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口,地处东营区西南部,东与陈家村相连,西与安子张、吕家村毗邻,南与元里、培李村接壤,北接三里村。南二路、现河路横穿全境,淄东铁路纵贯南北,设有史口火车站。
【村名由来】史口,自唐贞观(627~650)年间,因村南建有一古刹“福昌寺”(何年修建无考)而得名“福昌镇”。宋大观(1107)年间,更名为博昌镇。元初,因镇北近靠一条大道河,俗称赵家河,河边设一港口,可通商旅,货船商舟川流不息。史姓家族在港口处经营陶瓷器、食品、茶馆等店铺谋生,来往客商即送名——史家口。但在当时博昌镇的大名仍名正言顺。民国初,更名史口镇、并分为北、南、东3村统称史家口。1958年,南村分为南一、南二、南三、南四4个行政村。1960年,北村分为北一、北二、北三、北四4个行政村。1981年,东村分为东一、东二、东三、东四4个行政村。
【人口与姓氏】史口镇境内,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元末,由于兵燹、灾荒、瘟疫,十窒九空,人口锐减;明初朱元璋初定天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见此处千里活壤,民丁稀少,遂移众徙此垦荒屯田。史口居民大部分是明洪武、永乐年间(1836~1424年),先后从山西省洪洞县和直隶省枣强县迁入。落户移民在此开荒种田,养育后代,村落框架随即扩大。清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年),又有少数移民迁入,民国时期,史口已有1260多户人家。现有12个行政村总计1594户,4871人。
史口,是一个多姓聚居的村庄。史姓家族,很久以前(何年无考)便无人居住。土著人主姓而今共30姓。按五律格式序排如下:吴刘魏杜隋,乔卢鲍周王;明高候李武,赵卞陈孙商;盖曲内崔石韩,朱田温郭张。
【商业重镇】史口村,自唐贞观(627~650)年间,博昌镇内已设街列市,客商云集,士庶蚊聚。农历每月四九日大集业已形成,岁首岁尾香火庙会盛行。
明洪武年间(1368~1395),随河北、山西大批移民到史口落户,人口巨增,村庄规模得以扩展。之后,清代康乾盛世给史口的发展带来机遇。此时,博昌镇丁字形大街初具规模,大街两侧商厦建筑齐整,经营各种商品的店铺排列有序,蒲台、利津等地商人陆续到此开设商号、当铺、钱庄等。至道光(1821~1850)年间,史口的商业兴盛,街市繁华,更有了长足的发展。
民国时期,博昌镇更名为史口镇,在广、博、蒲、利、沾等县颇有名气。时有商号、堂号30余家。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烟酒糖茶、盘纸烟丝、铁器制品,粮食棉花收购等交易。几个大的商号如双盛、东兴成、同顺成、恒升、春和祥等从事商品批发,货源为青岛、潍县、周村、青州、淄博、安徽等地。史口卷烟业占据商业的半壁江山,从事卷烟的达100余户,史家口1260户,约占10%左右。有民谣曰:“史家口街道宽,户户都卷土制烟”。有名气的牌子,飞艇、自鸣、吉星、三杰、双龙、顺祥、松鹤、松虎、鸿祥等。销售地域东到八大组(今垦利永安)北到义和庄(今属河口区),南到盐坨,西到乔庄(今博兴县)。当时有方圆几百里平均每家要给史口烟坊拿出一担粮的说法。
史口商贸兴盛的同时,其他行业亦蒸蒸日上。宏懋昌、福寿昌等数家药店除有郎中诊病卖药外,兼营中药材批发业务生意十分红火。“宝兴楼”专营金银首饰加工制做。石印局印刷各种商标,曾承接过博兴七区角票的印制。做棺木的板店与古衣铺同属一家经营,为寿终正寝的亡者,备齐了入土为安的必需品。
