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宅村距莱城25公里,距钢城区政府驻地4公里。位于沂蒙山最西端,莲花山东麓,地处山区。村南为双峰山;北邻卧龙港村、肖马村;东邻寨子村;西邻高峪村。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现有723户,2184人,耕地面积1794亩,山林面积1200亩。
胡家宅村始建于元朝末年,由胡氏在此立村,以姓氏命名为胡家宅村。村民自元末聚居此处,繁衍生息。村中现有马、孟、娄、吴、李、朱、赵、王、陈、魏、刘11姓。吴氏、马氏居多。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耕读传世、民风淳朴、勤劳善良。
胡家宅村1914年属蒙阴县;1941年划归新甫县;1945年划归新泰市寨子乡;1991年划归莱芜市寨子乡;1993年属莱芜市钢城区寨子乡;2001年元月寨子乡与城子坡街道办事处合并为艾山街道办事处,胡家宅村又属艾山街道办事处至今。
村庄坐落在双峰山脚下。双峰山由两个山峰组成,东峰名曰韩固顶,西峰名曰山寨,两峰之间是大峪,取名为南峪。峪中有一泉,长年不干,人称南峪泉。南峪沟水通村庄,流入肖马河。村西沟上有一石拱桥,名曰龙门桥,是清朝乾隆十六年由村民捐资修建的。桥面由青石板铺成,长5米,宽4米,大桥两侧是八扇形,用青石板垒成,村民农闲之余,多聚此乘凉。旧村主街道为东西大街,名曰“谷米瑞糠街”,路面用青石板铺成。村东有关帝庙,解放后成了学校住地。
村东南有一小岭名曰“槐树岭子”,岭中建有“石大夫庙”,解放初期以前,每年正月十六日为槐树岭子庙会,四方村民前来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现庙址尚存,详情已无法考证,村北有一石拱桥,名曰三龙桥,始建于明末。
地处山区的胡家宅村,在匪患猖獗的年代受到了残酷的劫掠。1915年至1932年间,一些散兵游勇纠集地痞流氓组成大股、小股土匪帮伙,骚扰百姓,派枪、派粮、派佚,糟塌妇女,殴打老人,无恶不作。土匪轮番抢掠,所到之处洗劫一空。村民实在无法生存下去,忍无可忍,奋力抗击。在双峰山建起了山寨,人们把粮食、衣物、畜禽放在山寨里。土匪几次来攻,都被打退,有效地缓解了匪情,减少了损失。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胡家宅村民积极筹军粮、做军鞋,出兵出夫,支援前线,做出了很大贡献,也付出了很大牺牲。村里有45人参军,8人光荣牺牲。在此期间,胡家宅在党的领导下,组织了游击队,有组织地开展了对敌斗争。1938年8月,在蒙阴从事地下工作的0员娄合杰,受党的委托,秘密回到自己的家乡,以村东头的村民为基础成立了党支部。同时,在莱芜参加党的工作的孙供英也秘密回到家乡,发展党员,以村西村民为基础成立了另一个党支部,后来,两个支部合为一个支部。在党支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村里正式成立了“自卫团”,发展队员100多名,五子炮10门,还有长矛、大刀、土枪等武器。自卫团成立后,轮流站岗放哨,顽匪几次偷袭都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从此不敢轻易进村。他们视胡家宅村为眼中钉,肉中刺,称该村是攻不破的“保垒村”,为拔掉保垒村,驻扎在新泰张家兰子村的土匪头目魏西三多次派人袭击胡家宅,都遭失败。最大一仗打死打伤匪军20余人。1940年3月29日下午,魏西三不甘心失败,寻衅报复,派一名匪军化装成老百姓,潜入胡家宅村东南地主孙敬德的柴禾园,将一垛柴禾点着。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烧毁房屋1183间,烧死耕牛、驴6头,猪350头,粮食、家具等皆被烧光,村民马宗龙被活活烧死。
这场大火,使胡家宅村毁于一旦,从而更加深了老百姓对匪军的刻骨仇恨,进一步激发了与敌人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在党组织的关怀和亲朋的帮助下,村民很快又重新盖起了房子,建起了家园。自卫团在村长吴西洋的领导下,在全村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壮大力量,“保垒村”更加巩固坚强。
解放前由于战乱、匪患、旱灾、水灾、蝗灾、瘟疫不断发生,导致生产急剧降,人们少衣缺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饿死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人们住的是低矮拥挤的草房,房屋摆设是一个大土炕,一口大铁锅,一个小锅头,几只泥瓷泥罐,穿的是自纺自织的粗布衣,有的补丁摞补丁。
