山村自古就重视文化教育。学校的老师格外受到人们的尊重。全村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有12人升入大中专院校。
改革开放以来,磨山村本着靠山吃山的原则,大搞石料开发,现在个体石料厂5个,从业人员80多人,加工的石料远销省内外,带动了一方经济。但随着石料的开发,磨山人意识到如果石头无休止地开采下去,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山就会变成千疮百孔,资源就会枯竭。因此,1988年村里决定封山造林,山上的石头不许开采。借助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万福山庙会的影响,村人大搞旅游开发。现在山上绿树成荫,庙宇在树林中若隐若现,盘山路已修到山中间,为游人提供了方便。近几年,到山上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再过几年,万福山旅游业将成为村中的一大支柱产业。
磨山村附近有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战役纪念馆、莱芜龙山、卧云铺景区、莱芜笔架山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