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镇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蒋李集镇隶属:建安区
区划代码:411003104代码前6位:411003
长途区号:0374 邮政编码:461000
车牌号码:豫K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6万人人口密度:706人/km2
辖区面积:85平方公里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蒋东社区~001镇中心区
蒋东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蒋西社区~002镇乡结合区
蒋西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东申村~203镇乡结合区
东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郑吝村~204镇乡结合区
郑吝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张崔吴村~205镇乡结合区
张崔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辛庄村~206村庄
辛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刘王村~207镇乡结合区
刘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寇庄村~208村庄
寇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岗申村~209镇乡结合区
岗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赵河村~210村庄
赵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桃园武村~211村庄
桃园武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三皇庙村~212村庄
三皇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孙堂村~213村庄
孙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圪垱村~214村庄
圪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朱集村~215村庄
朱集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孟庄村~216村庄
孟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老官赵村~217村庄
老官赵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程庄村~218村庄
程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史楼村~219村庄
史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沟张村~220村庄
沟张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双塔寺村~221村庄
双塔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赵堂村~222村庄
赵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谷庄村~223村庄
谷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刘庄村~224村庄
刘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大何村~225村庄
大何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上坡村~226村庄
上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大黄村~227村庄
大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李士坊村~228村庄
李士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张宋村~229村庄
张宋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鸿雁李村~230村庄
鸿雁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岗城村~231村庄
岗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下寨村~232村庄
下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金营村~233村庄
金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蒋李集镇位于许昌市南郊10公里处,全镇辖31个行政村,85个自然村,234个村民小组,全镇面积85平方公里,农业人口51590口人,镇区人口3600人,非农人口3597人,总人口55187人,可耕地170块5205.32公顷,镇区域内的市农场一、二、三分场、省农大试验场、部队农场可耕地736.5公顷,分布于镇域腹地。辖区内京广铁路、许泌公路、许繁公路纵贯南北,东距107国道及京深高速公路不足5公里,北距许昌南外环路2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30余公里,已建成的许平南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交通条件便利。

蒋李集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强镇富民为目标,以各项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立足农业固镇、工业强镇、商贸富镇、科教兴镇、文化名镇,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5年全镇GDP(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00px.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80元,先后获得“河南省基层组织先进乡镇”、“河南省‘六好’乡镇党委”、“河南省文明电话乡镇”、“河南省科普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被省农业厅确定为万亩水利示范园区建设基地。

镇区内水资源丰富,颖河、白马沟等河流贯穿全境,直接可灌溉农田达2.1万亩。辖区内文化古迹众多,有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国时期的冢刘墓遗址、歇马店、徐母墓等名胜古迹。三国时期汉献帝退位的“授禅台”及“三绝碑”文化遗址距离镇区1.6公里,与镇区文化共同构成三国文化旅游胜景。颖河古道风光秀丽,幽谧清静,流水孱孱,环境益人,旅游业有极高的开发前景。2005年,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在颍河之畔依托大河会都责任有限公司建起大河会都游览区,游览区内新建一座砚台博物馆,馆内收藏有一座全部取材于一块名贵紫晶石,并创世界吉尼斯纪录的矿世奇珍——东方巨龙砚,天下名砚在游览区的收藏,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特色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