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白杨村位于莱城北46公里、镇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处。村子东西狭长,约1500米,被誉为莱芜北部山区“第一大村”。东邻高白杨村,西接李白杨村,南与“温峪”接壤,北与“茶业”峪交界。由刘白杨,秦白杨两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耕地1750亩,林地1700亩,727户,2128人。
清康熙《刘氏谱》记载,元末解姓建村。明永乐二年( 1404)刘姓迁此,人丁兴旺成为多户,峪中多白杨树,冠以姓氏,故名刘白杨村。据原村中“永言孝思碑”记载,明朝秦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因邻村多以白取名,冠以姓氏,故名秦白杨,与刘白杨组成一个行政村。明万历年间李姓迁入。一直到现在刘白杨村共有刘、秦、解、李四个姓氏,和睦相处。
据《茶业史志资料》记载,1941年前隶属莱芜县凤山乡;1942年下半年-1945年,划归淄川县新六区;1946年复归莱芜县划归茶业区;1951年3月改称莱芜县第十一区;1955年秋,村民加入互助组、初级社、最后成立“刘白杨裕民高级农业合作社”;1959年3月成立人民公社,隶属茶业人民公社,改称“刘白杨生产大队”,下设7个生产小队;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后,隶属茶业办事处茶业口乡,改为行政村,下设14个村民小组;1985年11月,撤处并乡,划归茶业口乡;2001年撤乡并镇,
刘白杨村的近代史,是用血与火写成的。
早在1938年,就有党的地下工作者,在村中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39年村民刘超一、刘峰、刘均怀等6名思想先进的青年积极分子,秘密加入中国0,成立了党小组,他们秘密活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鼓舞群众的抗日热情,发动群众起来抗日。1941年成立了刘白杨村第一个党支部,刘均怀任支部书记,同时成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村民的抗日热情日趋高涨,李应甫等13名有志青年踊跃参加抗日队伍,奔赴抗日前线。1941年是茶业区抗日斗争最艰苦的岁月,日伪采取“铁壁”合围,“拉网”战术,实行“三光”政策,对我茶业根据地疯狂“蚕食”扫荡。9月22日,伪军陈三坎部,随日军包围了刘白杨村,村民闻讯,全力掩护泰山军分区第二医院转移。敌人“清剿”未果,恼羞成怒,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刘白杨惨案”,当天有32位村民被杀死,同时烧毁房屋60间,牛、毛驴各20多头,猪、羊、鸡、粮食、衣物洗劫一空,全村陷入火海与血泊之中。1942年春,日军400余人扫荡我茶业区,青抗先队长刘俊林为掩护群众转移,只身一人将敌人引到火龙台上,当敌人步步逼近他时,便砸断0,跳崖殉国。后来,政府为纪念他的英雄事迹命名火龙台为“俊林山”,并在他牺牲的悬崖上铭刻了“刘俊林烈士殉国处”。
刘白杨村山高、沟多、谷深,地理位置独特,曾是我党、我军,区中队机关驻地。著名革命老前辈汪洋、廖容标、赵笃生、刘莱夫、武中奇、高启云都曾在这一带率领部队打击敌人。1942年10月16日,泰安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汪洋同志率领地委、专署、报社、干训班驻扎在刘白杨,17日清早敌纠集5000余精锐部队分六路合击刘白杨村。负责警戒任务的侦察科长刘采芹发现敌情后立即报告汪洋同志。汪洋同志立刻到刘白杨村西头观察情况,发现大批敌人已占领西南山。他当机立断命令各部向东、西、南三面突围,当行至茶业口吉山一带,与敌人交火,展开血战,激战竟日,毙敌200余,汪洋及石新团长等219人壮烈牺牲。刘白杨村的村民和周围村庄的村民一起含泪掩埋了烈士。刘白杨人没有因此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抗战到底,宁死不当-奴”的信念。
解放战争时期有刘汝伍等8名青年参军,抗美援朝有6人赴朝参战,秦光国为“保国家,卫和平”战死在异国他乡。
刘白杨人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村里组织小车队、担架队积极支援前线,跟随主力部队转战南北。就连小孩也常为部队站岗、放哨、送情报、送粮送衣服,妇女们做鞋、织布、做衣服,不管男女老少都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解放以后,刘白杨村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诸如治理黄河、海河、东平湖等工程,他们都自带推车等工具到外地他乡,无私援助,参加会战;674电厂、雪野水库、大治水库、莱麻公路、莱明公路、雪普公路等本县内的建设,也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
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党支部、村委会带领村民艰苦创业。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刘白杨村掀起了修水库、筑水坝、垒地堰、建“大寨田”、封山育林的热潮、并将全村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先后建成东南峪、大年峪等水库8座,拦水坝10座,地下蓄水池4个,库容60多万立方;修水渠2400米,修生产路4条30余华里;整地400多亩;社员投工一万余个,架桥9座,修筑“白杨峪”乡村公路占全路总里程的2/3。全村95%的山头实现了绿化,山场一片葱茏,景致引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时任书记刘均田审时度势,大胆尝试改革,率先推行“人劳各半”分田到户,当年粮食翻了一番。吃到甜头的刘白杨村人马上对山林荒坡进行了管理,这样以来,河道流域治理乱砍、乱伐,乱垦草坡现象得以杜绝。为了提高村民护地、养地的积极性,鼓励其于堰边,地头查缺补漏,大力栽种花椒、山楂等经济树,决定承包合同20年不变,农民吃了定心丸,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的承包土地上。为促进贸易加快商品流通,于1985年秋建立了“刘白杨集”,不仅提高了经济收入,也方便了群众生活。
