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湾村位于陡山河乡西南部,距政府驻地9公里,是陡山河乡的南大门,境内小关坳是江淮分水岭,岭南属长江水系,岭北属淮河流域。东与李湾村、白沙关村接壤,南与白沙关村为邻,西与郭家河乡小叶湾村、陈店村搭界,北与李湾村相连。全村总面积2800亩,其中耕地面积535亩。居民307户,1246人。辖13个村组(张东、张西、张前湾、高湾、祠堂后湾、祠堂、陈湾、罗前湾、冷南、冷北、廖湾、左洼、柿子洼)。18个自然村(张湾、张前湾、高湾、祠堂后湾、张祠堂、陈湾、罗前湾、冷洼、大洼、塘洼、大廖洼、小廖洼、左洼、柿子洼、小陈洼、雨咀、地洼、长辛店)。主要姓氏有张、廖、黄、叶、罗、陈、刘、徐、杨、郭、李、阮、宋等。
张湾村解放初称张湾初级社,1958年全国人民公社化后称张
湾大队。1962年小队核算时并入李湾大队,两个大队统称李湾大队。直至1980年,两个大队又重新分开,恢复1962年以前原来各自的辖区,重设李湾大队和张湾大队。1983年该社建乡,更名为“陡山河乡张湾村”至今。张湾与李湾于1980年分大队后,张湾大队部设在张氏祠堂办公。2004年在大路边征地新建259平方米二层办公楼,内设便民服务大厅、会议室、警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配置了电脑、空调,安装了监控系统。
村卫生室于1980年分大队后建立,由张湾村赤脚医生负责。2009年,由政府扶持,村医个人投入部分资金建成了张湾村卫生室,各种设备比较齐全,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的标准。
1980年与李湾分大队后,学校设在老大队部陈岗,首先校长黄德英。一年后张光善任校长至1990年7月,1990年8月后由刘万家任校长至今。2000年,县财政拨款40万元,村民投工投劳,在祠后组竹园处征地10亩新建教学楼一栋。2001年学校由陈岗迁到新校址。目前学校有学生33人,教职工3人。
张湾村境内有水库一座-罗前湾水库,库容量14.5立方米,灌溉面积200多亩。有村组公路6条,总长3公里,全部硬化。
张湾村村办企业有:(1)茶场-于1988年兴建,植茶200亩,后又建起茶叶加工厂一个。(2)打米厂-建于1980年。(3)林场-位于左洼,面积460亩。上述企业项目现均发包给个人经营管理。
张湾村种养大户有:(1)农机大户张辉华,有农业机械6台,承包成片农田,年产粮食5万斤。(2)种粮大户张辉国,承包成片农田100亩,并在稻田套养稻花鱼,年创收10万元左右。(3)使用蘑菇栽培大户叶继恒,自建大棚种各种蘑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张湾村境内名胜古迹与故事传说有: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张祠堂和位于祠堂门口小河上的石板桥;位于冷洼的猴子岩;地处奇龙寺北面的滴水岩;昔日生意兴隆的小铺子;百步三道桥;位于冷洼长辛店南头的古枫树;位于柿子树洼的福安寺等等。
大革命时期,这里曾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远在白沙关-动前两年,来自柴山保的党组织派人来到这里串连,发展党员,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斗争。陈湾陈传发家门左侧两间正屋就是当年郑位三、戴继英、戴克明、曹学楷、郑极瑞等党的领导人经常开会的地方。据说,白沙关暴-动的武装发动工作,大部分在这里完成。
白沙关暴-动成功后,张湾村廖汉光人弦南区五乡苏维埃主席。在此期间,外地派来的重要的党的干部高建斗、高敬亭、来贺云、张德贵、付绍明、付绍朗、陈文侯、吴光筹等常在此地活动。
当时,张湾村90%以上的群众都投入革命斗争,参加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色独立团的有近200人,参加地方赤卫军、童子团等革命组织的人更为普遍,在与国民党反动派激烈的战斗中,光荣牺牲者达100多人。还有遭张国焘错杀的也不少。
在红军长征后,国名党791师进剿苏区,进行疯狂的报复,有的群众被杀害,有的被抓去坐牢,还有的被全家杀绝,如陈良寿、陈发枝、陈锦宽、陈炳四、陈发安、陈锦应七户“倒了灶头”。大革命后,除老弱妇孺外,全村青壮年所剩无几。
在艰苦的斗争中,这里出现了很多智勇双全的英勇人物。如游击队长张老旦(张乾员),英勇善战,屡挫强敌,他在漆黑的夜里,能在狭窄的田埂上、崎岖的山路上跑跳如飞,神出鬼没,敌人无可奈何。手枪队长张贺华,百发百中,敌人闻风丧胆。费传龙在红军任连长、团长等职,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屡建战功。