史口,自古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重镇。南北大道畅通,是明朝以后胶东半岛诸州县,举子进京赶考,商人串渭(今天津),进行商贸交易的必由之路。因此,也带动了当地饮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时有客栈7家,如东来栈、田家店等;有名气的饭馆11处,饭馆当数乔家食店历史最长,饭菜品种多且质优价廉,主打食品有水煎包、大卤面等倍受顾客喜欢。有茶馆兼营住宿20多处,茶馆密集的地方为同顺成及当铺住所周围,有民谣传 “小东街真显眼,一步三茶馆”。
史口街的夜晚灯火通明,大街两侧的店铺门前,皆有纱灯高悬。各店铺在盘点货物、清资结帐;各家饭馆内食客满坐,推杯换盏,猜拳行令;茶馆内则品茗聊天或洽谈生意。沿街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有炀面包、肴鸡、火烧、杂面等方便食品,为烟坊、弓坊、手工业作坊值夜班的工人送去宵夜,叫卖声通宵达旦。
经商有坐商、行商之分。坐商有自已的店铺商号,行商无店铺靠赶集贸市场进行交易,有的则走乡串户,俗称货郎。当时史口村的人,虽有少量土地耕作,但多数人家以经商为主。周边村庄的人们对史口人的作为大惑不解,给史口人叫“街滑子”,且编成民谣传颂:“街滑子、不种地,家家户户做生意,赚钱不用费力气。”
1939年日军入侵后,各业凋零,商家大部分倒闭歇业。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5月,三里庄战役告捷后,渤海行署机关、军区再次进驻史口。同时办起了搞印刷的裕大,名搞付食酱菜,实为军需的裕泰商行、万兴布店等商铺。给繁华的史口注入了新的商业活力。至1948年前,境内有各种类型合作社42处,纺织社 5处、弓坊11处、油坊2处、卷烟厂5处、行庄2处、医药社4处、消费社4处,境内已成为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工农业产品集散地。逢四排九大集,更是驰名遐迩。
【饮食文化】
随商贸业的日趋繁盛,饮食服务业随即兴起,并享誉周边镇、县。史口街仅限于有门面的饭馆、茶馆、面馆就达数十家。如乔家食店、魏执恭饭馆、吴永禄饭馆、吴同吉饭馆等,都是历史悠久、家传数代,至清末民国初年已享有盛名。他们的门店略显简陋,却以独自的经营特色倍受顾客喜欢,除店主掌柜外,还聘有厨师和伙计。不仅能包办宴席,且内招外送(即在饭馆内设宴或送菜上门),菜的酸、甜、辣、咸等风味均有特色,炒、溜、煎、炸、汤各具专长。境内集市的包子铺、面馆等有30余家。逢集设摊的“朝天锅”,更适合小贩多的特点,以经济实惠深受欢迎。经营品种多为单一的包子、面条、水饭、油条、面饼、汤菜等。逢集设摊的饮食业主,多为距集市较近的村民及集市上的居民。如刘集、张店等村的农户。
境内除有店面和集市摆摊经营面食、烧鸡、炒菜外,也有的单一经营某种面食,在市面设点或沿街串乡叫卖的,其经营品种有锅饼、火烧、油条、炀面包、杂面、馍馍、刀切糕、麻花等。火烧有糖火烧、炝面火烧之分;包子有水煎包、蒸包之别,且馅有荤素两种。40年代末、50年代初史口村卖馍馍的不下20余家。
境内诸多饮食业主在长期的经营中,干一行爱一行,根据客户需求,逐渐练就了娴熟的制做技术,且风味独特而备受顾客欢迎。
史口镇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方圆百里驰名遐迩。随着八方商贾的云集,给史口饮食服务业带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数百年来,饮食服务业以本地农副产品,结合客商的口味需要,制作出许多地方名吃,流传至今。如羊肉汤、水煎包、手擀面、杂面、刀切糕、火烧、锅饼、五香烧鸡等,这些食品由于加工方法独道、配料考究,让人百食不厌。
史口村附近有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区、华林庄园、东营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东营万象游乐园、东营龙悦湖景区(东营天鹅湖)等旅游景点,有史口五香肴鸡、史口烧鸡、黄河口大闸蟹、麻湾西瓜、黄河口刀鱼等特产。
