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岭村位于田铺乡南部3.5公里处东至湖北省,麻城市,福田河镇,仙羊崖村,新屋河乡古楼坳村,南至河铺村,西至田铺居委会,北至畈村,全村总面积12400亩,其中耕地面积796亩,山林面积9344亩,8个村名组28个自然村,271户,48个姓氏,1038人,其中男601人,女437人,全部位于江淮分界岭,长江流域有三个村民组,淮河流域有五个村民组,城乡柏油路贯穿南北,战备路横穿西东。三级二类水库一座,教学点一个三个教学班,教师3人.标准卫生室一个,医生一人,村部所在地黄土岭,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村委班子成员3人。
1932年以前,黄土岭村屋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1932至1948年底经扶县泗店区,1949年至1954年底泗店区河铺小乡,1955年至1958年长江流域属泗店区,河铺小乡,淮河流域属泗店区高山小乡,1958年至1962年属田铺乡,1962年属田铺人民公社,黄土岭建立大队组织下辖8个生产小队,1983年大队改为村委会。下辖八个村民组。
1962年黄土岭成立生产大队,办公地点设在黄土岭生产小队西南唐面房内,另借用村民韩家乐名房2间,1966年在元基础扩建土木结构30间作为大队部。其中大礼堂尽空长七间,约200平方。现已拆旧复耕20间,倘存10间;2004年将原黄土岭小学六间教师改建,从部迁移至此办公,2014年又在原黄土岭小学新建平房九间,作为村委办公场所,1926年田铺乡第一个党支部在黄土岭建立,1927年田铺乡第一个农民协会在黄土岭成立,何家玉是农民协会的委员,黄土岭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花生,豆类等,主要林产品有,松树,竹子,板栗,油茶等。主要景点有,何寨,癞痢寨,万紫山战斗旧址,明代石拱桥,48姓氏其中46姓氏都是明朝以后由江西迁至湖北过度又迁址此地;只有张鑫是来自西山大槐树李冲村民组李姓是明朝以前就在此居住,艰难创业,提出三个一万的口号,即:生产药材一万斤,粮食一万斤,现金收入一万;场地选在大队部东南1.5公里的荒山上,在老党员陈正顺、何正普的带领下,露宿在山坡下的一颗千年古银杏树下,开始砍草、开荒、平基、做石岸,建厂房,种药材、水稻小麦的,经过三年艰苦奋斗,终于实现了三个“一万”。1968年4月河南日报头版刊登介绍黄土岭大队猪山药厂农业学大寨典型事迹。
1976年黄土岭大队组建铅制品厂;从湖北黄陂引进一套生产设备,机械,并请来王、邓、万三位技术人员,生产加工隔纱板,销售到郑州国棉五场等单位,年净收入达一万元。几年所获利润全部用于原黄土岭小学建设,1993年,组织组建松脂加工厂,年纯收入两万元以上,95年松脂厂由乡统一经营。
龚楼村民组位于村部南1.6千米,明朝时期龚姓在此居住,固姓得地名,东至村山场,南至河铺李鑫堂、南李冲、西至河冲。北至操坊,总面积1810亩,其中耕地面积144亩,九个自然村,10个姓氏、41户,161人。南北一条公路,一条河流贯穿全村民组。九个自然村分别是:刘田铺自然村,位于村民阻拦0.6千米,曾,周、朱三姓在此居住,曾姓于1985年迁至新县城关定居,黄洼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北0.6千米;黄姓长期在此居住,因姓得地名,1946年黄姓外迁,后韩姓迁入定住至今,郑坊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北一千米,郑姓长期在此居住,因姓得地名,后郑姓外迁,先后有付姓、周姓、夏姓,在此居住,现在都外迁,目前无人居住,林姓自然村位于村民西南0.5千米,朱姓由郑坊迁入居住,若百年至今。陶柞自然村位于村名组东0.5千米,原是陶姓开的榨油房;后陶姓外迁,韩姓于1936年由田铺大湾迁此居住至今,后洼位于村民组东北0.6千米,1940年付姓由郑坊迁入定居至今。