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凤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凤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 |
朱家村 | ~200 | 村庄 | 朱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岗孜村 | ~201 | 村庄 | 岗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路塘村 | ~202 | 村庄 | 路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横岭村 | ~203 | 村庄 | 横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塘屋村 | ~204 | 村庄 | 塘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龙泉村 | ~205 | 村庄 | 龙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蔗山村 | ~206 | 村庄 | 蔗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大塘村 | ~207 | 村庄 | 大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龙江村 | ~208 | 村庄 | 龙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峨眉村 | ~209 | 村庄 | 峨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长江村 | ~210 | 村庄 | 长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长田村 | ~211 | 村庄 | 长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长胜村 | ~212 | 村庄 | 长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天子村 | ~213 | 村庄 | 天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南边村 | ~214 | 村庄 | 南边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黄龙村 | ~215 | 村庄 | 黄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综述〕 凤岗镇位于南康市中东部,全镇呈弯长条形,东西宽8千米,南北长14千米。东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镇,南临上犹江与三江乡隔河相望、浮桥相连,西接唐江镇,北接十八塘乡和章贡区湖边镇。辖区面积为63平方千米,辖朱家、大塘、岗孜、路塘、横岭、龙泉、塘屋、长江、长田、长胜、黄龙、天子、南边、峨眉、龙江、蔗山16个行政村,凤岗1个居委会,23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030户,总人口408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66人。
全镇耕地总面积1427公顷,主要栽种水稻、蔬菜、花生、红薯、瓜类、大豆等农作物。山岭面积3244公顷,森林覆盖率41.2%,果业生产采取四旁种植和连片开发相结合。水塘面积77.3公顷,主要养殖草鱼、鲢鱼、鳙鱼、甲鱼等。
交通十分便利。赣丰公路纵贯境内6千米,赣粤高速公路纵贯龙江村,长约1千米;厦昆高速公路横穿龙江、蔗山、大塘、横岭、龙泉、塘屋6个村,长约6千米。
建筑、建材、竹木加工、运输、食品、果脯是乡镇企业、个体经济主体。镇办企业有农机站、农具厂、红砖厂、沙石场、食品厂、自来水厂等16家,村办企业20多家,2005年工业产值1958万元。台湾客商投资4800万美元,在塘屋村新建钜盛(赣州)鞋业有限公司,占地40公顷。全镇新增个体工商户85户,总数818户,民营经济纳税120万元,从业人员3776人。
2005年全镇财政收入达153.73万元,全镇农民年纯收入2873万元。
交通、邮政、通讯、农田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乡村面貌有明显改观。全镇拥有机动车172辆,摩托车5265辆,电脑356台,程控电话用户3855户,手机3621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16个村和1个居委会全部完成电网改造,减轻了群众用电负担,保证了用电安全。
〔基础设施建设〕 共建设通村水泥公路33千米,是凤岗镇有史以来建设水泥公路最多的一年,也是2005年全市修建水泥公路最多的乡镇之一。镇财政投资4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池6个。成立城管中队,建立长效机制;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现象进行全面清理。投资5万元新砌赣丰线圩镇路段排水沟500米,修补主要街道路面,硬化公路两侧街道路面1000平方米,新种绿化树120多株。.
全镇耕地总面积1427公顷,主要栽种水稻、蔬菜、花生、红薯、瓜类、大豆等农作物。山岭面积3244公顷,森林覆盖率41.2%,果业生产采取四旁种植和连片开发相结合。水塘面积77.3公顷,主要养殖草鱼、鲢鱼、鳙鱼、甲鱼等。
交通十分便利。赣丰公路纵贯境内6千米,赣粤高速公路纵贯龙江村,长约1千米;厦昆高速公路横穿龙江、蔗山、大塘、横岭、龙泉、塘屋6个村,长约6千米。
建筑、建材、竹木加工、运输、食品、果脯是乡镇企业、个体经济主体。镇办企业有农机站、农具厂、红砖厂、沙石场、食品厂、自来水厂等16家,村办企业20多家,2005年工业产值1958万元。台湾客商投资4800万美元,在塘屋村新建钜盛(赣州)鞋业有限公司,占地40公顷。全镇新增个体工商户85户,总数818户,民营经济纳税120万元,从业人员3776人。
2005年全镇财政收入达153.73万元,全镇农民年纯收入2873万元。
交通、邮政、通讯、农田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乡村面貌有明显改观。全镇拥有机动车172辆,摩托车5265辆,电脑356台,程控电话用户3855户,手机3621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16个村和1个居委会全部完成电网改造,减轻了群众用电负担,保证了用电安全。
〔基础设施建设〕 共建设通村水泥公路33千米,是凤岗镇有史以来建设水泥公路最多的一年,也是2005年全市修建水泥公路最多的乡镇之一。镇财政投资4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池6个。成立城管中队,建立长效机制;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现象进行全面清理。投资5万元新砌赣丰线圩镇路段排水沟500米,修补主要街道路面,硬化公路两侧街道路面1000平方米,新种绿化树120多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