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
村庄由来 高家庄村,解放前是一个只有16户人家的小村,名为高家小河。1958年胶县、高密两县联合修建王吴水库,黔陬村、侯家奄村的一部分户迁到此地,合并而成,取名高家庄。因县内重名,1980年9月,更名为高家。
政区人口
高家庄村位于铺集镇驻地以北约6公里,交通便利,北邻高密市空冲水村,南接黔陬村,东靠侯家庵村,西邻沟里路村。该村南低北高,所辖区域面积35公顷,耕地面积32公倾。2002年,全村共有150户,总人口58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
经济状况 194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00元,到197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000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0万元,人均纯收入4000元。在总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30%,工业、三产业、劳务输出等产业占总收入的70%,集体固定资产11万元。
1956年开始,国营胶州重晶石矿落户该村,采掘重晶石,加工石粉,雇用30名村民做临时工。1982年,全村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改革开放以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进程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增收渠道。依据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生活,作为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全村每年存栏生猪900头,出栏800头;肉牛存栏500头,出栏500头;肉鸡出栏10000只,加上羊、兔、蛋鸡等年收入90万元。1984年到1985年集体投资3万余元,兴建人畜吃水工程,该村群众用上了自来水。1985年,办起了工业项目,高家庄砖厂和重晶石矿。
村庄建设 1958年,兴建王吴水库,搬迁村庄西移1公里。1988年,集体翻建村委办公室和幼儿园房屋10间。1993年以来,先后规划大街3条,垒上排水沟,栽植各种树木、花草美化了环境。
社会事业 60年代,儿童入学率85%以上。1983年村里办起了幼儿园,幼儿入学率100%。
联系电话:86-0532-86258376
高家村附近有三妹琢遗址、少海风景区、三里河公园、胶州艾山风景区、麻湾渔乐园等旅游景点,有胶州大白菜、里岔黑猪、胶北西红柿、柳沟小米、和睦屯西瓜等特产。
村庄由来 高家庄村,解放前是一个只有16户人家的小村,名为高家小河。1958年胶县、高密两县联合修建王吴水库,黔陬村、侯家奄村的一部分户迁到此地,合并而成,取名高家庄。因县内重名,1980年9月,更名为高家。
政区人口
高家庄村位于铺集镇驻地以北约6公里,交通便利,北邻高密市空冲水村,南接黔陬村,东靠侯家庵村,西邻沟里路村。该村南低北高,所辖区域面积35公顷,耕地面积32公倾。2002年,全村共有150户,总人口58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
经济状况 194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00元,到197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000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0万元,人均纯收入4000元。在总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30%,工业、三产业、劳务输出等产业占总收入的70%,集体固定资产11万元。
1956年开始,国营胶州重晶石矿落户该村,采掘重晶石,加工石粉,雇用30名村民做临时工。1982年,全村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改革开放以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进程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增收渠道。依据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生活,作为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全村每年存栏生猪900头,出栏800头;肉牛存栏500头,出栏500头;肉鸡出栏10000只,加上羊、兔、蛋鸡等年收入90万元。1984年到1985年集体投资3万余元,兴建人畜吃水工程,该村群众用上了自来水。1985年,办起了工业项目,高家庄砖厂和重晶石矿。
村庄建设 1958年,兴建王吴水库,搬迁村庄西移1公里。1988年,集体翻建村委办公室和幼儿园房屋10间。1993年以来,先后规划大街3条,垒上排水沟,栽植各种树木、花草美化了环境。
社会事业 60年代,儿童入学率85%以上。1983年村里办起了幼儿园,幼儿入学率100%。
联系电话:86-0532-86258376
高家村附近有三妹琢遗址、少海风景区、三里河公园、胶州艾山风景区、麻湾渔乐园等旅游景点,有胶州大白菜、里岔黑猪、胶北西红柿、柳沟小米、和睦屯西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