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山河村自1949年建立,与共和国同龄,几十年来,机构和辖区几经调整。今北底观音岩,与烂泥冲毗邻,南至新大路南岗,与柳林河村接壤,西濒金沙河(陡山河大河),与大塘洼村一河之隔,东延国营林场和连康山村。全村总面积7246亩,其中耕地面积634亩。辖18个村民组,496户,1562人,分散居住在13个自然村里,即观音岩、狮子尾、大冲、王湾、窑岗、北店、北门、柿子园、连塘岗、石桥、屋脊洼、胡龙、新大路。主要姓氏有胡、朱、吴、孔、王、阮、徐、余、康、解、秦、张、刘、李、杨、蒋、库、陈、程、梅、扶、姚、郑、柳、黄、万、邱等。全村80岁以上老人有26人,最大的97岁。
陡山河村地处南北交通要塞,不论过去现在,地理位置优越,又是农村集贸市场,故国民党统治时期,建政权于此,驻重兵固守,企图阻止革命力量向北扩展。建国后,区、公社、乡政权亦在此建置,各机构单位和中小学建立齐全,系为陡山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
陡山河村部在老街道北门村民组内,占地面积1734平方米,有办公楼一栋,建筑面积1067平方米,设有青年之家、民兵之家、远程教育室、老年人健康活动广场等。2012年7月村改居,名为“陡山河乡陡山河居民委员会”至今。村集体于六十至八十年代创办的打米厂、砖厂等早已停止运营。兴建的茶园、茶叶加工厂和林场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已发包个个人经营。
陡山河村境内有水库一座-绿石岩水库,初建于1952年,属小型水库,1975年进行改扩建,总库容162.2万方,灌溉面积2500亩,属小型一类水库。另有大塘2口,总蓄水量2.6万方,小塘32口,总蓄水量15.9万方。境内主要河流有绿石岩河,全长1公里,亦为绿石岩水库泄洪河(渠)。至2015年通村组水泥路6条,总长4.7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
境内庙宇有:(1)北庙,又名迎水寺,位于中学北首小河边,建于解放前。解放后曾作为学校和教管站用地,现已全部被拆除。(2)观音庙,初建于观音岩狮子头出,1970年迁至观音岩山岭上,至今犹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乡镇建设的发展,陡山河村大多数农户都集中到公路两旁盖起了楼房,居住条件大有改观。另外北店、北门、石桥、柿子园几个村民组范围内,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几乎占到了40%,他们或购买商品房居住,或租门面房经商,或置地自建房定居,或临时租房陪孩子读书等。较之以前繁华了许多。
陡山河村素有舞龙、舞狮、玩旱船的习俗,每年春节村民自发组织活动,十分热闹。
自然村简介
观音岩:位于村部北1.5公里,东连上棋盘,南接狮子尾,西邻公路,北界烂泥冲。以观音庙建于高大的石岩下而得名。有耕地31.02亩,大塘一口蓄水量0.6万方。共15户,49人。主要姓氏有康、邱、吴、杨、曾。另外乡派出所、乡行政服务大厅驻于此。
<>狮子尾:位于村部北1.4公里,东连上棋盘,南接大冲,西临公路,北界观音岩,以村庄紧依狮子山的尾部而得名。有耕地83.33亩,大塘两口,总蓄水量1.2万方,主要姓氏有胡、孔、杨。共38户,126人。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红薯、油茶、玉米、豆类等。该组风景名胜有百年枫杨和狮子山。大冲:位于村部东北1.3公里,东连上棋盘,南接姚岗,西邻王湾,北界狮子尾。以居地有一大片冲田得名。有耕地40.3亩,大塘4口,容量2.1万方。主要姓氏有杨、胡、朱、赵、吴,共22户,81人。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红薯、油菜、花生、豆类。80岁以上女性老寿星1人。王湾:位于村部北1.1公里,东连大冲,西、南与北店毗邻,北与狮子尾接壤。最早以王姓定居于此得名。有耕地25.99亩,大塘2口,容量1.5万方。主要姓氏有王、胡、李、易、余,共24户,87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红薯、花生、豆类等。乡政府林业工作站驻于此。窑岗:位于陡山河村部东1公里,东临大山(村林场),南接北门,北连大冲,西界北店。因村庄有一黄土岭可建窑烧砖瓦而得名。有耕地24.71亩,大塘4口,容量1.8万方。主要姓氏有王、胡、杨,共13户,52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红薯、小麦、花生、油菜、豆类等。北店:位于村部北0.5公里,东连连康大道至窑岗,西临大河,南接北门,北界乡卫生院、汪湾、大河田。因村庄位于原沙城北二得名。有耕地34.65亩,共22户,97人。主要姓氏有余、张、胡、吴、邱、许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花生、油菜、红薯、豆类等。北门:村部所在地,东连连康大道至绿石岩水库,西临大河,南接柿子园、石桥及街道集镇中心,北界北店,因村庄位于沙城的北门外而得名。