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界牌村位于倒店乡境西,西北与安陆接壤,南与义堂相连,东沿滚子河,316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
据2009年统计,总户数389户,人口1820人,耕地面积1813亩,旱地33亩。下辖田铺阮、上熊、杨林熊(下熊),中周、大周、河边杨、大向、上周、李洼、小向、六向屋十一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
2、村湾由来
大周、中周、上周:早清时期从安陆周家牌楼过来弟兄俩,老大儒海、0儒汉,讨米来到此地,当时此地荒无人烟,弟兄俩就地垦荒落住。东边观音岗等地上陈家沟从此路过走出了一条巷子,因此起初叫“周家巷子”。后繁衍壮大,渐成茂族,名为“大周”。后一部分西迁名为“中周”,一部分北迁名为“上周”。
上熊、杨林熊:历史无从考证。从北到南顺遂有上熊、下熊、杨林熊,后来下熊全部迁入杨林熊,下熊不再存在。北为“上熊”,南为“杨林熊”。杨林熊有杨树环绕,故此得名。
李洼:民国前仅李姓一家,落住在界牌西一处洼地,名为“李洼”。后有周、彭、刘、蔡、冯、张、盛、申等姓人家陆续迁来落住,发展到现在已有30多户,但仍称“李洼”。现湾里周姓人最多。
河边杨:历史不详,湾里姓杨的最多,座落于滚子河边故名“河边杨”。
大小向:地处滚子河西岸,1957年滚子河七陈打坝,大向河边耕地被水淹没,湾里缺田种,于是整村搬迁到316国道旁,取名为“大向”,小向湾比较小谓之“小向”。
六向屋:1970年从大周搬迁了六家于316国道西定住,谓之“六向屋”。
3、区划沿革
解放前,界牌为祠和乡,杨干清、周伏汉、杨正荣先后任保长。1951年土改,为双河乡,下派工作队,队长姓芦,带队员6人住大周杨有炳家。1952年土改复查,工作队是刘清华、易志敏、吴培美,分别住中周湾周光珍家和大周湾周仁贵家。1954年上半年成立初级社,同年下半年转入高级社,1958年转入人民公社,为界牌大队。1954年前分成两片,上片辖上熊、杨林熊、田铺阮、上周,称为上熊社,熊明华负责;下片辖大向、河边杨、大周、中周、李洼为大周社,杨学炳负责。1954年后两片合一为界牌大队,曾是小公社驻地。
界牌村位于倒店乡境西,西北与安陆接壤,南与义堂相连,东沿滚子河,316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
据2009年统计,总户数389户,人口1820人,耕地面积1813亩,旱地33亩。下辖田铺阮、上熊、杨林熊(下熊),中周、大周、河边杨、大向、上周、李洼、小向、六向屋十一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
2、村湾由来
大周、中周、上周:早清时期从安陆周家牌楼过来弟兄俩,老大儒海、0儒汉,讨米来到此地,当时此地荒无人烟,弟兄俩就地垦荒落住。东边观音岗等地上陈家沟从此路过走出了一条巷子,因此起初叫“周家巷子”。后繁衍壮大,渐成茂族,名为“大周”。后一部分西迁名为“中周”,一部分北迁名为“上周”。
上熊、杨林熊:历史无从考证。从北到南顺遂有上熊、下熊、杨林熊,后来下熊全部迁入杨林熊,下熊不再存在。北为“上熊”,南为“杨林熊”。杨林熊有杨树环绕,故此得名。
李洼:民国前仅李姓一家,落住在界牌西一处洼地,名为“李洼”。后有周、彭、刘、蔡、冯、张、盛、申等姓人家陆续迁来落住,发展到现在已有30多户,但仍称“李洼”。现湾里周姓人最多。
河边杨:历史不详,湾里姓杨的最多,座落于滚子河边故名“河边杨”。
大小向:地处滚子河西岸,1957年滚子河七陈打坝,大向河边耕地被水淹没,湾里缺田种,于是整村搬迁到316国道旁,取名为“大向”,小向湾比较小谓之“小向”。
六向屋:1970年从大周搬迁了六家于316国道西定住,谓之“六向屋”。
3、区划沿革
解放前,界牌为祠和乡,杨干清、周伏汉、杨正荣先后任保长。1951年土改,为双河乡,下派工作队,队长姓芦,带队员6人住大周杨有炳家。1952年土改复查,工作队是刘清华、易志敏、吴培美,分别住中周湾周光珍家和大周湾周仁贵家。1954年上半年成立初级社,同年下半年转入高级社,1958年转入人民公社,为界牌大队。1954年前分成两片,上片辖上熊、杨林熊、田铺阮、上周,称为上熊社,熊明华负责;下片辖大向、河边杨、大周、中周、李洼为大周社,杨学炳负责。1954年后两片合一为界牌大队,曾是小公社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