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龙居镇隶属:东营区
区划代码:370502105代码前6位:370502
长途区号:0546 邮政编码:257000
车牌号码:鲁E行政级别:镇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边家村
边家【村名由来】镇政府西3公里。明洪武年间,边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故取名边家村。【人口与姓氏】全村75户,244人。主要…[详细]
尚家村
尚家【村名由来】镇政府西北3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冯氏由山西省上党县迁此立村,取名冯家湾,清同治年间,尚良由小麻湾迁来,因尚姓多,更…[详细]
西史村
西史【村名由来】镇政府西北2.5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史氏由山西省上党县迁此立村,故名史家村,1945年改名西史村。…[详细]
大孙村
大孙【村名由来】大孙村位于龙居镇政府驻地西南角5公里处,西南与博兴县接壤。明洪武二年(1369年),孙氏兄弟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孙家村…[详细]
庄子村
庄子【村名由来】镇政府西4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程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与原址李氏聚居,村名生菜李,尔后更名为庄子。【…[详细]
杨集村
杨集【村名由来】镇政府西4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杨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官府推行图制行政区划,编为九图,故名九图杨。清同治年间,…[详细]
朱闫村
朱闫【村名由来】镇政府西3.5公里。明洪武二年,朱闫二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居此地,各立朱家村、闫家村,1948年俩村合并,取名朱闫村。…[详细]
常家村
常家【村名由来】镇政府西3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常家。【人口与姓氏】全村92户,31…[详细]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棒李村
棒李【村名由来】棒李村位于龙居镇政府驻地西三公里,明武二年(1369年)李士信由直隶省枣强县来此地建村,因村落小,而取名棒槌李村,1958年更…[详细]
赵家村
【村名由来】赵家村西依黄河,东南距龙居镇政府19华里,与利津县城隔黄河相望。明朝初年大移民之前,这里原有两个村落,一叫慈家庄,一叫杨家庄。赵姓…[详细]
韩楼村
韩楼【村名由来】韩楼村位于龙居镇政府西南二公里处,与滨州市官庄接壤。明永乐年间,韩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韩家,清乾隆年间,此村盖楼,更…[详细]
大杨村
大杨【村名由来】大杨村位于龙居镇政府西北2.5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杨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杨家庄,正统十三年,分支移居,村…[详细]
银匠王村
银匠王【村名由来】镇政府北2公里。明弘治十年,王氏由江南有风杨府县迁至利津县汀河聚居,弘治十年,王氏分支,移迁此地立村,因村内有银匠远近闻名,…[详细]
牛家村
牛家【村名由来】镇政府北2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牛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村有大寺庙,故称牛家寺村,后改称牛家村。…[详细]
寺前杨村
寺前杨【村名由来】镇政府北1.5公里。清顺治年间,杨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因村后有牛家寺庙,故取名寺前杨村。【…[详细]
十三图村
【村名由来】距镇政府东南4公里。永乐年间,张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官府推行图制行政区划,定名十三图村。小徐家,镇政府东南4公里,与十三图同一行…[详细]
东南史村
【村名由来】东南史村位于龙居镇政府东南方四公里处。南至打渔张灌河“四干”,北至地下河“广蒲沟”。明永乐年间,史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史秉文史秉先兄弟迁…[详细]
崔家村
【村名由来】崔家村位于总干东,离龙居镇政府驻地三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崔氏兄弟3人,由直隶省迁来,崔玉本居广饶西关,崔玉田居广饶县王署部村,…[详细]
北高村
【村名由来】北高村位于镇政府南2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高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取名高家村,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南部有高姓村庄叫南高,…[详细]
二甲张村
村名由来】二甲张村位于龙居镇政府西南方1公里。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张四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定居。因张有2子风华绝代,人称二佳,取名二佳张,尔…[详细]
小孙村
小孙【村名由来】镇政府西3公里。明洪武年间,孙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官府推行图制行政区划,编为十图村,清乾隆年间更名小孙村。…[详细]
吕家村
吕家【村名由来】镇政府西北11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吕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名吕家,1979年因黄河南展工程,迁于曹店引…[详细]
生家村
生家【村名由来】镇政府东南7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生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取名生家。【人口与姓氏】全村98户,33…[详细]
南高村
南高【村名由来】镇政府东南7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高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同时有窦姓来此落户,故取名为高窦村,后更名高家,因与村…[详细]
方家村
方家【村名由来】镇政府东南7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房氏3兄弟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落户,当时这里有方氏居住。故随老户改为方姓,取名为方家…[详细]
大张村
大张【村名由来】镇政府东南8公里。明洪武二年,张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取名张家村,因有小张村,为便于区别改称大张村。1958年与小尹家和并…[详细]
北薛村
北薛【村名由来】北薛村位于龙居镇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薛氏3兄弟由山西省羊曲县,经直隶省枣强县迁此,入胡家庄(即现在…[详细]
盐坨村
盐坨【村名由来】距镇政府东南10公里。明永乐年间,马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当时村西南有一食盐站,盐滩成垛(坨),故取名盐坨(垛)村。…[详细]
朱家村
朱家【村名由来】镇政府东南12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延刚、朱延清、朱延龙兄弟三人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来,各在惠民朱家,博兴辛朱,此地,…[详细]
蒋家村
蒋家【村名由来】镇政府西北11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蒋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名蒋家。1979年因黄河南展工程,村址迁于曹店引黄闸…[详细]
湾东刘村
湾东刘【村名由来】镇政府西1公里。明嘉靖年间,刘氏由-湾迁至司家东定居,在万历年间,因与司家一湾之隔,故名湾东刘。【人口与姓氏…[详细]
北李村
北李【村名由来】北李村位于东营区西部黄河南展区内,镇政府西10公里,在黄河大堤东侧房台上居住。。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详细]
司家村
司家【村名由来】镇政府西北2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司姓由徐州沛县迁此立村,取名司家。【人口与姓氏】全村127户,40…[详细]
三里村
三里【村名由来】距镇政府西北10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距黄河三里远,故名三里庄。1980年更名新三里庄…[详细]
曹店村
曹店【村名由来】曹店村位于东营区西南部黄河南展区内,镇政府西北10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曹氏,李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曹忠文夫妇…[详细]
陈家村
陈家【村名由来】陈家村位于东营区西南部黄河南展区内,距镇政府西9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陈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命名陈家。清光绪二…[详细]
林家村
林家【村名由来】镇政府西8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林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命名林家。光绪二年因黄河决口,村址东迁1公里,1956年…[详细]
圈张村
圈张【村名由来】镇政府西8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张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张家。光绪二年黄河决口,村址迁黄河大堤东立村,改名圈…[详细]
董王村
董王【村名由来】董王村位于黄河大坝东侧黄河南展区内,龙居镇政府驻地西七公里人。明洪武二年(1369年),董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于此地立村,取名董…[详细]
谢何村
谢何【村名由来】镇政府西8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何氏由直隶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何家。1945年改名为谢何。1980年因黄河南展工程…[详细]
小麻湾村
小麻湾【村名由来】镇政府西7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氏由直隶省枣强县狼格庄迁此立村,因村西有-湾,故名小麻湾。1979年因黄河南展工…[详细]
西南李村
西南李【村名由来】南李村位于龙居镇东南部,东临牛庄镇西庞村,南接小张村,北临史口镇林家村。距镇政府东南6公里。明洪武四年1371年,李公能由直…[详细]
打渔张村
打渔张【村名由来】打渔张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的西北部,黄河南展区内,沿黄河居住,距镇政府西北11公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张氏三兄弟由直隶…[详细]

