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桥北头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桥北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张庙村 | ~201 | 村庄 | 张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吴庄村 | ~202 | 村庄 | 吴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高寺村 | ~203 | 镇中心区 | 高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席营村 | ~204 | 村庄 | 席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袁楼村 | ~205 | 村庄 | 袁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油坊村 | ~206 | 村庄 | 油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程庄村 | ~207 | 村庄 | 程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团店村 | ~208 | 村庄 | 团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营村 | ~209 | 村庄 | 张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老家村 | ~210 | 村庄 | 张老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庄村 | ~211 | 村庄 | 新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高闫村 | ~212 | 村庄 | 高闫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袁庄村 | ~213 | 村庄 | 袁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瓦房村 | ~214 | 村庄 | 瓦房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曹坡村 | ~215 | 村庄 | 曹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黄冢村 | ~216 | 村庄 | 黄冢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孙堂村 | ~217 | 村庄 | 孙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白衣阁村 | ~218 | 村庄 | 白衣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樊庄村 | ~219 | 村庄 | 樊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小集村 | ~220 | 村庄 | 张小集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蒋庄村 | ~221 | 村庄 | 蒋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凤庄村 | ~222 | 村庄 | 张凤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陈楼村 | ~223 | 村庄 | 陈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楼堤村 | ~224 | 村庄 | 楼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袁阁村 | ~225 | 村庄 | 袁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高寺镇位于市境中部,东邻官会镇、新桥镇、西邻范集乡,南邻老城乡,北邻丁集镇、永丰乡。面积64.7平方公里,耕地59610亩,辖26个行政村,106个自然,人口6.6万。镇政府驻地高寺。
古代,此处有一高丘,名高阳丘。《太平环宇记》载:“应 、南顿人,兄弟俱有名,自比高阳氏才子,故号高阳丘也。”后在丘上建寺,名高丘寺。后,清同治元年修寨,名高丘寺寨,简称今名。
1965年由新桥、老城、丁集三个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高寺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改为高寺乡,2001年撤乡设镇。是“河南省科普示范乡镇”、“河南省卫生镇”、“周口市重点镇”。
高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阳丘寺,古龙山文化遗址等八景。全镇农民诗人近千名,镇政府顺应群众要求,整理出版了《高丘耸翠》等5本诗集。高寺古有“秀才之乡”之称,今有“教育名乡”美誉。
农业上,全镇加大种养结构调整力度,使种植业、林业、养殖业三分天下,形成了一个精品(黄金西瓜5000亩)、两个特色(小杂果10000亩、中药材10000亩)形成了“杨丝丝绿,桃源小洞天”的美景。2002年周口市创建省科普示范乡镇现场会在高寺召开。
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培育了天源酒厂、竹器皮具厂、色拉油厂、天马油漆厂四大近农龙头企业和制鞋、果坯、白吉馍、沙发、面粉、粉条等六大加工群体。
在小城镇建设上,充分发挥汾河贯穿高寺东西这一优势,沿河开发建设,跨河发展,形成了六横三纵新格局,被命为周口市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
2014年7月21日,高寺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后高老家遗址位于高寺镇后高老家村西北100米处。后高老家遗址为裴李岗文化遗址。呈椭圆形,稍高于周围地面,现为农田。文化层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80米,厚18米,面积405万平方米,19……详情>>
高大庄战国秦汉遗址位于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袁楼行政村,北靠汾河,西临于营行政村,李庄、杨庄、高大庄自然村坐落于遗址之上。该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出土大量春秋战国、秦、汉遗物。曾在杨庄村后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