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洪寨村 | 洪寨村:位于薛湖镇西北5公里处。…[详细] | ||
南街村 | 南街村:位于薛湖镇政府所在地。…[详细] | ||
于大庄村 | 于大庄村:位于薛湖镇东南4公里处。…[详细] | ||
侯楼村 | 侯楼村:位于于大庄村西南侧。…[详细] | ||
豆楼村 | 豆楼村:位于薛湖镇东南3公里处。…[详细] | ||
曹大庄村 | 曹大庄村:位于薛湖镇东南2公里处。…[详细] | ||
付楼村 | 付楼村:位于薛湖镇东北2公里处。…[详细] | ||
大陈楼村 | 大陈楼村:位于薛湖镇以西4公里处。…[详细]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黄营村 | 黄营村:位于薛湖镇以南4公里处。…[详细] | ||
程大庄村 | 程大庄村:位于薛湖镇西南4公里处。…[详细] | ||
王桥村 | 王桥村:位于薛湖镇西南3公里处。…[详细] | ||
聂四楼村 | 聂四楼村:位于宋河村东南侧。…[详细] | ||
董阁村 | 董阁村:位于程大庄村西北侧。…[详细] | ||
陈寨村 | 陈寨村:位于薛湖镇东北4公里处。…[详细] | ||
李草楼村 | 李草楼村:位于薛湖镇西南6公里处。…[详细] | ||
侯寺村 | 侯寺村:位于金顶村西北2公里处。…[详细] | ||
宋河村 | 宋河村:位于周阁村西南侧。…[详细] | ||
周阁村 | 周阁村:位于薛湖镇西北2公里处。…[详细] | ||
张白园村 | 张白园村:位于薛湖镇西南5公里处。…[详细] | ||
班寨村 | 班寨村:位于薛湖镇西南6公里处。…[详细] | ||
洪平庄村 | 洪平庄村:位于薛湖镇以西5公里处。…[详细] | ||
康庙村 | 康庙村:位于薛湖镇西北4公里处。…[详细] | ||
宋楼村 | 宋楼村:位于薛湖镇以北5公里处。…[详细] | ||
崔庙村 | 崔庙村:位于陈小庙村西北侧。…[详细] | ||
陈小庙村 | 陈小庙村:位于薛湖镇西北3公里处。…[详细] | ||
刘家庙村 | 刘家庙村:位于薛湖镇西南2公里处。…[详细] | ||
张七楼村 | 张七楼村:位于薛湖镇东北3公里处。…[详细] | ||
吴瓦房村 | 吴瓦房村:位于薛湖镇以东6公里处。…[详细] | ||
郭楼村 | 郭楼村:位于刘松元村西北1公里处。…[详细] | ||
余楼村 | 余楼村:位于刘松元村西南1公里处。…[详细] | ||
练楼村 | 练楼村:位于刘松元村以北1公里处。…[详细] | ||
刘松元村 | 刘松元村:位于薛湖镇东南7公里处。…[详细] | ||
单河村 | 单河村:位于薛湖镇东南3公里处。…[详细] | ||
张闫庄村 | 张闫庄1村:位于于大庄村东南1公里处。…[详细] | ||
闫小楼村 | 闫小楼村:位于薛湖镇东南6公里处。…[详细] | ||
关庙村 | 关庙村:位于济祁高速西侧。…[详细] | ||
代河村 | 代河村:位于吴瓦房村西北侧。…[详细] | ||
张营村 | 张营村:位于薛湖镇东南5公里处。…[详细] | ||
张大庄村 | 张大庄村:位于薛湖镇东北5公里处。…[详细] | ||
朱坑村 | 朱坑村:位于薛湖镇以南3公里处。…[详细] | ||
李楼村 | 李楼村:位于薛湖镇东南8公里处。…[详细] | ||
郭长庄村 | 郭长庄村:位于薛湖镇东北3公里处。…[详细] | ||
李井村 | 李井村:位于薛湖镇东南4公里处。…[详细] | ||
张庄村 | 张庄村:位于宋楼村以北1公里处。…[详细] | ||
西街村 | 西街村:位于北街村西侧。…[详细] | ||
东街村 | 东街村:位于薛湖镇东北1公里处。…[详细] | ||
丁庙村 | 丁庙村:位于陈小庙村西南1公里处。…[详细] | ||
北街村 | 北街村:位于薛湖镇以北1公里处。…[详细] | ||
聂寨村 | 聂寨村:位于薛湖镇以西1公里处。…[详细] | ||
金顶村 | 金顶村:位于薛湖镇以西3公里处。…[详细] | ||
洪路口村 | 洪路口村:位于洪寨村西侧。…[详细] | ||
徐营村 | 徐营村:位于薛湖镇以东1公里处。…[详细] | ||
董庄村 | 董庄村:位于薛湖镇以西3公里处。…[详细] | ||
张路口村 | 张路口村:位于薛湖镇以东2公里处。…[详细] |
永城市薛湖镇位于永城市北22.5公里处,是豫皖两省交界的古老集镇,背靠国家旅游开发区芒砀群山,东临永芒公路,欧亚大陆桥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全镇现辖35个行政村,5.6万人,5.5万亩耕地。该镇过去是革命老区,1998年底撤乡设镇。2000年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建设镇。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的要求,狠抓了“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并以“-”思想和“联创”活动统揽农村大局,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确立了“以黄开区为龙头、沿线开发、突出重点、全面发展、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规模种植、建立市场、扩大效益”的总体思路。全镇建成两个工业小区和五个经济开发小区,形成小麦良种繁育,棉花、温棚蔬菜、药材、无籽西瓜、畜牧养殖等六大主导产业。粮经比例达到50:50,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7元。
“卸甲湖与薛湖的传说”
薛湖原先在解放前叫“薛家湖”,再往前又叫“卸甲湖”,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相传,在隋朝末年?朝中大将薛仁贵与樊丽花征西,经过一场恶战之后,倒退到现在的薛湖集,薛仁贵连续战了几员大将,被累的浑身是汗,嗓子里冒烟,战马也抬不动蹄,薛仁贵来到一棵树下,这棵树紧靠一望无际的湖面,他把战马牵到水边饮饱,自己又洗了手脸,坐在树荫下。此时,还感到闷热难耐,于时索性把盔甲战袍卸下,抛在一边,尽情享受从湖面吹来的微风,不想,刚过了一会儿,微风一吹吱灵灵打了几个寒颤,感到四肢无力,松软难动,就地倒在树下,随身士兵过一会见其不醒,遂摸额头,薛仁贵额头烫手的厉害,遂求医把脉,医生告诉士兵“薛将军得的是‘卸甲疯’性命难保”,不几日,薛仁贵命归黄泉。后来,当地群众为纪念薛仁贵和警示后人,把他饮马停歇的湖称为“卸家湖”,经口语讹传、史料记载成“谢家湖”,清朝、民国时改称“薛家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正式称“薛湖”,先后设立乡、区、公社、乡,1998年撤乡设镇,开创了薛湖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