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大岗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大岗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 |
庙前村 | ~200 | 村庄 | 庙前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山胡村 | ~201 | 村庄 | 山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和丰村 | ~202 | 村庄 | 和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白窝村 | ~203 | 村庄 | 白窝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大岗村 | ~204 | 镇中心区 | 大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 |
乔山村 | ~205 | 村庄 | 乔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西田村 | ~206 | 村庄 | 西田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上门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上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 |
下门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下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 |
毛坊村 | ~209 | 村庄 | 毛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吴头村 | ~210 | 村庄 | 吴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魏坊村 | ~211 | 村庄 | 魏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城坊村 | ~212 | 村庄 | 城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乌岚村 | ~213 | 村庄 | 乌岚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株山村 | ~214 | 村庄 | 株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高家村 | ~215 | 村庄 | 高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坪上村 | ~216 | 村庄 | 坪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院前村 | ~217 | 村庄 | 院前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溪头村 | ~218 | 村庄 | 溪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青塘村 | ~219 | 村庄 | 青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大岗镇地处临川区西北部,居抚河之滨,距离区政府所在地上顿渡镇43公里,东濒抚河与罗针镇及进贤县李渡镇隔河相望,西界株山与丰城陶沙乡相连,南止五谷峰与桐源乡接壤,北与丰城袁渡镇为邻,为临川区、丰城市、进贤县交界处。辖大岗居委会和和丰、庙前、山胡、白窝、大岗、乔山、上门、西田、下门、吴头、毛坊、乌岚、魏坊、城坊、株山、高家、坪上、院前、溪头、青塘等20个村委会,175个村民小组。境域长约16公里,宽约13公里,为长条形,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千米,耕地2945.6公顷,其中:水田2767.2公顷,旱地178.4公顷。山林面积5528.5公顷,森林覆盖率44%。全镇海拔大部分在30-80米之间,院前村海拔仅27.3米,是临川区最低点。全镇地貌可分为平原、岗地、丘陵、山地4种,平原分布在抚河两岸,面积约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6%;岗地范围较广,岗丘之间的凹地大都为良田,是大岗镇最具潜力的土地;丘陵分布在盆地西部和东北部边缘,已开辟为垅田、排田;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株山一带,海拔高度300米,地势高,坡度陡,是大岗镇用材林的主要产地。境内有蒋党公路主干线,100%村通水泥路,向莆铁路线穿境而过。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焦石栏河坝就在于此,其西干渠经大岗境内8公里,抚河流经大岗境内由山胡浮石至青塘蒋坊共18公里。大岗镇土壤资源可分为红壤、黄壤、紫性土、潮土、水稻土5个土类,9个亚类,37个土属,142个土种,其中红壤面积最大,水稻土是主要耕种土壤。矿产资源有煤矿和石灰。植物资源有以马尾松、杉木、柏木林为主的针叶树林以及杉、竹混交的针、阔叶混交林,药用植物有黄栀子、陈皮、穿心莲、丹皮、枸杞、金银花、五加皮、黄莲等。珍稀动物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穿山甲、野猪、老鹰、猫头鹰、山老鼠及各种鸟类。旅游资源有集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株山旅游风景区以及融自然风光、美食、娱乐于一体的休闲避署胜地——焦石度假村。地方特产有油茶和毛坊薯粉丝。
清代,境域属明贤乡四十三至四十五都。民国36年(1947年),属第三区易俗乡。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属第十四区(庆丰区),1958年易俗、院前二乡合并成立易俗人民公社。1961年6月,为大岗、院前2个人民公社。1968年11月院前、魏坊并入大岗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大岗乡。1994年建镇。
2012年全镇共7412户,总人口2910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3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2016年共有9263户,总人口3129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8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有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畲族、土家族、彝族等8个少数民族22人。
201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746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9380万元,农业总产值8080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农药和机砖,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大豆和红薯,产量分别为34069吨、396吨和874吨,畜牧水产有鱼类、猪、鸡、鸭等,林业有杉木、松木、毛竹、油茶树等。201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085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71730万元,农业产值9127万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152%和16%;主要工业产品有农药、机砖和毛笔,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大豆、和红薯,产量分别为38091吨、561吨和900吨,畜牧水产有鱼类、猪、鸡、鸭等,林业有杉木、松木、毛竹、油茶树等。
清代,境域属明贤乡四十三至四十五都。民国36年(1947年),属第三区易俗乡。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属第十四区(庆丰区),1958年易俗、院前二乡合并成立易俗人民公社。1961年6月,为大岗、院前2个人民公社。1968年11月院前、魏坊并入大岗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大岗乡。1994年建镇。
2012年全镇共7412户,总人口2910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3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2016年共有9263户,总人口3129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8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有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畲族、土家族、彝族等8个少数民族22人。
201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746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9380万元,农业总产值8080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农药和机砖,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大豆和红薯,产量分别为34069吨、396吨和874吨,畜牧水产有鱼类、猪、鸡、鸭等,林业有杉木、松木、毛竹、油茶树等。201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085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71730万元,农业产值9127万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152%和16%;主要工业产品有农药、机砖和毛笔,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大豆、和红薯,产量分别为38091吨、561吨和900吨,畜牧水产有鱼类、猪、鸡、鸭等,林业有杉木、松木、毛竹、油茶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