张湾村附近有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许世友将军故里(许世友将军墓)、田铺大湾景区、西河古民居等旅游景点,有新县黄缘闭壳龟、黄缘闭壳龟、枣锅盔、新县芝麻、大别山干香菇等特产。
张湾村解放初称张湾初级社,1958年全国人民公社化后称张
湾大队。1962年小队核算时并入李湾大队,两个大队统称李湾大队。直至1980年,两个大队又重新分开,恢复1962年以前原来各自的辖区,重设李湾大队和张湾大队。1983年该社建乡,更名为“陡山河乡张湾村”至今。张湾与李湾于1980年分大队后,张湾大队部设在张氏祠堂办公。2004年在大路边征地新建259平方米二层办公楼,内设便民服务大厅、会议室、警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配置了电脑、空调,安装了监控系统。
村卫生室于1980年分大队后建立,由张湾村赤脚医生负责。2009年,由政府扶持,村医个人投入部分资金建成了张湾村卫生室,各种设备比较齐全,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的标准。
1980年与李湾分大队后,学校设在老大队部陈岗,首先校长黄德英。一年后张光善任校长至1990年7月,1990年8月后由刘万家任校长至今。2000年,县财政拨款40万元,村民投工投劳,在祠后组竹园处征地10亩新建教学楼一栋。2001年学校由陈岗迁到新校址。目前学校有学生33人,教职工3人。
张湾村境内有水库一座-罗前湾水库,库容量14.5立方米,灌溉面积200多亩。有村组公路6条,总长3公里,全部硬化。
张湾村村办企业有:(1)茶场-于1988年兴建,植茶200亩,后又建起茶叶加工厂一个。(2)打米厂-建于1980年。(3)林场-位于左洼,面积460亩。上述企业项目现均发包给个人经营管理。
张湾村种养大户有:(1)农机大户张辉华,有农业机械6台,承包成片农田,年产粮食5万斤。(2)种粮大户张辉国,承包成片农田100亩,并在稻田套养稻花鱼,年创收10万元左右。(3)使用蘑菇栽培大户叶继恒,自建大棚种各种蘑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张湾村境内名胜古迹与故事传说有: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张祠堂和位于祠堂门口小河上的石板桥;位于冷洼的猴子岩;地处奇龙寺北面的滴水岩;昔日生意兴隆的小铺子;百步三道桥;位于冷洼长辛店南头的古枫树;位于柿子树洼的福安寺等等。
大革命时期,这里曾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远在白沙关-动前两年,来自柴山保的党组织派人来到这里串连,发展党员,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斗争。陈湾陈传发家门左侧两间正屋就是当年郑位三、戴继英、戴克明、曹学楷、郑极瑞等党的领导人经常开会的地方。据说,白沙关暴-动的武装发动工作,大部分在这里完成。
白沙关暴-动成功后,张湾村廖汉光人弦南区五乡苏维埃主席。在此期间,外地派来的重要的党的干部高建斗、高敬亭、来贺云、张德贵、付绍明、付绍朗、陈文侯、吴光筹等常在此地活动。
当时,张湾村90%以上的群众都投入革命斗争,参加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色独立团的有近200人,参加地方赤卫军、童子团等革命组织的人更为普遍,在与国民党反动派激烈的战斗中,光荣牺牲者达100多人。还有遭张国焘错杀的也不少。
在红军长征后,国名党791师进剿苏区,进行疯狂的报复,有的群众被杀害,有的被抓去坐牢,还有的被全家杀绝,如陈良寿、陈发枝、陈锦宽、陈炳四、陈发安、陈锦应七户“倒了灶头”。大革命后,除老弱妇孺外,全村青壮年所剩无几。
在艰苦的斗争中,这里出现了很多智勇双全的英勇人物。如游击队长张老旦(张乾员),英勇善战,屡挫强敌,他在漆黑的夜里,能在狭窄的田埂上、崎岖的山路上跑跳如飞,神出鬼没,敌人无可奈何。手枪队长张贺华,百发百中,敌人闻风丧胆。费传龙在红军任连长、团长等职,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屡建战功。
张湾村附近有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许世友将军故里(许世友将军墓)、田铺大湾景区、西河古民居等旅游景点,有新县黄缘闭壳龟、黄缘闭壳龟、枣锅盔、新县芝麻、大别山干香菇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