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凌津滩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凌津滩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马石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马石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一甲城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一甲城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兴隆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兴隆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红鹤村 | ~213 | 村庄 | 红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牧马口村 | ~220 | 村庄 | 牧马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仙人溪村 | ~221 | 村庄 | 仙人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岩巴嘴村 | ~222 | 村庄 | 岩巴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桂竹园村 | ~223 | 村庄 | 桂竹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松林村 | ~225 | 村庄 | 松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龙潭溪村 | ~226 | 村庄 | 龙潭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同村 | ~227 | 村庄 | 大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竹园村 | ~228 | 村庄 | 竹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樟树村 | ~229 | 村庄 | 大樟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简家溪村 | ~230 | 村庄 | 简家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夷望溪村 | ~231 | 村庄 | 夷望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兴隆街乡、凌津滩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夷望溪镇
凌津滩镇,民国年间为碧云乡;解放后,改名为新湘溪乡;60年代,撤开分为一甲城公社(乡)、马石公社(乡);1995年11月16日,撤区并乡后,因境内有国家投资40亿元的重点工程凌津滩水电厂的定址开工,故两乡合并后 称作凌津滩乡,2002年10月经上级批准,撤乡建镇,现为凌津滩镇。
凌津滩镇位于桃源县西南部,距县城35公里,滨临沅 水。东临剪市镇,西与兴隆街、龙潭镇隔江相望,北靠佘家坪和泥窝潭镇,南经电厂大坝与寺坪乡毗连,行政总面积为148.27平方公里,属深丘陵区,其中耕地面积29188.7亩,林地13万亩,水面4619亩,大小水库17座。下辖19个自然村,3个居民委员会,共202个村民小组,农村总户数5268户,总人口1.8万余人,其中农业人中16330人。域内盛产水稻、油菜、薯类,主产茶叶、楠竹。其它有牲猪、鲜鱼、柑桔、牛羊。
一、几项主要经济指标
1、农业:农作物播种59550亩,其中粮食作物40500亩,总产12150吨;经济作物中油菜栽种13608亩,总产1360吨;现有茶园4500亩的产茶叶250吨;果园850亩,年产水果180吨。实有山林13万余亩,其中油茶林3600亩,年产油茶籽400吨;木材年采伐量150立方米,楠竹年采伐量20万根。当年发展肉猪21000头,出栏肉猪20000头发展家禽30万羽,出笼27.5万羽;肉类总产850吨。水面养殖4500亩,总产量175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1元。
2、工业:全镇境内现有工业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近1000家;专业种养户近100户,工业年产值达2.2亿元。专业户人均生产加要纯收入3000元以上。
二、特色产品。现有桃源县马石无公害茶生产基地,茶厂的精制茶叶加工技术,使其产品“川凌银毫”享誉海内外。此外,还有流传千百年的手工大宝纸、方兴未艾的竹器制作等。
三、资源丰富。矿产有金刚石、黄金、铝、镁等;药材有黄姜、杜仲、三七、乌柏、竹生菌等;用材林有松、樟、梓、竹等;经济林有柑桔、板粟、油茶等;野生动物有穿山甲、白鳝鱼、香果狸、獾子、野猪、竹根猪、甲鱼、鳖龟等;旅游景点有“穿石”奇观,脍炙人口;“水上悬棺”,江南一绝;大坝雄姿,威武壮观,“水星”流云,美不胜收;还有“七星”洞的神秘,“脚板”岩的传说,铜鼓山的美景,金龙寨的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