刘白杨村人向来重视教育,崇尚文化。解放前,即有村人提供闲房,几家联合雇教师教孩子读书、识字。解放后,在村东白云寺旧址集体投入修建刘白杨小学一处,I960年扩建初中部,学校共有校舍56间。1971-1974年该校曾办了两期民办高中,因教学有方,1974年获“山东省山区教育先进单位”。根据国家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如今保留有完全小学一处,共10个教学班,教职工12人。
刘白杨村地灵人杰,恢复高考制度后,先后考取研究生4人,本科生8人,大中专生70多人。刘白杨村人,积极进取,刻苦钻研,村人先后出现不少专家学者。如“石氏专家”、“秦氏二兄弟”、“军工专家”刘均旺,“工商管理学者专家”刘玉洲等。刘白杨在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多而盛名。秦光照、秦光祥的石雕技艺精湛,其石雕作品栩栩如生,特别是雕石狮远销到天津、淄博、济南等地。只要到过刘白杨的人,谁都不会不对村中心大桥的四只雄狮产生兴趣,石狮分立在长宽各近60米的大桥四角,每只石狮高2.5米,为整个村庄增添了几分威严,几分灵气,充分显示了本村匠艺人的高超技艺。
刘白杨村人,尊崇文化,多有风雅。每年春节,在外学习、工作、打工的人都回村过年,举办过书画赛,赛诗会,各类球赛,象棋赛,当然最著名的还是“刘白杨剧团”。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增加了节日的欢庆气氛。聪明、灵活的刘白杨村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现代文明生活。1995年村民用上了自来水,2001年元旦看上了莱芜有线网的电视节目。2002年10月1日省道仲临路改扩建通车,给刘白杨经济的再发展,添上了翅膀。
刘白杨村人,正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与时俱进,为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富裕、美丽的新山村而努力奋斗。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刘白杨村附近有莱芜龙山、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战役纪念馆、卧云铺景区、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
清康熙《刘氏谱》记载,元末解姓建村。明永乐二年( 1404)刘姓迁此,人丁兴旺成为多户,峪中多白杨树,冠以姓氏,故名刘白杨村。据原村中“永言孝思碑”记载,明朝秦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因邻村多以白取名,冠以姓氏,故名秦白杨,与刘白杨组成一个行政村。明万历年间李姓迁入。一直到现在刘白杨村共有刘、秦、解、李四个姓氏,和睦相处。
据《茶业史志资料》记载,1941年前隶属莱芜县凤山乡;1942年下半年-1945年,划归淄川县新六区;1946年复归莱芜县划归茶业区;1951年3月改称莱芜县第十一区;1955年秋,村民加入互助组、初级社、最后成立“刘白杨裕民高级农业合作社”;1959年3月成立人民公社,隶属茶业人民公社,改称“刘白杨生产大队”,下设7个生产小队;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后,隶属茶业办事处茶业口乡,改为行政村,下设14个村民小组;1985年11月,撤处并乡,划归茶业口乡;2001年撤乡并镇,
刘白杨村的近代史,是用血与火写成的。
早在1938年,就有党的地下工作者,在村中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39年村民刘超一、刘峰、刘均怀等6名思想先进的青年积极分子,秘密加入中国0,成立了党小组,他们秘密活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鼓舞群众的抗日热情,发动群众起来抗日。1941年成立了刘白杨村第一个党支部,刘均怀任支部书记,同时成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村民的抗日热情日趋高涨,李应甫等13名有志青年踊跃参加抗日队伍,奔赴抗日前线。1941年是茶业区抗日斗争最艰苦的岁月,日伪采取“铁壁”合围,“拉网”战术,实行“三光”政策,对我茶业根据地疯狂“蚕食”扫荡。9月22日,伪军陈三坎部,随日军包围了刘白杨村,村民闻讯,全力掩护泰山军分区第二医院转移。敌人“清剿”未果,恼羞成怒,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刘白杨惨案”,当天有32位村民被杀死,同时烧毁房屋60间,牛、毛驴各20多头,猪、羊、鸡、粮食、衣物洗劫一空,全村陷入火海与血泊之中。1942年春,日军400余人扫荡我茶业区,青抗先队长刘俊林为掩护群众转移,只身一人将敌人引到火龙台上,当敌人步步逼近他时,便砸断0,跳崖殉国。后来,政府为纪念他的英雄事迹命名火龙台为“俊林山”,并在他牺牲的悬崖上铭刻了“刘俊林烈士殉国处”。