细何冲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边1.6千米,何姓长期在此居住,江姓于1930年从湖北麻城县长岭岗迁入定居,1973年后全部外迁,无人居住,作为旅游开发项目,泡树洼自然村位于村民族百0.8千米,原无住户,因泡树多而得地名,1973年江姓由细何冲迁此定居,随后黄土岭村组朱姓、韩姓、付姓、李姓、雷姓先后迁入定居,形成自然村落。龚楼自然村:8个姓氏,无龚姓居民,曾姓、程姓是清朝末期有湖北麻城迁入定居,韩姓、陈姓、彭姓、周姓、吴姓都是1930年开始先后有湖北麻城及本乡迁入定居。
龚楼村民组有水塘2个,堰坎16个,居民江东明曾任黄土岭村支部书记,韩文贵,1960年4月到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毛主席接见,并赠“五六”式步枪一支。曾维刚博士,大学教授。
操湾村名组位于村部东南1.5千米,一个自然村,东与村猪山场,南、西与龚楼村民组交界,北与黄岭村民组交界,总面积800亩,其中水田43亩,山地林767亩,24户,105人,有李、詹、何、彭、韩、雷六姓氏,最早操姓居民在此居住,因姓氏得地名,后操姓外迁到湖北新洲,随后六姓居民分别从湖北高城及本乡迁入定居,有陡水风池和细河冲两个小型水库,细河冲水库1973年新建,1978年被洪水冲破,1982年修复,1987年又被洪水冲毁,1999年国家农开项目在原地重建,陡水风池建于2010,投资400万元,主要用于农户耕种和将军墓景区用水。村民组居民何正国曾任黄土岭村支部书记。
黄土岭村民组位于村部所在地,南与操坊交界,西与何冲交界,北与田铺居委会田铺村民组组山地交界,总面积560亩,田地面积84亩,山地面积516亩,24户,77人,七个姓氏,两个自然村,其中暗山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0.6千米,陈姓居民于清朝末期从湖北麻城福田河迁来定居。韩信韩家乐自清朝末期由塘畈西高山迁至黄土岭居住。杨姓是1941年杨国权全从湖北麻城福田河杨洼迁入。江姓是江怀阶于1940年从湖北麻城福田河江洼迁入。徐姓徐家力礼于1951年从福田河吴家岗迁入。吕姓,吕席金于1942年从湖北福田河吕洼迁入。李姓,李正学于1940年从湖北麻城福田河迁入。居民,陈正顺、徐家礼曾任黄土岭村河铺村支部书记。
张山村民组位于村部东北3千米,东至塘畈余山,南至黄土岭,西至夏坊,北至张田铺。4个自然村,总面积1235亩,其中田地面积97亩,山村面积1138亩,29户,100人,3个姓氏。张山自然村原由张姓在此居住而得名。后张姓外迁,付姓于清朝中期从湖北麻城迁入定居,九斗龙自然村,位于村民组南2千米,付姓于清朝末期从湖北黄土岗迁入,在此定居,现在已外迁,目前无人居住。郝岗自然村位于村民组南1.8千米,有詹、田两姓。詹姓中期从湖北木子店迁来定居至今,田姓1942年从湖北麻城福田河杨洼迁来定居至今。村名付新根曾任黄土岭支部书记,参加援助老挝,抗击美国的战斗。
夏坊村民组位于村部东北2.5千米,东至张山,南至李冲,西至三背坊,北与张田铺,总面积1194亩,其中田地94亩,山城面积1100亩,31户,124人,两个自然村,五个姓氏,清朝嘉庆年间夏姓由湖北,麻城,新屋河乡夏家坊迁入此地定居至今,因姓氏而得名。付姓清朝中期从湖北麻城迁入定居至今,詹姓1903年从红安迁入定居,李姓由泗店余河招婿定居。张姓由山西大槐树迁入定居。马畈自然村于2000年由夏坊分住而新生的然村。黄土岭村名组詹成宝曾任田铺乡武装部长,黄土岭村支部书记,张飞江是田铺乡著名“三将之一”——熨匠。
张田铺村民组位于村部东北3公里,东至塘畈,南至夏坊,西至三背坊,北至田铺居委会,响塘,总面积1831亩,其中耕地面积144亩,山场面积1687亩,32户,132人,五个姓氏,张田铺原先由张姓在此定居,并在湾东头开一杂货铺,故取名张田铺,若300年前一场特大洪水冲毁村店,张姓居民无一生还,洪水过后有一10平方米大小的红石板仍留在湾西头一颗五百年古银杏树上,后来韩由田铺居委会,田铺大湾迁入定居至今。田铺乡第一大水库,张大圮,建在村名组东100米,库容量48000立方米,村民组韩文秀曾任田铺乡第一任乡长,韩家财、韩文荣、韩文迪、韩启根先后任黄土岭村支部书记,大队长。韩文根教授、作家。