胡家宅村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揭开了新篇章,1951年胡家宅村成立了村政权,1953年成立了互助组,1955年成立了初级社,1956年成立了高级社。从1965年开始,村民治山治水,开山垒堰,平整土地,平坟头以补耕地不足,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从前胡家宅村人畜饮水全靠南峪泉水和东井水。随着人畜的增加,单靠老井和泉水已不能解决问题。从1962年至1972年10年间,在村东老井附近连打3口人工井都没有水而报废。村民王自进在打井一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打井失败没有降低村民治水的决心,地下无水可以蓄水,连续几年在村东建畜水万方的水库。在村东、村西各建蓄水2000立方的水池。两个畜水池水发挥了作用,农忙季节解决了生产用水,也大大缓解了人畜饮水用水的困难。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县水利局、公社管委会派出技术人员、专家、钻井队在胡家宅村安营扎寨,钻井寻水。先后在村中、村东、南峪、村西连钻十几眼,均无水而告终。打不出水绝不罢休的胡家宅村民,在公社管委副主任娄成弟、水利站长董仲平的具体帮助下,经过反复调查论证,1973年在村西北连打两眼机井,春旱试抽,一口井上水量30立方/小时,一口井上水量50立方/小时。终于成功了,胡家宅村有水了!村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当年,完成了机井配套,修万方水池两座,一个供生产用水,一座供人用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从1977年开始,奋战三年,修渡槽400多米,提水上坡,最高处达到20米。2000年初完成了全村的自来水工程。采用村民集资,集体负担相结合的方法,投资20多万元,建200立方水池2座,挖管道1万米,铺设管道1万米,动用土石方2 4万立方米,安装水龙头500多个,6月6日竣工开闸放水,清清的井水流进了农户。
胡家宅村民家家吃上自来水,告别了600年缺水的历史,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
胡家宅村的先辈们非常重视教育,崇尚文明道德风尚教育。1930村中就成立了私塾。解放后在关帝庙建起了学校,适龄儿童全部人了学。1994年,由民集资在村北建了标准化学校一处,占地15亩,建房21间,总计投资12万元。解放以来,恢复高考以后,村里有82人考取了大学。吴修和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填掉干涸废弃的汪坑和河沟,破坟平墓,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20年间,共整平土地500亩,新增土地200余亩,整理山地堰3万米。改革开放的政策实行以后,1982年全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业的发展,畜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全村生猪存栏—量达420头,养鸡3500只,养羊2000只。建大型养猪场两处,生存养量达到2000头;小型养猪场10个,生猪存养量达到1000头。养鸡专业户4户,年养鸡达到2万只。林业实行承包责任制,挖“鱼鳞坑”数万个,栽植柏树槐树10万株,花椒树达到16万株,年产花椒3万斤。苹果山楂栽植数量也有了增加。近几年来,民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全村有百余人出豆腐、炸油条,常年活动在莱钢、钢的市场上的就有600多人。几名木工、建筑工、装饰工长年从事建筑、装饰业。许多有文化,懂经营的有识之士开饭店,跑运输,办工厂。还有的建了冬暖式大棚计60多个,生产的蔬菜常年销售在农贸市场上,结束了建村以来不种蔬菜的历史。马惠富、吴修宝在钢城办起了有较大规模的家电销售公司;娄西宝的双泉酒厂产品销往全省乃至外省。
全村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有的村民盖起了楼房,衣服穿着比城里人还花哨。全村1973年通电,1997年铺了柏油,2000年吃上自来水,2002年成了电话村,家家有了彩电,部分村民还买了电冰箱。
变了!改革开放20多年里,像做了一场梦一般,变化真快,快得惊人。胡家宅村自元末立村已有600多年,5个世纪,弹指一挥间,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感慨万分。勤劳勇敢的村民将更加努力,踏实前行,共同建设发展自己的家园。胡家宅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胡家宅村附近有汶源风光区、钢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棋山省级森林公园、山东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鸡腿葱、莱芜黑山羊、莱芜大蒜、莱芜花椒、炒木樨肉等特产。
