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太和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太和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 |
太和村 | ~200 | 镇中心区 | 太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 |
店前村 | ~201 | 村庄 | 店前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下洋村 | ~202 | 村庄 | 下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丹阳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丹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 |
康都村 | ~204 | 村庄 | 康都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樟坊村 | ~205 | 村庄 | 樟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下桐村 | ~206 | 镇乡结合区 | 下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 |
司前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司前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 |
杭山村 | ~208 | 村庄 | 杭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前坊村 | ~209 | 村庄 | 前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太和镇位于南丰县东南部,距县城22公里,镇域面积198.7平方公里,总户5600户,人口2.3万人,其中城镇居民573人;党员有628名,其中机关党员157名,农村党员471名;机关干部有70人,在职干部51人,行政干部23人,事业干部28人,退休干部19人;村干部有44人。下辖10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有耕地面积33258亩,林地面积88000亩,森林覆盖率95%以上,计划生育率达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
2006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3149.2万元,比2004年增长14%,其中农业总产值894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工业总产值42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4%;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4:3.6:1。财政收入完成139.15万元,同上年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80元,比上年增加874元,增长30.5%。
镇内地下资源丰富,有瓷土、稀土、石英石、铁砂、砂金等矿藏,其中瓷土、稀土、铁砂最为丰富。主要工业产品有铁、聚合板、活性碳、优质大米及米系列产品。
镇内主导产业有水稻、南丰蜜桔、甲鱼(乌龟)、禽畜、白莲、黄花梨、黑木耳、木竹等,其中南丰蜜桔种植达3万余亩,产量500万公斤,甲鱼(乌龟)放养面积1500亩,年产蛋600万枚,年出栏生猪2万头,家禽出笼105万羽,耕地面积占全县六分之一,水稻产量占全县的五分之一。
1998年—2003年太和镇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镇党校连续三届被省委宣传部、省组织部、省纪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校。党建、综治等其它各项工作台分别获市、县表彰。2005年6月获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十强乡镇。.
2006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3149.2万元,比2004年增长14%,其中农业总产值8940.6万元,比上年增长16%,工业总产值42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4%;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4:3.6:1。财政收入完成139.15万元,同上年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80元,比上年增加874元,增长30.5%。
镇内地下资源丰富,有瓷土、稀土、石英石、铁砂、砂金等矿藏,其中瓷土、稀土、铁砂最为丰富。主要工业产品有铁、聚合板、活性碳、优质大米及米系列产品。
镇内主导产业有水稻、南丰蜜桔、甲鱼(乌龟)、禽畜、白莲、黄花梨、黑木耳、木竹等,其中南丰蜜桔种植达3万余亩,产量500万公斤,甲鱼(乌龟)放养面积1500亩,年产蛋600万枚,年出栏生猪2万头,家禽出笼105万羽,耕地面积占全县六分之一,水稻产量占全县的五分之一。
1998年—2003年太和镇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镇党校连续三届被省委宣传部、省组织部、省纪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校。党建、综治等其它各项工作台分别获市、县表彰。2005年6月获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十强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