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上庄乡老龙镇

旅景地名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地名:老龙镇隶属:上庄乡
区划代码:411329307代码前6位:411329
长途区号:0377 邮政编码:473000
车牌号码:豫R行政级别:镇
老龙镇相关网站:
  老龙镇行政村位于上庄乡境北部,距乡政府机关驻地3公里处。南邻杨营,西南邻柳坡,北面和东北与歪子镇马渠湖、寺门村毗邻,西北和王大桥接壤,东连樊湾。东西长3.4公里,南北长3.2公里。
  建制沿革
  明初建村,有官道,后发展成集镇,村西北隅有座龙王庙,故名老龙镇。清代同治元年筑寨,名龙兴寨,1923年为土匪所破。1958年属歪子公社为老龙镇大队。1962年属上庄公社为老龙镇大队。1963年属歪子公社为老龙镇大队。1966年文革时,为破除迷信曾更名为“东风”大队,文革结束时即恢复原名。1975年属上庄公社为老龙镇大队,1984年属上庄乡为老龙镇村民委员会。黄祠堂明嘉靖年间,黄天扬自山西迁此定居,原称南黄家,清初黄姓建祠堂后,村名演称黄祠堂。程岗程姓于清初从北程营迁此定居,因位于岗上,故名。小程岗清咸丰年间,程文奎从今程岗迁此定居,因村小,故名。陈庄陈廷枢于清康熙年间从今本乡大陈营迁此定居,以姓定村名。西李庄李恒于明末迁此定居,以姓定村名,后又分东、西、南、北4个李庄,此村在西,故名。王悟明成化年间,王豪臣从山西迁此定居,四世王悟因积善闻名,即以人名代村名。黄店黄天群于清康熙年间从黄祠堂迁此,后开设饭店,故名。姬庄明末姬姓从山西迁此定居,以姓定村名,今姬姓不存,多黄姓。

  人口民族
  村委会辖老龙镇、黄祠堂、程岗、小程岗、陈庄、西李庄、王悟、黄店、姬庄9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1265户。人口5110人,男女比为116:100。均为汉族。有杨、黄、程、陈、江、王、李、康、雷、魏、庞、贾、田等十余个姓氏。
  自然状况
  老龙镇村地势北高南低,交通便利。省道豫X022线(四赵路)、南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窑陂河、柳杨河、老黄渠沟、新黄渠沟等。土壤为黄土和黑粘土,其中东坡为黄土,西坡窑陂河以西为黑粘土。耕地占总面积的80%,乡村道路占1.2%,工业用地0.15%,林业用地9.3%,沟、渠、塘占9.35%。农 业 经 济作物种植 20世纪70年代前实行的是以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粮食产量低,夏季主要种植小麦,秋季种植谷子、红薯、绿豆、黄豆、玉米等杂粮作物。1978年,全村粮食种植面积6100亩,总产152.5万公斤,亩产250公斤;棉花种植面积4000亩,总产22万公斤,亩产55公斤。2003年,粮食种植面积6100亩,总产192.5万公斤,亩产350公斤;棉花面积2500亩,总产22.5万公斤,亩产90公斤;花生面积2600亩,单产280公斤;玉米面积500亩,亩产400公斤;蔬菜种植面积200亩。2001年起村植树2.5万株。1986年,村试种烟叶220亩,1992年扩种至500亩,到1997年发展到1000亩。1998年后,面积逐年减少。到2003年,仅有烟叶200亩。现在农作物以小麦、棉花为主。
  畜牧养殖
  解放前到1957年为户养户有,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为队养队有。1962年,允许个人养猪、鸡,集体养牛。1988年村开始建规模化养殖厂,养猪养牛。1994年,村组通过补助的办法,鼓励农户大建猪、羊圈。2003年,村养牛1700头,羊2199只,猪1653头,禽1.9万只。有专业场12个,专业户16个,其中黄巧云养鸭3000只,王银秀养猪近百头。
  农业机械
  解放后主要靠牛拉犁耕田,拉车运输。1967年村有手扶拖拉机2辆,1968年有四轮拖拉机4辆。1970年,村完成粮食定购任务100万斤,县奖村链轨拖拉机一辆。1972年有链轨拖拉机3辆。1978年村有手扶拖拉机12台,四轮拖拉机3台,电动机、柴油机72台,水泵72台。2003年,全村有手扶、四轮拖拉机760台,柴油机15台,脱粒机150台,收割机30台,农用水泵800台。
  企业
  老龙镇村的莛席,历史悠久,坚固耐用。1990年以前,家家户户会编,后随着竹席的普及渐少。1968年,大队办香油坊,陈文金为厂长,远近闻名。1976年大队建面粉厂,有16间厂房,陈元祥为厂长。之后,建农机维修、缝纫、榨油等企业9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逐渐得到发展,村建起了轧花厂、预制厂。较有名气的雷克照的砖瓦厂、李春堂的预制厂。2003年,村有门面房60多间,商业网点15家,大型修理厂1个,修配厂6个,食堂3家,理发3家,馍店3家,煤球厂1个,从业人员达260人。同年,村引资200万元建消防器材厂一个。村有客车1部,汽车5部,建筑队4个, 从业人员250人。
  基 础 设 施
  集镇建设 民国时即有集镇,20世纪50—60年代对街道进行规划改建。1983年前,农历逢单日集,1984年起改为逢双日集。1996年南北街扩止400米,硬化了路面。集镇辐射到周围几个村庄。目前,集镇全部进行油路铺设。 社 会 事 业教育 建国前,村有私塾两所。解放初建程岗、黄店2所小学。后经1973年、1986年两次扩建,有4座教学楼14个教室。1962年办民中,1985年7月建老龙镇初中,后更名为乡二初中,有教学楼4座,教师45名,8个班,学生560余人。村先后为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210名。
  科技
  村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1953年开始用化肥,1960年后推广农药,防病治虫。1965年在程岗建林场,占地近百亩。 1974年村建农科所,培训棉花、小麦种植技术,每个生产队1个技术员。1989年后,推广棉花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等新技术。
  文化
  1969年建有文化站、图书室。1983年村有一部电影放映机,一个文化宣传队,队员26人。1982年开始有电视,1985年以后逐渐普及。2000年开通有线电视,至目前有线电视用户350户。
  卫生
  1954年村建有卫生所,1978年卫生所有医务人员5名。有6个村医,2个卫生所,18个床位。并实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本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参保人员达5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