李冲村民组位于村部西北1.5千米,李姓长期在此居住而得名。三个自然村,总面积1047亩,其中耕地面积82亩,37户,137人,八个姓氏,李姓历史最久,据说明末李闯王三搜河南,杀的鸡犬不留;李姓两人藏于李冲前石拱桥下,而幸免于难,现李姓居民是田铺乡唯一明代以前在此流传下来的居民。段姓于清朝末从河铺村段畈迁此居住,何姓于193年由湖北麻城黄土岗银杏树嵌迁入定居,严姓1962年从湖北土门三里畈迁入定居。新屋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1千米,有李,黄,韩,胡四姓居住;1962年李姓由光山南向店迁此居住,韩姓于清朝末期由塘畈西高山迁入定居,黄姓于1956年由宋畈迁入定居,胡姓于清朝末期由田铺胡坊迁入居住,汪洼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1.5千米,宋朝时期汪姓在此居住,固姓得名,后历经战乱,汪姓外迁,据彭氏族谱记载,清朝中期,彭姓居民由田铺戚家岗迁入居住至今约三百年,居民现已外迁,房间空闲。李冲村民组有三口大塘,千年古石拱桥一座,彭厚庆,詹国兰,曾任黄土岭村支部书记,田铺九年一贯制学校、校专支部书记、乡至办责任,彭小华;中道一局项目总监,安全管理专家,彭小松是改村民组人。
何冲村民组位于村部西2.8千米,一个自然村,东至龚楼,南至河铺南李冲,董坊,西至田铺居委会苍子岗,北至李冲,总面积1884亩,其中耕地面积148亩,52户,202人,两个姓氏,清朝中期由湖北麻城新屋河九棵枫迁入定居至今,因姓氏得地名,1932年,李姓由光山宴河迁入定居。居民村名组旁边有一小型水库,东边山上有一个寨——何寨;何正普曾任河铺小乡乡长,何光辉曾任黄土岭村支部书记,何宗堂是当地解放前著名的小儿科医生。何正福95岁逝世是当地全村年龄最大的人。何光远在部队工作,团里干部。
黄土岭村附近有许世友将军故里(许世友将军墓)、许世友将军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金兰山森林公园、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有黄缘闭壳龟、新县黄缘闭壳龟、黄缘闭壳龟、枣锅盔、新县芝麻等特产。
1932年以前,黄土岭村屋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1932至1948年底经扶县泗店区,1949年至1954年底泗店区河铺小乡,1955年至1958年长江流域属泗店区,河铺小乡,淮河流域属泗店区高山小乡,1958年至1962年属田铺乡,1962年属田铺人民公社,黄土岭建立大队组织下辖8个生产小队,1983年大队改为村委会。下辖八个村民组。
1962年黄土岭成立生产大队,办公地点设在黄土岭生产小队西南唐面房内,另借用村民韩家乐名房2间,1966年在元基础扩建土木结构30间作为大队部。其中大礼堂尽空长七间,约200平方。现已拆旧复耕20间,倘存10间;2004年将原黄土岭小学六间教师改建,从部迁移至此办公,2014年又在原黄土岭小学新建平房九间,作为村委办公场所,1926年田铺乡第一个党支部在黄土岭建立,1927年田铺乡第一个农民协会在黄土岭成立,何家玉是农民协会的委员,黄土岭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花生,豆类等,主要林产品有,松树,竹子,板栗,油茶等。主要景点有,何寨,癞痢寨,万紫山战斗旧址,明代石拱桥,48姓氏其中46姓氏都是明朝以后由江西迁至湖北过度又迁址此地;只有张鑫是来自西山大槐树李冲村民组李姓是明朝以前就在此居住,艰难创业,提出三个一万的口号,即:生产药材一万斤,粮食一万斤,现金收入一万;场地选在大队部东南1.5公里的荒山上,在老党员陈正顺、何正普的带领下,露宿在山坡下的一颗千年古银杏树下,开始砍草、开荒、平基、做石岸,建厂房,种药材、水稻小麦的,经过三年艰苦奋斗,终于实现了三个“一万”。1968年4月河南日报头版刊登介绍黄土岭大队猪山药厂农业学大寨典型事迹。
