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杨柳湖社区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杨柳湖社区隶属:湖熟街道
区划代码:320115008008代码前6位:320115
长途区号:025 邮政编码:210000
车牌号码:苏A行政级别:社区
区划代码 面积简介
前杨柳 008
前杨柳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杨柳村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距南京约四十公里)杨柳村地处外秦淮河平原,全村居民1348人,村庄依山傍水,北靠马场山,前临杨柳湖,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杨柳村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村庄一个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宅院又名为“堂”,各堂的名称是:翼圣堂、翼经堂、四本堂、树德堂、思承堂、礼和堂、酌雅堂、安雅堂、崇厚堂、序乐堂、居易堂、天乐堂、映雪堂、祖耀堂、文光堂。原来的宅院之间闾巷,全部以青石板铺路,条石为阶。古时有“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泥”说法,是一条洁净的“青石街”。当年,红军就把这作为根据地。

1982年10月,南京市通过文物普查。在江宁县杨柳村发现了一组古建筑群。-物专业工作者陪同古建及考古专家前往现场考察研究,定为清代的古建群体。这一建筑群有36个宅院,其规模之大,建造之精巧,为南京地区所罕见。

杨柳村古建筑群位于南京市南郊江宁县龙都乡西北,距龙都镇约3公里,距南京城约40公里。这里地处秦淮河平原,整个村子为一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村落。全村居住着316户,1348人,全部住房面积计38,016平方米。村舍大都依山傍水而筑,背依马场山;前临碧波荡漾的杨柳湖,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村里人说,杨柳村是个“砚台地”,前面的杨柳湖就是“砚池”。

杨柳村分中杨柳、前杨柳和后杨柳三个自然村,按照时代顺序排列,中杨柳最早,大约建于明代早、中期;其次是前杨柳,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后杨柳则为清代咸丰以后所建。清咸丰年间,中杨柳村已毁于兵火,只有前杨柳村的36座宅院组成古建筑群得以保存。这一组古建筑群自明万历至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历时二百余年。这里的一个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宅院,又名之为“堂”。各堂的名称是:翼圣堂、四本堂、树德堂、恩承堂、礼和堂、酌雅堂、安雅堂、思贻堂、敦本堂、崇厚堂、近思堂、敦裕堂、序乐堂、居易堂、天乐堂、映雪堂、祖耀堂、思齐堂、翼经堂、敦朴堂、慎德堂、省乐堂、铭馨堂、安裕堂、敦门堂、安乐堂、三槐堂、忠诚堂、圣德堂、光文堂,还有朱、刘、时、赵四个姓氏的宗祠及王氏住宅等。原来宅院之间闾巷相连,全部以青石板铺路,条石为阶,杨柳村人说,“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泥”,是一条洁净的“青石街”。杨柳村的古建筑群,不少宅院己被拆毁,现存比较完整的有17个宅院,共37进,366间房屋,建筑面积11160平方米。这些古建筑物的门楼雕刻,一般保存完好。其中比较好的13个门楼的题额为:“旋马遗规”、“遵循韦训”、“出耕入读”、“居安由正”、“斯道常由”、“由斯直步”、“斯道坦然”、“缓步凝思”、“行仁履义”等,均为楷书砖雕,四周饰以人物、花卉等精美图案,富有浓厚的明、清建筑风格。这些雕刻砖石门楼,纹式精美,刻工细致,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才能。

杨柳村明、清建筑群,继承了我国古代的建筑传统,并有所创造和发展,雕砖石门楼、青石铺路是其特点之一。这一建筑群结构周密严谨,均为座北朝南的多进穿堂式高墙深院。一般为三进、四进、五进,最多的“翼圣堂”是“七进,十八道门槛”。其规模格局大体保存传统风格,在中轴线上建门厅、轿厅及住房,并在左右纵轴线上,布置有客厅、书房、次要住房和厨房、杂屋等做法,成为中、左、右三组纵列的院落群体。后部住房大都为二层建筑,楼上宛转相通,它和江南其它地方的建筑结构基本相似,但又有其独到之处。一般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或斗式与抬梁式的混合结构。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厅堂内部根据不同需要,用隔扇、屏门等自由分隔,上部天花除采用“望砖”之外,还做成各种形式的“轩”,精巧美观,富于变化。并在梁架上饰有精美的图案雕刻,梁栋均不施彩绘,素雅明净。在各个群体之间,有前后相通的“备弄”(即通道或夹道),既可起防火作用,又便于巡逻。有的宅院后面还设有“更楼”。

为减少暑热的辐射,宅院采取东西横长的平面,围以高墙,还在院墙上开漏窗,以及在房屋前后开窗的办法,以利通风、采光。客厅和书房前,砌台叠石,作为花圃,加以点缀,构成幽雅、娴静的庭院。有些宅院还在宅左右或后部建造花园,整个布局井然有序。