胡家宅村始建于元朝末年,由胡氏在此立村,以姓氏命名为胡家宅村。村民自元末聚居此处,繁衍生息。村中现有马、孟、娄、吴、李、朱、赵、王、陈、魏、刘11姓。吴氏、马氏居多。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耕读传世、民风淳朴、勤劳善良。
胡家宅村1914年属蒙阴县;1941年划归新甫县;1945年划归新泰市寨子乡;1991年划归莱芜市寨子乡;1993年属莱芜市钢城区寨子乡;2001年元月寨子乡与城子坡街道办事处合并为艾山街道办事处,胡家宅村又属艾山街道办事处至今。
村庄坐落在双峰山脚下。双峰山由两个山峰组成,东峰名曰韩固顶,西峰名曰山寨,两峰之间是大峪,取名为南峪。峪中有一泉,长年不干,人称南峪泉。南峪沟水通村庄,流入肖马河。村西沟上有一石拱桥,名曰龙门桥,是清朝乾隆十六年由村民捐资修建的。桥面由青石板铺成,长5米,宽4米,大桥两侧是八扇形,用青石板垒成,村民农闲之余,多聚此乘凉。旧村主街道为东西大街,名曰“谷米瑞糠街”,路面用青石板铺成。村东有关帝庙,解放后成了学校住地。
村东南有一小岭名曰“槐树岭子”,岭中建有“石大夫庙”,解放初期以前,每年正月十六日为槐树岭子庙会,四方村民前来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现庙址尚存,详情已无法考证,村北有一石拱桥,名曰三龙桥,始建于明末。
地处山区的胡家宅村,在匪患猖獗的年代受到了残酷的劫掠。1915年至1932年间,一些散兵游勇纠集地痞流氓组成大股、小股土匪帮伙,骚扰百姓,派枪、派粮、派佚,糟塌妇女,殴打老人,无恶不作。土匪轮番抢掠,所到之处洗劫一空。村民实在无法生存下去,忍无可忍,奋力抗击。在双峰山建起了山寨,人们把粮食、衣物、畜禽放在山寨里。土匪几次来攻,都被打退,有效地缓解了匪情,减少了损失。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胡家宅村民积极筹军粮、做军鞋,出兵出夫,支援前线,做出了很大贡献,也付出了很大牺牲。村里有45人参军,8人光荣牺牲。在此期间,胡家宅在党的领导下,组织了游击队,有组织地开展了对敌斗争。1938年8月,在蒙阴从事地下工作的0员娄合杰,受党的委托,秘密回到自己的家乡,以村东头的村民为基础成立了党支部。同时,在莱芜参加党的工作的孙供英也秘密回到家乡,发展党员,以村西村民为基础成立了另一个党支部,后来,两个支部合为一个支部。在党支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村里正式成立了“自卫团”,发展队员100多名,五子炮10门,还有长矛、大刀、土枪等武器。自卫团成立后,轮流站岗放哨,顽匪几次偷袭都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从此不敢轻易进村。他们视胡家宅村为眼中钉,肉中刺,称该村是攻不破的“保垒村”,为拔掉保垒村,驻扎在新泰张家兰子村的土匪头目魏西三多次派人袭击胡家宅,都遭失败。最大一仗打死打伤匪军20余人。1940年3月29日下午,魏西三不甘心失败,寻衅报复,派一名匪军化装成老百姓,潜入胡家宅村东南地主孙敬德的柴禾园,将一垛柴禾点着。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烧毁房屋1183间,烧死耕牛、驴6头,猪350头,粮食、家具等皆被烧光,村民马宗龙被活活烧死。
这场大火,使胡家宅村毁于一旦,从而更加深了老百姓对匪军的刻骨仇恨,进一步激发了与敌人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在党组织的关怀和亲朋的帮助下,村民很快又重新盖起了房子,建起了家园。自卫团在村长吴西洋的领导下,在全村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壮大力量,“保垒村”更加巩固坚强。
解放前由于战乱、匪患、旱灾、水灾、蝗灾、瘟疫不断发生,导致生产急剧降,人们少衣缺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饿死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人们住的是低矮拥挤的草房,房屋摆设是一个大土炕,一口大铁锅,一个小锅头,几只泥瓷泥罐,穿的是自纺自织的粗布衣,有的补丁摞补丁。