【村名由来】史口,自唐贞观(627~650)年间,因村南建有一古刹“福昌寺”(何年修建无考)而得名“福昌镇”。宋大观(1107)年间,更名为博昌镇。元初,因镇北近靠一条大道河,俗称赵家河,河边设一港口,可通商旅,货船商舟川流不息。史姓家族在港口处经营陶瓷器、食品、茶馆等店铺谋生,来往客商即送名——史家口。但在当时博昌镇的大名仍名正言顺。民国初,更名史口镇、并分为北、南、东3村统称史家口。1958年,南村分为南一、南二、南三、南四4个行政村。1960年,北村分为北一、北二、北三、北四4个行政村。1981年,东村分为东一、东二、东三、东四4个行政村。
【人口与姓氏】史口镇境内,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元末,由于兵燹、灾荒、瘟疫,十窒九空,人口锐减;明初朱元璋初定天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见此处千里活壤,民丁稀少,遂移众徙此垦荒屯田。史口居民大部分是明洪武、永乐年间(1836~1424年),先后从山西省洪洞县和直隶省枣强县迁入。落户移民在此开荒种田,养育后代,村落框架随即扩大。清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年),又有少数移民迁入,民国时期,史口已有1260多户人家。现有12个行政村总计1594户,4871人。
史口,是一个多姓聚居的村庄。史姓家族,很久以前(何年无考)便无人居住。土著人主姓而今共30姓。按五律格式序排如下:吴刘魏杜隋,乔卢鲍周王;明高候李武,赵卞陈孙商;盖曲内崔石韩,朱田温郭张。
【商业重镇】史口村,自唐贞观(627~650)年间,博昌镇内已设街列市,客商云集,士庶蚊聚。农历每月四九日大集业已形成,岁首岁尾香火庙会盛行。
明洪武年间(1368~1395),随河北、山西大批移民到史口落户,人口巨增,村庄规模得以扩展。之后,清代康乾盛世给史口的发展带来机遇。此时,博昌镇丁字形大街初具规模,大街两侧商厦建筑齐整,经营各种商品的店铺排列有序,蒲台、利津等地商人陆续到此开设商号、当铺、钱庄等。至道光(1821~1850)年间,史口的商业兴盛,街市繁华,更有了长足的发展。
民国时期,博昌镇更名为史口镇,在广、博、蒲、利、沾等县颇有名气。时有商号、堂号30余家。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烟酒糖茶、盘纸烟丝、铁器制品,粮食棉花收购等交易。几个大的商号如双盛、东兴成、同顺成、恒升、春和祥等从事商品批发,货源为青岛、潍县、周村、青州、淄博、安徽等地。史口卷烟业占据商业的半壁江山,从事卷烟的达100余户,史家口1260户,约占10%左右。有民谣曰:“史家口街道宽,户户都卷土制烟”。有名气的牌子,飞艇、自鸣、吉星、三杰、双龙、顺祥、松鹤、松虎、鸿祥等。销售地域东到八大组(今垦利永安)北到义和庄(今属河口区),南到盐坨,西到乔庄(今博兴县)。当时有方圆几百里平均每家要给史口烟坊拿出一担粮的说法。
史口商贸兴盛的同时,其他行业亦蒸蒸日上。宏懋昌、福寿昌等数家药店除有郎中诊病卖药外,兼营中药材批发业务生意十分红火。“宝兴楼”专营金银首饰加工制做。石印局印刷各种商标,曾承接过博兴七区角票的印制。做棺木的板店与古衣铺同属一家经营,为寿终正寝的亡者,备齐了入土为安的必需品。
史口,自古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重镇。南北大道畅通,是明朝以后胶东半岛诸州县,举子进京赶考,商人串渭(今天津),进行商贸交易的必由之路。因此,也带动了当地饮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时有客栈7家,如东来栈、田家店等;有名气的饭馆11处,饭馆当数乔家食店历史最长,饭菜品种多且质优价廉,主打食品有水煎包、大卤面等倍受顾客喜欢。有茶馆兼营住宿20多处,茶馆密集的地方为同顺成及当铺住所周围,有民谣传 “小东街真显眼,一步三茶馆”。