龙居镇位于区境西部,距区政府26公里,东邻史口、牛庄镇,南与博兴县交界,西依黄河、与利津县相望,北与垦利县接壤,面积106.63平方公里。2013年底,辖55个村民委员会;有11521户,35927人;其中女18320人,非农业户口147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1‰。

1940年,为蒲台县第四区。1955年改称蒲台县龙居区。1956年改称博兴县龙居区,同年撤区划乡,称博兴县龙居乡。1958年10月改称龙居人民公社,划归广饶县。1961年10月划归博兴县。1962年12月,改龙居区。1968年10月,改称博兴县龙居人民公社。1983年10月划归牛庄区。1984年7月改称龙居乡。1987年7月划归东营区。2001年12月撤乡换镇,称龙居镇。

由于解放前境内黄河多次决口泛滥,地形几经变化,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土质西部南展区为沙土,中部为壤土,东部为粘土。地面平均海拨9.5米左右,耕地5290.68公顷。有水利干渠25条,麻湾引黄干渠、曹店引黄干渠的渠首均在境内。排灌沟渠总长84公里,灌溉面积4333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1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0852万元、68378万元、7541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11.9%和14.6%。工业总产值38.6亿元,实现利税12.06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118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559公顷,总产4080吨;瓜菜172.8公顷,总产10958吨;棉花3837公顷,总产2114.5吨;种植业产值25517万元。全年造林307公顷,森林覆盖率39.4%;林果总产238.5吨;林业产值1002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10837头,猪存栏6400头,羊存栏39669只,家禽存栏298355只;畜牧业总产值26211万元。水产品总量1080吨,渔业总产值714万元。有水库2座,总蓄水能力30万立方米。农村用电量243.01万千瓦时。地方财政收入15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6元,比上年增长1340元。有中学1处,小学4处,在校学生146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