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村
村庄由来 该村在移风店西南10.5公里,大沽河和流浩河汇流处的北岸,地势低洼,古来多水灾。据传:唐朝时(公元618—907年)有一-来到此村,见到男子们都去河上防汛,村中只有妇孺。此-便称此村为女儿村,一直沿用至今。明永乐时(1403--1424),李姓迁来居住。此村原属平度,解放后,划归即墨。同治《即墨县志》在平度界内标有女儿村。
政区人口
现全村有李等姓氏,1293人,耕地1530亩,水沙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 解放后,该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49年全村经济收入5.6万元,1978年25.7万元,2003年845万元,人均收入4488元。
1949年,该村经济还很落后,村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谷薯类等作物,亩产120公斤,全村经济收入5.6万元。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粮食亩产增加到200公斤。1970-1982年,女儿村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70年修干渠2条,从大沽河和流浩河提水灌溉农田,为种植水稻创造了条件。1982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200亩,亩产450公斤,全村农业收入28.7万元,是1949年的5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女儿村充分利用水利条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1988年建立了以大姜、大蒜为特色的生产基地,大姜种植面积达800余亩、大蒜400余亩。自1990年以来,村民不断引进蔬菜优良品种,采用科学种植方法,使该村成为蔬菜种植专业区。女儿村村民依托蔬菜专业区发家致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97年开始,该村出现了运输业,有各种运输车辆30多部,从业人员70余名,凭借该村盛产大姜大蒜的优势从事营销活动。还有15户、40余人从事饮食服务业、商品批发业,户均收入26000元,第三产业成为女儿村的一个经济亮点。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新中国建立前,女儿村文化教育落后,绝大部分适龄儿童不能入学,青壮年文盲占青壮年总人数的80%。1942年,中国0地下组织安排人员来该村成立学校,大多数适龄儿童有了上学的机会。1952年,该村成立了夜校和扫肓班,青壮年文盲逐渐减少。1982年村出资3万元,在村南建新学校,建教室24间,占地6亩,可容纳学生近300人。另外附设幼儿园1处,可容纳幼儿60人。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至2003年,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有86人,参加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有26人。
该村于1967年成立戏班,经常组织演出,丰富和活跃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医疗卫生,建国前,全村没有诊所,医疗条件相当落后。自1967年起,村先后派出人员学习医疗知识。于1970年,成立卫生室,有医务人员2名。2000年,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1949年人均粮食12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50元。1958年,人均口粮200公斤。1960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村民生活极其困苦。1978年,人均口粮24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至2003年,人均收入4488元。
随着经济发展,村民住房条件也逐步改善。1949年前,村民住房多为土墙草披,1976年村民住房多为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1991年村民住房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该村还规划了楼户区,很多村民住上了二层楼,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平方米。2003年,全村拥用机动车辆268辆,摩托车300辆,电冰箱250台,彩电340台,洗衣机146台,电话280部,电话普及率达到80%。
村庄建设,1949年村内街道不整,没有合理规划。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村两委的领导下,集体经济迅速壮大。1992年女儿村投资50万建成村委办公楼。为了改善村庄交通环境,1993年投资在村后修路3000米。1996年女儿村进行街道规划,投资14万元修整街道、筑排水沟,解决了多年来排水难的问题。2002年为改善水质、方便村民用水,村集体出资27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同年出资8万元硬化南北主街道3200平方米。2004年,村集体出资21万元新建幼儿园1处,有教室13间,占地2亩。同年出资8万元硬化村后路面。现在,该村街道整洁,住房整齐,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020年9月1日,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村,女儿村榜上有名。
2019年12月12日,女儿村被授予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荣誉称号。
女儿村附近有徐家沟遗址、妙府即墨黄酒工业旅游区、即墨鹤山、青岛华山国际乡村俱乐部、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等旅游景点,有白庙芋头、金口玉芽芹菜、即墨镶边、即墨老酒、海堤村芹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