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王氏族谱》记载:大明洪武三年,王胜氏族由洪洞县移民济源。又《王氏族碑》记载:第十六世族人王国兴,再从北孙村乔迁至此,垦荒成居。之后,王氏子孙分东西王庄居住。明中叶,原姓、李姓移居于此,遂成村落,定名大王庄,以区别邻村零星王姓住户的“小王庄”。后因村居小王庄南,便改称南王庄。
南王庄地处轵城镇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的丘岭地区。南至柏树庄,北到小王庄,东和庙后村接址,西于聂庄村毗邻。沃野平畴,丘陵环抱。1953年,县政府区划王庄乡政府驻该村,辖王虎、小王庄、聂庄、王庄、柏树庄、枣树岭、石板沟、泥沟河等8个自然村。1956年王庄乡划归毛胡营管辖。南王庄辖小王庄、薛岭等2个自然村,7个居民组,240户,859人,耕地1230亩。村中姓氏王、原、李、聂、冯皆汉族。
1940年,朱德率千余人西出太行,南下洛阳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谈判,曾驻扎十余天。后遂有多名青年投笔从戎,洒血报国。原德茂,时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军医处处长,1940年攻打太原牺牲;原德纯,牺牲在攻打济源县城的战役中;原洪,解放后任南京军区司令部气象处处长、空军气象学院院长,1988年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胜利勋章;原德明,解放后任云南省商业厅厅长;杨风山,抗日战争时参加青年军,远赴缅甸和英军联合对日作战。南王庄英雄辈出,名传后世。
南王庄教育事业起步较早。1938年,日寇占领济源县城,县立完小迁至村内,300多名学生,40余名教师,占满前寺后庙和部分民舍。解放后,村有公办完小,1958年大办钢铁,泽峪、桥凹、聂庄、小王庄、庙后、柏树庄、枣树岭、王庄等8村合办小学,时生员400余人,教师50余人。1973年,王庄学校增设初中班,1978年,增设高中班,时间不长,均撤消,保留小学编制至今。
南王庄历届党支部团结群众,领导有方。1986年以后,修建了南王庄历史上第一座水库,百余亩“靠天收”变成了水浇地;建成水力发电站,完成大电安装架设,面粉厂规划,村民饮水等工程建设。2008年以来,立足于旧村改造,街道硬化建文化大院和村民活动场地,完善村医疗所设施。
南王庄村附近有济源大明寺、佛山寺大殿、赵衰墓、五龙口、济源黄河三峡等旅游景点,有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冬凌草、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