1976年黄土岭大队组建铅制品厂;从湖北黄陂引进一套生产设备,机械,并请来王、邓、万三位技术人员,生产加工隔纱板,销售到郑州国棉五场等单位,年净收入达一万元。几年所获利润全部用于原黄土岭小学建设,1993年,组织组建松脂加工厂,年纯收入两万元以上,95年松脂厂由乡统一经营。
龚楼村民组位于村部南1.6千米,明朝时期龚姓在此居住,固姓得地名,东至村山场,南至河铺李鑫堂、南李冲、西至河冲。北至操坊,总面积1810亩,其中耕地面积144亩,九个自然村,10个姓氏、41户,161人。南北一条公路,一条河流贯穿全村民组。九个自然村分别是:刘田铺自然村,位于村民阻拦0.6千米,曾,周、朱三姓在此居住,曾姓于1985年迁至新县城关定居,黄洼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北0.6千米;黄姓长期在此居住,因姓得地名,1946年黄姓外迁,后韩姓迁入定住至今,郑坊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北一千米,郑姓长期在此居住,因姓得地名,后郑姓外迁,先后有付姓、周姓、夏姓,在此居住,现在都外迁,目前无人居住,林姓自然村位于村民西南0.5千米,朱姓由郑坊迁入居住,若百年至今。陶柞自然村位于村名组东0.5千米,原是陶姓开的榨油房;后陶姓外迁,韩姓于1936年由田铺大湾迁此居住至今,后洼位于村民组东北0.6千米,1940年付姓由郑坊迁入定居至今。细何冲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边1.6千米,何姓长期在此居住,江姓于1930年从湖北麻城县长岭岗迁入定居,1973年后全部外迁,无人居住,作为旅游开发项目,泡树洼自然村位于村民族百0.8千米,原无住户,因泡树多而得地名,1973年江姓由细何冲迁此定居,随后黄土岭村组朱姓、韩姓、付姓、李姓、雷姓先后迁入定居,形成自然村落。龚楼自然村:8个姓氏,无龚姓居民,曾姓、程姓是清朝末期有湖北麻城迁入定居,韩姓、陈姓、彭姓、周姓、吴姓都是1930年开始先后有湖北麻城及本乡迁入定居。
龚楼村民组有水塘2个,堰坎16个,居民江东明曾任黄土岭村支部书记,韩文贵,1960年4月到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毛主席接见,并赠“五六”式步枪一支。曾维刚博士,大学教授。
操湾村名组位于村部东南1.5千米,一个自然村,东与村猪山场,南、西与龚楼村民组交界,北与黄岭村民组交界,总面积800亩,其中水田43亩,山地林767亩,24户,105人,有李、詹、何、彭、韩、雷六姓氏,最早操姓居民在此居住,因姓氏得地名,后操姓外迁到湖北新洲,随后六姓居民分别从湖北高城及本乡迁入定居,有陡水风池和细河冲两个小型水库,细河冲水库1973年新建,1978年被洪水冲破,1982年修复,1987年又被洪水冲毁,1999年国家农开项目在原地重建,陡水风池建于2010,投资400万元,主要用于农户耕种和将军墓景区用水。村民组居民何正国曾任黄土岭村支部书记。
黄土岭村民组位于村部所在地,南与操坊交界,西与何冲交界,北与田铺居委会田铺村民组组山地交界,总面积560亩,田地面积84亩,山地面积516亩,24户,77人,七个姓氏,两个自然村,其中暗山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0.6千米,陈姓居民于清朝末期从湖北麻城福田河迁来定居。韩信韩家乐自清朝末期由塘畈西高山迁至黄土岭居住。杨姓是1941年杨国权全从湖北麻城福田河杨洼迁入。江姓是江怀阶于1940年从湖北麻城福田河江洼迁入。徐姓徐家力礼于1951年从福田河吴家岗迁入。吕姓,吕席金于1942年从湖北福田河吕洼迁入。李姓,李正学于1940年从湖北麻城福田河迁入。居民,陈正顺、徐家礼曾任黄土岭村河铺村支部书记。
