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家官庄村位于莱城西北11公里,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北面与谢家官庄、韩家官庄交界,东面与台头为邻,南为兰沟崖村,雪野灌渠从村西通过。全村共有539户,1655口人,耕地2058亩。
据亓氏墓碑记载,明洪武年间亓、张二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原名回村官庄。因亓姓户数最多,改称亓家官庄。与东岭子为一行政村,是村民委员会驻地。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亓韩谢乡•亓家官庄。”解放后,亓家官庄于1951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秋入初级社,当年冬成立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亓家官庄、韩家官庄、谢家官庄、兰沟崖4个村组成一个大队,队部设在 亓家官庄。1980年亓家官庄、韩家官庄、谢家官庄、兰沟崖各独立为一个大队,一直隶属方下镇。
解放不久,村民自发成立乡村剧团,张兰青任团长,亓廷美当指导,有20多名演员,农闲组织排练,过年过节,为村民义务演出,主要节目是莱芜梆子《豹山头》。“0时服装道具在“破四旧,立四新”中被烧掉。“0”中期,村里又组织了文艺宣传队,由张绍祥负责,演员有几十人,演出《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到了1980年宣传队解散。
战争年代,亓家官庄村民组织小车队、担架队积极支前。老人、小孩站岗放哨,妇女做军鞋、做干粮。老人送儿子上战场,年轻的妇女送丈夫上前线,也有夫妇同上战场的,先后有40多人上前线,其中有张云峰、王秀清夫妇、张旭光、李果苹夫妇。
亓家官庄地处长埠岭,土质很差,又怕旱又怕涝。特别是1963年的涝灾,使1481亩秋庄稼绝产。1963年冬天全村620名劳力齐上阵,在全县有关公社社员的帮助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经过冬春的苦战,共挖大小排水沟1517条,地头田间沟413条,整修加大干沟3条,修建排灌建筑物57座,灌溉支渠3条,2000余亩易旱易涝的土地建成了排灌网,初步达到涝能排旱能灌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社员在大队干部带领下,在长埠岭安营扎寨,一天三顿饭吃在工地,白天大干,晚上拉上电灯搞夜战。经过几个冬春的奋战,深翻整平了土地,修建了灌溉渠道,引来了雪野水库的水,长埠岭变成了良田。
亓家官庄的传统手艺是用高粱秸编席。解放以前,这里大多数人家靠种着几亩薄地度日。农忙时给人家打短工吃饭,农闲时就用高梁秸编席子。一是因为长埠岭上家家种高梁,二是编席没有大成本。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干。村民靠这种手艺挣钱添补生活,修房盖屋,不仅在本地销售,还远销博山、沂源等地。至今,仍是一部分农民的家庭手工业。
亓家官庄在1995年秋天修了一条通外村的柏油路,1997年秋天村民集资在村西立了集,给村民带来了更多致富的机会。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青年骑上了摩托车,多数人家看的是大彩电,住的是宽敞明亮的砖石结构的大瓦房,有的住上二层楼,有50%的家庭用上了电话,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亓家官庄村附近有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莱芜战役纪念馆、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大舟山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