史口街的夜晚灯火通明,大街两侧的店铺门前,皆有纱灯高悬。各店铺在盘点货物、清资结帐;各家饭馆内食客满坐,推杯换盏,猜拳行令;茶馆内则品茗聊天或洽谈生意。沿街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有炀面包、肴鸡、火烧、杂面等方便食品,为烟坊、弓坊、手工业作坊值夜班的工人送去宵夜,叫卖声通宵达旦。
经商有坐商、行商之分。坐商有自已的店铺商号,行商无店铺靠赶集贸市场进行交易,有的则走乡串户,俗称货郎。当时史口村的人,虽有少量土地耕作,但多数人家以经商为主。周边村庄的人们对史口人的作为大惑不解,给史口人叫“街滑子”,且编成民谣传颂:“街滑子、不种地,家家户户做生意,赚钱不用费力气。”
1939年日军入侵后,各业凋零,商家大部分倒闭歇业。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5月,三里庄战役告捷后,渤海行署机关、军区再次进驻史口。同时办起了搞印刷的裕大,名搞付食酱菜,实为军需的裕泰商行、万兴布店等商铺。给繁华的史口注入了新的商业活力。至1948年前,境内有各种类型合作社42处,纺织社 5处、弓坊11处、油坊2处、卷烟厂5处、行庄2处、医药社4处、消费社4处,境内已成为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工农业产品集散地。逢四排九大集,更是驰名遐迩。
【饮食文化】
随商贸业的日趋繁盛,饮食服务业随即兴起,并享誉周边镇、县。史口街仅限于有门面的饭馆、茶馆、面馆就达数十家。如乔家食店、魏执恭饭馆、吴永禄饭馆、吴同吉饭馆等,都是历史悠久、家传数代,至清末民国初年已享有盛名。他们的门店略显简陋,却以独自的经营特色倍受顾客喜欢,除店主掌柜外,还聘有厨师和伙计。不仅能包办宴席,且内招外送(即在饭馆内设宴或送菜上门),菜的酸、甜、辣、咸等风味均有特色,炒、溜、煎、炸、汤各具专长。境内集市的包子铺、面馆等有30余家。逢集设摊的“朝天锅”,更适合小贩多的特点,以经济实惠深受欢迎。经营品种多为单一的包子、面条、水饭、油条、面饼、汤菜等。逢集设摊的饮食业主,多为距集市较近的村民及集市上的居民。如刘集、张店等村的农户。
境内除有店面和集市摆摊经营面食、烧鸡、炒菜外,也有的单一经营某种面食,在市面设点或沿街串乡叫卖的,其经营品种有锅饼、火烧、油条、炀面包、杂面、馍馍、刀切糕、麻花等。火烧有糖火烧、炝面火烧之分;包子有水煎包、蒸包之别,且馅有荤素两种。40年代末、50年代初史口村卖馍馍的不下20余家。
境内诸多饮食业主在长期的经营中,干一行爱一行,根据客户需求,逐渐练就了娴熟的制做技术,且风味独特而备受顾客欢迎。
史口镇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方圆百里驰名遐迩。随着八方商贾的云集,给史口饮食服务业带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数百年来,饮食服务业以本地农副产品,结合客商的口味需要,制作出许多地方名吃,流传至今。如羊肉汤、水煎包、手擀面、杂面、刀切糕、火烧、锅饼、五香烧鸡等,这些食品由于加工方法独道、配料考究,让人百食不厌。
史口村附近有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区、华林庄园、东营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东营万象游乐园、东营龙悦湖景区(东营天鹅湖)等旅游景点,有史口五香肴鸡、史口烧鸡、黄河口大闸蟹、麻湾西瓜、黄河口刀鱼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