胡家宅村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揭开了新篇章,1951年胡家宅村成立了村政权,1953年成立了互助组,1955年成立了初级社,1956年成立了高级社。从1965年开始,村民治山治水,开山垒堰,平整土地,平坟头以补耕地不足,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从前胡家宅村人畜饮水全靠南峪泉水和东井水。随着人畜的增加,单靠老井和泉水已不能解决问题。从1962年至1972年10年间,在村东老井附近连打3口人工井都没有水而报废。村民王自进在打井一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打井失败没有降低村民治水的决心,地下无水可以蓄水,连续几年在村东建畜水万方的水库。在村东、村西各建蓄水2000立方的水池。两个畜水池水发挥了作用,农忙季节解决了生产用水,也大大缓解了人畜饮水用水的困难。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县水利局、公社管委会派出技术人员、专家、钻井队在胡家宅村安营扎寨,钻井寻水。先后在村中、村东、南峪、村西连钻十几眼,均无水而告终。打不出水绝不罢休的胡家宅村民,在公社管委副主任娄成弟、水利站长董仲平的具体帮助下,经过反复调查论证,1973年在村西北连打两眼机井,春旱试抽,一口井上水量30立方/小时,一口井上水量50立方/小时。终于成功了,胡家宅村有水了!村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当年,完成了机井配套,修万方水池两座,一个供生产用水,一座供人用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从1977年开始,奋战三年,修渡槽400多米,提水上坡,最高处达到20米。2000年初完成了全村的自来水工程。采用村民集资,集体负担相结合的方法,投资20多万元,建200立方水池2座,挖管道1万米,铺设管道1万米,动用土石方2 4万立方米,安装水龙头500多个,6月6日竣工开闸放水,清清的井水流进了农户。
胡家宅村民家家吃上自来水,告别了600年缺水的历史,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
胡家宅村的先辈们非常重视教育,崇尚文明道德风尚教育。1930村中就成立了私塾。解放后在关帝庙建起了学校,适龄儿童全部人了学。1994年,由民集资在村北建了标准化学校一处,占地15亩,建房21间,总计投资12万元。解放以来,恢复高考以后,村里有82人考取了大学。吴修和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填掉干涸废弃的汪坑和河沟,破坟平墓,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20年间,共整平土地500亩,新增土地200余亩,整理山地堰3万米。改革开放的政策实行以后,1982年全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业的发展,畜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全村生猪存栏—量达420头,养鸡3500只,养羊2000只。建大型养猪场两处,生存养量达到2000头;小型养猪场10个,生猪存养量达到1000头。养鸡专业户4户,年养鸡达到2万只。林业实行承包责任制,挖“鱼鳞坑”数万个,栽植柏树槐树10万株,花椒树达到16万株,年产花椒3万斤。苹果山楂栽植数量也有了增加。近几年来,民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全村有百余人出豆腐、炸油条,常年活动在莱钢、钢的市场上的就有600多人。几名木工、建筑工、装饰工长年从事建筑、装饰业。许多有文化,懂经营的有识之士开饭店,跑运输,办工厂。还有的建了冬暖式大棚计60多个,生产的蔬菜常年销售在农贸市场上,结束了建村以来不种蔬菜的历史。马惠富、吴修宝在钢城办起了有较大规模的家电销售公司;娄西宝的双泉酒厂产品销往全省乃至外省。
全村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有的村民盖起了楼房,衣服穿着比城里人还花哨。全村1973年通电,1997年铺了柏油,2000年吃上自来水,2002年成了电话村,家家有了彩电,部分村民还买了电冰箱。
变了!改革开放20多年里,像做了一场梦一般,变化真快,快得惊人。胡家宅村自元末立村已有600多年,5个世纪,弹指一挥间,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感慨万分。勤劳勇敢的村民将更加努力,踏实前行,共同建设发展自己的家园。胡家宅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胡家宅村附近有汶源风光区、钢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棋山省级森林公园、山东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鸡腿葱、莱芜黑山羊、莱芜大蒜、莱芜花椒、炒木樨肉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