共分4个村民组(北门一、北门二、北门三、北门四),有耕地97.85亩,共94户,382人。主要姓氏有孔、胡、秦、吴、万、余、库、薛、程、陈、朱、蒋、张、游、范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红薯、油菜、花生、豆类等。80岁以上老人有7位,其中最大的一位97岁。种养大户有胡应明,植杉木3600多亩,养鸡2000多只,养羊200多只。柿子园:位于村部东南0.5公里,东临大山,南接连康岗,西连陡山河街道,北界北门。因早时村庄里有很多柿子树而得名。有耕地66.29亩,共32户,116人。主要姓氏有朱、梅、扶、杨、潘、胡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豆类等。80岁以上老人有1人(女)。石桥:位于村部南0.5公里,东连连康大道至连塘岗,南接胡龙,西临大河,北界北门。因村庄内一排水沟上有石条架起的小桥而得名。共分三个村民小组(石桥一、石桥二、石桥三),有耕地85.12亩,塘三口,蓄水量1.8万方。共64户,268人。主要姓氏有郑、徐、姚、柳、杨、刘、黄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花生、红薯、豆类等。连塘岗:位于村部东南1.5公里,东接大山,西连联康大道和石桥,南邻屋脊洼,北界柿子园。有耕地40.45亩,水塘2口,蓄水量12.1万方。共24户,98人,主要姓氏有吴、胡、杨、袁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红薯、油菜、花生、豆类等。80岁以上老人有4人(男2,女2)。屋脊洼:位于村部东南1.5公里,东连大山,西接胡龙,南邻新大路,北界连塘岗。有耕地39.1亩,水塘4口,蓄水2.1万方。共22户,88人。主要姓氏有阮、肖、文、甘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花生、油菜、豆类等。胡龙:位于村部西1.2公里,东连屋脊洼,南接新大路,西临公路,北界连康岗。解放前,国民党一保安团曾驻于此。有耕地面积19.87亩,水塘一口,蓄水量0.9万方。共26户,104人。主要姓氏有王、曹、赵、陈、刘、文、胡、张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油菜、红薯、豆类等。新大路:位于村部南1.5公里,南连柳林河村石字河村民组,北接街道,东邻大山,西临公路。有耕地45.25亩,水塘1口,蓄水量1.3万方。主要姓氏有杨、张、易、胡、扶、程、徐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花生、油菜、红薯、豆类等。
陡山河村附近有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许世友将军故里(许世友将军墓)、田铺大湾景区、西河古民居等旅游景点,有新县黄缘闭壳龟、黄缘闭壳龟、枣锅盔、新县芝麻、大别山干香菇等特产。
陡山河村地处南北交通要塞,不论过去现在,地理位置优越,又是农村集贸市场,故国民党统治时期,建政权于此,驻重兵固守,企图阻止革命力量向北扩展。建国后,区、公社、乡政权亦在此建置,各机构单位和中小学建立齐全,系为陡山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
陡山河村部在老街道北门村民组内,占地面积1734平方米,有办公楼一栋,建筑面积1067平方米,设有青年之家、民兵之家、远程教育室、老年人健康活动广场等。2012年7月村改居,名为“陡山河乡陡山河居民委员会”至今。村集体于六十至八十年代创办的打米厂、砖厂等早已停止运营。兴建的茶园、茶叶加工厂和林场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已发包个个人经营。
陡山河村境内有水库一座-绿石岩水库,初建于1952年,属小型水库,1975年进行改扩建,总库容162.2万方,灌溉面积2500亩,属小型一类水库。另有大塘2口,总蓄水量2.6万方,小塘32口,总蓄水量15.9万方。境内主要河流有绿石岩河,全长1公里,亦为绿石岩水库泄洪河(渠)。至2015年通村组水泥路6条,总长4.7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
境内庙宇有:(1)北庙,又名迎水寺,位于中学北首小河边,建于解放前。解放后曾作为学校和教管站用地,现已全部被拆除。(2)观音庙,初建于观音岩狮子头出,1970年迁至观音岩山岭上,至今犹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乡镇建设的发展,陡山河村大多数农户都集中到公路两旁盖起了楼房,居住条件大有改观。另外北店、北门、石桥、柿子园几个村民组范围内,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几乎占到了40%,他们或购买商品房居住,或租门面房经商,或置地自建房定居,或临时租房陪孩子读书等。较之以前繁华了许多。
陡山河村素有舞龙、舞狮、玩旱船的习俗,每年春节村民自发组织活动,十分热闹。
自然村简介
