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洋门村 | ~200 | 乡中心区 | 洋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 |
潭源村 | ~201 | 村庄 | 潭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槎江村 | ~202 | 村庄 | 槎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上城村 | ~203 | 村庄 | 上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上街村 | ~204 | 村庄 | 上街村,于2012年12月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上街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全村人口1620人,446户。村落座位环山依水,“前望陈山河,背靠金…[详细] |
嘉溪村 | ~205 | 村庄 | 嘉溪村现有嘉溪、洋溪两个自然村,有373户,1464人,是2017年计划退出贫困村序列的“十三五”省定贫困村。“背靠青山摇钱树,面临绿水聚宝盆”,开基…[详细] |
村沛村 | ~206 | 村庄 | 村沛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高洲村 | ~207 | 村庄 | 高洲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沛溪村 | ~208 | 村庄 | 沛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草塘村 | ~209 | 村庄 | 草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彭山村 | ~210 | 村庄 | 彭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石桥村 | ~211 | 村庄 | 石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乌村村 | ~212 | 村庄 | 乌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南边村 | ~213 | 村庄 | 南边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甘溪村 | ~214 | 村庄 | 甘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坊下村 | ~215 | 村庄 | 坊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下陂村 | ~216 | 村庄 | 下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濠林村 | ~217 | 村庄 | 濠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 |
洋门乡于2002年元月由原洋门乡、石溪乡合并而成,属省定贫困乡,地处安福县最南端。总面积90.75平方公里。全乡共辖18个行政村,142个村民小组,107个自然村,5399户,22586人。
洋门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共有耕地26400亩,2005年粮食产量16351吨。由农业带动养殖业,是该乡的一大特色,主攻生猪、肉牛生产,按照“养好一群牛,种好一片草,扶持一批人(村),办好一个场,致富一方人”的工作思路,采取“一到位、二扶持、三优先、四减免”的措施,重点扶持了一批专业户,建设了彭山科技示范园。2005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彭山肉牛生产基地共饲养肉牛近500头,出栏肉牛260余头,并带动了彭山、下陂、洋门等村饲养积极性,全乡肉牛出栏10507头,存栏17742头,生猪饲养量也达到了24000多头,肉牛养殖和生猪饲养已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该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乌村的铁矿石,坊下村、槎江村的石灰石生产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5年全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698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110万元,农业总产值6875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365万元。
全乡的科教文卫、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全乡共有在校中小学生2158人,教师152人。近三年来,累计投入校建资金160多万元,新增校舍面积4000多平方米。为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每个行政村都有合格的医疗场所,方便了群众就医。全乡共设了四处移动通信塔和联通通信塔,信号覆盖全乡所有地方。固定电话装机数量也达到了3000多户,通信畅通,极大促进了该乡的经济发展。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该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社会环境建设得到了很大改观。一是实现了村民自治,群帮群治。二是健全了综合治理能力,严格控制了刑事案件发生,社会治安稳定。三是加大了计划生育宣传,树立了生育新风尚。
立足乡情,放眼未来,该乡在“-”的重要思想指导下,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植财源税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乡镇街道建设,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洋门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共有耕地26400亩,2005年粮食产量16351吨。由农业带动养殖业,是该乡的一大特色,主攻生猪、肉牛生产,按照“养好一群牛,种好一片草,扶持一批人(村),办好一个场,致富一方人”的工作思路,采取“一到位、二扶持、三优先、四减免”的措施,重点扶持了一批专业户,建设了彭山科技示范园。2005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彭山肉牛生产基地共饲养肉牛近500头,出栏肉牛260余头,并带动了彭山、下陂、洋门等村饲养积极性,全乡肉牛出栏10507头,存栏17742头,生猪饲养量也达到了24000多头,肉牛养殖和生猪饲养已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该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乌村的铁矿石,坊下村、槎江村的石灰石生产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5年全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698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110万元,农业总产值6875万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365万元。
全乡的科教文卫、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全乡共有在校中小学生2158人,教师152人。近三年来,累计投入校建资金160多万元,新增校舍面积4000多平方米。为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每个行政村都有合格的医疗场所,方便了群众就医。全乡共设了四处移动通信塔和联通通信塔,信号覆盖全乡所有地方。固定电话装机数量也达到了3000多户,通信畅通,极大促进了该乡的经济发展。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该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社会环境建设得到了很大改观。一是实现了村民自治,群帮群治。二是健全了综合治理能力,严格控制了刑事案件发生,社会治安稳定。三是加大了计划生育宣传,树立了生育新风尚。
立足乡情,放眼未来,该乡在“-”的重要思想指导下,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植财源税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乡镇街道建设,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