张山村民组位于村部东北3千米,东至塘畈余山,南至黄土岭,西至夏坊,北至张田铺。4个自然村,总面积1235亩,其中田地面积97亩,山村面积1138亩,29户,100人,3个姓氏。张山自然村原由张姓在此居住而得名。后张姓外迁,付姓于清朝中期从湖北麻城迁入定居,九斗龙自然村,位于村民组南2千米,付姓于清朝末期从湖北黄土岗迁入,在此定居,现在已外迁,目前无人居住。郝岗自然村位于村民组南1.8千米,有詹、田两姓。詹姓中期从湖北木子店迁来定居至今,田姓1942年从湖北麻城福田河杨洼迁来定居至今。村名付新根曾任黄土岭支部书记,参加援助老挝,抗击美国的战斗。
夏坊村民组位于村部东北2.5千米,东至张山,南至李冲,西至三背坊,北与张田铺,总面积1194亩,其中田地94亩,山城面积1100亩,31户,124人,两个自然村,五个姓氏,清朝嘉庆年间夏姓由湖北,麻城,新屋河乡夏家坊迁入此地定居至今,因姓氏而得名。付姓清朝中期从湖北麻城迁入定居至今,詹姓1903年从红安迁入定居,李姓由泗店余河招婿定居。张姓由山西大槐树迁入定居。马畈自然村于2000年由夏坊分住而新生的然村。黄土岭村名组詹成宝曾任田铺乡武装部长,黄土岭村支部书记,张飞江是田铺乡著名“三将之一”——熨匠。
张田铺村民组位于村部东北3公里,东至塘畈,南至夏坊,西至三背坊,北至田铺居委会,响塘,总面积1831亩,其中耕地面积144亩,山场面积1687亩,32户,132人,五个姓氏,张田铺原先由张姓在此定居,并在湾东头开一杂货铺,故取名张田铺,若300年前一场特大洪水冲毁村店,张姓居民无一生还,洪水过后有一10平方米大小的红石板仍留在湾西头一颗五百年古银杏树上,后来韩由田铺居委会,田铺大湾迁入定居至今。田铺乡第一大水库,张大圮,建在村名组东100米,库容量48000立方米,村民组韩文秀曾任田铺乡第一任乡长,韩家财、韩文荣、韩文迪、韩启根先后任黄土岭村支部书记,大队长。韩文根教授、作家。
李冲村民组位于村部西北1.5千米,李姓长期在此居住而得名。三个自然村,总面积1047亩,其中耕地面积82亩,37户,137人,八个姓氏,李姓历史最久,据说明末李闯王三搜河南,杀的鸡犬不留;李姓两人藏于李冲前石拱桥下,而幸免于难,现李姓居民是田铺乡唯一明代以前在此流传下来的居民。段姓于清朝末从河铺村段畈迁此居住,何姓于193年由湖北麻城黄土岗银杏树嵌迁入定居,严姓1962年从湖北土门三里畈迁入定居。新屋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1千米,有李,黄,韩,胡四姓居住;1962年李姓由光山南向店迁此居住,韩姓于清朝末期由塘畈西高山迁入定居,黄姓于1956年由宋畈迁入定居,胡姓于清朝末期由田铺胡坊迁入居住,汪洼自然村位于村民组东1.5千米,宋朝时期汪姓在此居住,固姓得名,后历经战乱,汪姓外迁,据彭氏族谱记载,清朝中期,彭姓居民由田铺戚家岗迁入居住至今约三百年,居民现已外迁,房间空闲。李冲村民组有三口大塘,千年古石拱桥一座,彭厚庆,詹国兰,曾任黄土岭村支部书记,田铺九年一贯制学校、校专支部书记、乡至办责任,彭小华;中道一局项目总监,安全管理专家,彭小松是改村民组人。
何冲村民组位于村部西2.8千米,一个自然村,东至龚楼,南至河铺南李冲,董坊,西至田铺居委会苍子岗,北至李冲,总面积1884亩,其中耕地面积148亩,52户,202人,两个姓氏,清朝中期由湖北麻城新屋河九棵枫迁入定居至今,因姓氏得地名,1932年,李姓由光山宴河迁入定居。居民村名组旁边有一小型水库,东边山上有一个寨——何寨;何正普曾任河铺小乡乡长,何光辉曾任黄土岭村支部书记,何宗堂是当地解放前著名的小儿科医生。何正福95岁逝世是当地全村年龄最大的人。何光远在部队工作,团里干部。
黄土岭村附近有许世友将军故里(许世友将军墓)、许世友将军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金兰山森林公园、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有黄缘闭壳龟、新县黄缘闭壳龟、黄缘闭壳龟、枣锅盔、新县芝麻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