杨柳村古建筑群的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匠已不可考。据调查现有宅院均为朱氏家族所有。朱氏后裔说,前杨柳村的36个宅院仅是整个杨柳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是清康、乾时代所建造。“翼圣堂”和“四本堂”’建于康熙年间;今龙都中学所在的“树德堂”、“恩承堂”和“礼和堂”3个宅院是乾隆年间朱侯昌所建。

杨柳村造房所用的石料,多出自苏州和南京青龙山,木料从江西湖广运来。当时为运输建筑材料方便,还专门开挖了一条从秦淮河到村内数里长的“运河”。位于秦淮河畔竹丝岗,有一处名叫“野埠头”的水陆码头,据说就是当年为建房运输材料的专用码头。砖瓦等材料则是就地取材,在马场山建窑烧制。

如今,杨柳村的主要住户有朱、刘、时、赵四大姓,因后来朱氏家道中落,宅院由后裔典卖、转让或招赘改变了户主,我们查阅了《朱氏宗谱》的支谱,又多次和村中耆老和基层干部座谈。按《朱氏宗谱》“四本堂”支谱载:朱家世居南渡(一般认为是溧阳南渡),始祖朱明由南渡卜居句容新昌桥陡门口。六世祖朱武公(1503~1562年)尚居住在陡门口。明万历七年(1579年,七世祖朱孔阳(1537~1613年),才从句容陡门口迁居今江宁县龙都乡杨柳村。朱家住在杨柳村已有四百多年,子孙繁衍已有十五代。

关于杨柳村的形成,有不少传说,传说之一是:朱孔阳兄弟二人父母早亡,以做小生意为生,哥哥已有家小,弟弟尚未婚配,因住屋狭小,朱孔阳要将房子让给弟弟,自己一家出外谋生。而弟弟要哥哥留在家,他一人出去闯,二人争执不下,由族中人调处,族长在二人手掌心上各写一个字,叫他们回去再看。二人回到家中,张开手心一看,哥哥手心上写的是“去”,弟弟手心写的是“留”。于是,朱孔阳带着家小,挑起杂货担,走村串户。有一天,来到杨柳湖畔,突然杂货担的绳子断了,他们停下来,在湖边做饭。饭后,朱孔阳妻子去湖边洗碗,不慎碗又掉进湖里。为此,朱孔阳长叹一声说;“天留我也”。这样,朱氏就在杨柳湖边落了户。据《朱氏宗谱》中反映,杨柳村名一度称为“留杨村”或“杨留村”。朱氏二十代孙朱星洲说:“过去一年一度‘晒谱’时,我在家谱中看到,我们朱氏的始祖是宋代经学家朱熹。”相传宋代朱熹(即朱柏庐),曾到方山脚下的南垾村(距杨柳村十里)访友,主人正在午睡。他随手提笔写了一首诗:“庭前梧桐百尺,门外河流通江,我来南垾访友,主人高卧东床。”诗写好后,放在主人桌上,没有叫醒主人,就走了。主人醒来,一看诗笺,知道是朱老夫子来访,急忙出门追赶,客人已经远去,两人只能挥手告别。当年朱熹和主人挥手的地方,现仍名叫“朱子岗”。

朱氏家族先后于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间五次修谱,同治、光绪还有续谱。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已散失。现仅存部份支谱和续谱。从所剩不多的谱牒中,仍能说明朱氏家族由朱孔阳以后,尤其在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是一个“书香门第”、“仕宦世家”,为南京地区的大家族。朱氏不少人在清朝做过朝官,出过翰林、进士、举人,以及财务大臣等。还有几位女子也都是“太学生”。村子里原来还保存有一块乾隆御赐“翰林学士”稀年(七十岁)的横匾。乾隆皇帝于丁丑年(1757年)春下江南时,曾专门为这位“翰林”题诗一首:

石甃淙云乱,何从问来脉?

摩沙几千载,涤荡金光泽。澄澈不更崖,虽难金毛碧。鸿渐真识味,高风缅畴昔。

诗碑虽不存,其后人仍保存有碑的拓片。村前原有“圣旨”石牌坊,又有林则徐所题的四个大字,均已荡然。村前原来还有文峰石塔,后因遭雷击,留下半截,正挡住秦淮河的落日,成了杨柳村的一景,称为“半塔斜阳”。

前杨柳的古建筑之所以能在战乱中较完整的保存下来,还有一段传闻。据说当时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驻扎在杨柳村,村下有个小姐嫁与“王爷”(据朱氏后裔朱政恭说这位“王爷”就是李秀成)作了“王妃”。因为有太平军保护,所以,前杨柳村建筑保存了下来。

杨柳村古建筑群,古朴而典雅。建筑设计独具匠心,是江南地区典型的民宅建筑。它的存在对研究杨柳村的村史和探索朱氏家族的发迹史,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实物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研究明、清时代江南地区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杨柳村古建筑群,已正式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正在加强保护和维修。

2014年2月19日,杨柳湖社区入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信息来源:金华市旅游局

杨柳湖社区附近有南京史量才故居湖熟清真寺前岗古文化遗址老鼠墩古文化遗址船墩古文化遗址梁台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湖熟板鸭南京云锦扶余老醋香藕金箔工艺品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