观音岩:位于村部北1.5公里,东连上棋盘,南接狮子尾,西邻公路,北界烂泥冲。以观音庙建于高大的石岩下而得名。有耕地31.02亩,大塘一口蓄水量0.6万方。共15户,49人。主要姓氏有康、邱、吴、杨、曾。另外乡派出所、乡行政服务大厅驻于此。
<>狮子尾:位于村部北1.4公里,东连上棋盘,南接大冲,西临公路,北界观音岩,以村庄紧依狮子山的尾部而得名。有耕地83.33亩,大塘两口,总蓄水量1.2万方,主要姓氏有胡、孔、杨。共38户,126人。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红薯、油茶、玉米、豆类等。该组风景名胜有百年枫杨和狮子山。大冲:位于村部东北1.3公里,东连上棋盘,南接姚岗,西邻王湾,北界狮子尾。以居地有一大片冲田得名。有耕地40.3亩,大塘4口,容量2.1万方。主要姓氏有杨、胡、朱、赵、吴,共22户,81人。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红薯、油菜、花生、豆类。80岁以上女性老寿星1人。王湾:位于村部北1.1公里,东连大冲,西、南与北店毗邻,北与狮子尾接壤。最早以王姓定居于此得名。有耕地25.99亩,大塘2口,容量1.5万方。主要姓氏有王、胡、李、易、余,共24户,87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红薯、花生、豆类等。乡政府林业工作站驻于此。窑岗:位于陡山河村部东1公里,东临大山(村林场),南接北门,北连大冲,西界北店。因村庄有一黄土岭可建窑烧砖瓦而得名。有耕地24.71亩,大塘4口,容量1.8万方。主要姓氏有王、胡、杨,共13户,52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红薯、小麦、花生、油菜、豆类等。北店:位于村部北0.5公里,东连连康大道至窑岗,西临大河,南接北门,北界乡卫生院、汪湾、大河田。因村庄位于原沙城北二得名。有耕地34.65亩,共22户,97人。主要姓氏有余、张、胡、吴、邱、许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花生、油菜、红薯、豆类等。北门:村部所在地,东连连康大道至绿石岩水库,西临大河,南接柿子园、石桥及街道集镇中心,北界北店,因村庄位于沙城的北门外而得名。共分4个村民组(北门一、北门二、北门三、北门四),有耕地97.85亩,共94户,382人。主要姓氏有孔、胡、秦、吴、万、余、库、薛、程、陈、朱、蒋、张、游、范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红薯、油菜、花生、豆类等。80岁以上老人有7位,其中最大的一位97岁。种养大户有胡应明,植杉木3600多亩,养鸡2000多只,养羊200多只。柿子园:位于村部东南0.5公里,东临大山,南接连康岗,西连陡山河街道,北界北门。因早时村庄里有很多柿子树而得名。有耕地66.29亩,共32户,116人。主要姓氏有朱、梅、扶、杨、潘、胡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豆类等。80岁以上老人有1人(女)。石桥:位于村部南0.5公里,东连连康大道至连塘岗,南接胡龙,西临大河,北界北门。因村庄内一排水沟上有石条架起的小桥而得名。共分三个村民小组(石桥一、石桥二、石桥三),有耕地85.12亩,塘三口,蓄水量1.8万方。共64户,268人。主要姓氏有郑、徐、姚、柳、杨、刘、黄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花生、红薯、豆类等。连塘岗:位于村部东南1.5公里,东接大山,西连联康大道和石桥,南邻屋脊洼,北界柿子园。有耕地40.45亩,水塘2口,蓄水量12.1万方。共24户,98人,主要姓氏有吴、胡、杨、袁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红薯、油菜、花生、豆类等。80岁以上老人有4人(男2,女2)。屋脊洼:位于村部东南1.5公里,东连大山,西接胡龙,南邻新大路,北界连塘岗。有耕地39.1亩,水塘4口,蓄水2.1万方。共22户,88人。主要姓氏有阮、肖、文、甘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花生、油菜、豆类等。胡龙:位于村部西1.2公里,东连屋脊洼,南接新大路,西临公路,北界连康岗。解放前,国民党一保安团曾驻于此。有耕地面积19.87亩,水塘一口,蓄水量0.9万方。共26户,104人。主要姓氏有王、曹、赵、陈、刘、文、胡、张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油菜、红薯、豆类等。新大路:位于村部南1.5公里,南连柳林河村石字河村民组,北接街道,东邻大山,西临公路。有耕地45.25亩,水塘1口,蓄水量1.3万方。主要姓氏有杨、张、易、胡、扶、程、徐等。主要农作物有稻谷、花生、油菜、红薯、豆类等。
陡山河村附近有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许世友将军故里(许世友将军墓)、田铺大湾景区、西河古民居等旅游景点,有新县黄缘闭壳龟、黄缘闭壳龟、枣锅盔、新县芝麻、大别山干香菇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