刘白杨村山高、沟多、谷深,地理位置独特,曾是我党、我军,区中队机关驻地。著名革命老前辈汪洋、廖容标、赵笃生、刘莱夫、武中奇、高启云都曾在这一带率领部队打击敌人。1942年10月16日,泰安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汪洋同志率领地委、专署、报社、干训班驻扎在刘白杨,17日清早敌纠集5000余精锐部队分六路合击刘白杨村。负责警戒任务的侦察科长刘采芹发现敌情后立即报告汪洋同志。汪洋同志立刻到刘白杨村西头观察情况,发现大批敌人已占领西南山。他当机立断命令各部向东、西、南三面突围,当行至茶业口吉山一带,与敌人交火,展开血战,激战竟日,毙敌200余,汪洋及石新团长等219人壮烈牺牲。刘白杨村的村民和周围村庄的村民一起含泪掩埋了烈士。刘白杨人没有因此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抗战到底,宁死不当-奴”的信念。
解放战争时期有刘汝伍等8名青年参军,抗美援朝有6人赴朝参战,秦光国为“保国家,卫和平”战死在异国他乡。
刘白杨人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村里组织小车队、担架队积极支援前线,跟随主力部队转战南北。就连小孩也常为部队站岗、放哨、送情报、送粮送衣服,妇女们做鞋、织布、做衣服,不管男女老少都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解放以后,刘白杨村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诸如治理黄河、海河、东平湖等工程,他们都自带推车等工具到外地他乡,无私援助,参加会战;674电厂、雪野水库、大治水库、莱麻公路、莱明公路、雪普公路等本县内的建设,也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
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党支部、村委会带领村民艰苦创业。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刘白杨村掀起了修水库、筑水坝、垒地堰、建“大寨田”、封山育林的热潮、并将全村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先后建成东南峪、大年峪等水库8座,拦水坝10座,地下蓄水池4个,库容60多万立方;修水渠2400米,修生产路4条30余华里;整地400多亩;社员投工一万余个,架桥9座,修筑“白杨峪”乡村公路占全路总里程的2/3。全村95%的山头实现了绿化,山场一片葱茏,景致引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时任书记刘均田审时度势,大胆尝试改革,率先推行“人劳各半”分田到户,当年粮食翻了一番。吃到甜头的刘白杨村人马上对山林荒坡进行了管理,这样以来,河道流域治理乱砍、乱伐,乱垦草坡现象得以杜绝。为了提高村民护地、养地的积极性,鼓励其于堰边,地头查缺补漏,大力栽种花椒、山楂等经济树,决定承包合同20年不变,农民吃了定心丸,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的承包土地上。为促进贸易加快商品流通,于1985年秋建立了“刘白杨集”,不仅提高了经济收入,也方便了群众生活。
刘白杨村人向来重视教育,崇尚文化。解放前,即有村人提供闲房,几家联合雇教师教孩子读书、识字。解放后,在村东白云寺旧址集体投入修建刘白杨小学一处,I960年扩建初中部,学校共有校舍56间。1971-1974年该校曾办了两期民办高中,因教学有方,1974年获“山东省山区教育先进单位”。根据国家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如今保留有完全小学一处,共10个教学班,教职工12人。
刘白杨村地灵人杰,恢复高考制度后,先后考取研究生4人,本科生8人,大中专生70多人。刘白杨村人,积极进取,刻苦钻研,村人先后出现不少专家学者。如“石氏专家”、“秦氏二兄弟”、“军工专家”刘均旺,“工商管理学者专家”刘玉洲等。刘白杨在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多而盛名。秦光照、秦光祥的石雕技艺精湛,其石雕作品栩栩如生,特别是雕石狮远销到天津、淄博、济南等地。只要到过刘白杨的人,谁都不会不对村中心大桥的四只雄狮产生兴趣,石狮分立在长宽各近60米的大桥四角,每只石狮高2.5米,为整个村庄增添了几分威严,几分灵气,充分显示了本村匠艺人的高超技艺。
刘白杨村人,尊崇文化,多有风雅。每年春节,在外学习、工作、打工的人都回村过年,举办过书画赛,赛诗会,各类球赛,象棋赛,当然最著名的还是“刘白杨剧团”。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增加了节日的欢庆气氛。聪明、灵活的刘白杨村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现代文明生活。1995年村民用上了自来水,2001年元旦看上了莱芜有线网的电视节目。2002年10月1日省道仲临路改扩建通车,给刘白杨经济的再发展,添上了翅膀。
刘白杨村人,正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与时俱进,为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富裕、美丽的新山村而努力奋斗。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刘白杨村附近有莱芜龙山、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战役纪念馆、卧云铺景区、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